网络语言渗透职高语文作文教学的「危」与「机」
2019-11-14袁英
袁英
作为网络媒体广泛运用背景下所产生的新事物和新文化,网络语言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形成自身鲜明个性与时代感。而凭其数字、图画、拼音、英文及符号等多种语言表达因素巧妙融为一体的独特优势,吸引着无数网民。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成长环境与教育状况,使他们成为受互联网影响最大,对网络语言极为敏感的一类人。
网络语言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年时尚表达、张扬个性的心理需求,在日常交际用语、讨论话题、逻辑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网络语言的痕迹。而这一影响在职高语文作文教学的课堂中也常有体现。在书面作文的表达中运用网络语言是否合适、恰当,网络语言造成的各方面影响及后向效应等,都成为教育界无法忽视的重要问题。
网络语言自身具有术语多,符号与文字可自由灵活交叉使用,语句零散化、直观化等特点,受到很多人的支持与追捧。复旦大学顾晓明教授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可以体现现代人生存与思维状态的新语种,在语言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例如以“冲浪”比喻在浩瀚无边的网络信息海洋中徜徉,形象而贴切。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网络语言随心所欲,不符合汉语语法规范,而作文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坚决抵制将其应用于职高作文教学过程中。
对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网络语言对学生行文与作文教学的影响。
网络语言对作文教学的积极影响,有以下几点:
一、扩展学生行文词汇选择范围
部分使用规范,表意清晰的网络语言, 出现在中学生作文中,有益于行文流畅简洁,读者易读易懂。例如作文《面对网络》,用了“网络”“网络危机”“病毒”;《上网难》中有“附件”“单击”“操作”;《我有一个梦》中有“CPU”“WIN98”“IT”;《良师》中有“网站”“主页”“E-mail”等。这些网络语言是网络专业术语,表达清晰规范,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
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中学生提及作文普遍感到头痛、排斥,作文兴趣大打折扣。而网络语言贴近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时效性,因其独特夸张的表达方式深受青少年青睐。将网络语言元素融入作文教学,有助于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发掘写作亮点与素材,更能以活泼、自主的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对中学生作文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平时,从学生文章中读到“梗”“硬核”这样的网络语言及学生对此的看法分析,作为教师,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注重关注社会热点与时代发展新元素,很是欣慰。
当然,作为对是非判断意识尚未完全清晰,独立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青少年而言,网络语言对其思维和行为的消極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网络语言浅显直白,长期受网络语言影响,难免陷入肤浅。长此以往,读写能力受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甚至中华民族的汉语言传统与辉煌都将被湮没。比如,“打酱油”一词不仅一次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虽然能够明确传达其想表述的内在含义,但过于直白生活化,对行文是一种伤害。
其次,教师受年龄、生活方式、工作思维等影响,对网络语言的接受和运用与学生存在很大时差与断层,对网络语言的掌握驾驭能力更弱。在教学双方如此不对等的情况下,进行中学生作文教学工作,势必面临更多阻力。
再次,网络语言中不乏低级趣味,粗俗恶俗元素,中学生好奇心模仿意识较强,将这些语言奉为流行经典并运用于作文中,不仅玷污了文字和作品本身应有的庄重,腐蚀中学生语言审美品位,甚至影响其身心健康。由“哥抽的不是烟,而是寂寞”引发的“哥……的不是……,而是寂寞”句式在学生作文中非常流行,而其中的模仿调侃意味远大于行文所需的语法表述含义,类似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屡见不鲜。
由此,在职高语文作文教学中,要用更加科学、全面与理性的态度和方式对待网络语言。
第一,端正对网络语言的认知态度
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且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发展与网络环境的变化,网络语言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应看到其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肯定其正面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其对正规语言等的消极影响,以辩证的、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对待网络语言。教师,尤其是中年教师,不能一味否定这一新时代的时尚元素,将其视为完全低俗鄙陋的象征。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语言认知观,比如学生在行文中用到“官宣”“盘它”一类相对中性的词汇,能够简洁明确地表达所想,也是应该客观和正确看待的。
第二,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态度
在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汉语言的学习。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和民族特征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汉语言也需要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而不断地创新、丰富。学生对汉语的学习与运用要懂得分场合,分形式,不断积累各种有益的语言素材,基于对传统规范的尊重与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语言运用与表达,在具备一定文化传统积淀及母语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恰当地融入时代元素与创新模式。
第三,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个性时尚、简洁风趣,迎合了青少年追求时尚个性、自由张扬的心理,加之青少年较重的叛逆心理,教师一味反对可能会加剧青少年运用网络语言的逆反心理。因而教师对网络语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看待,指导学生理性运用网络语言。在作文教学中尽量扩展网络语言的可取之处,以更加亲近学生的语言,用积极的态度与学生沟通交流。相信学生在收获更多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对作文教学的兴趣与热情也会有很大提升。
由此,我们对待网络语言及其对职高语文作文教学的影响,需要用与时俱进的辩证思维去看待,同时发挥其积极作用,抵制其消极影响,方能优化作文教学环境,提高作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