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小学图书馆业务革新与馆员转型发展研究

2019-11-14宋沛忆

软件 2019年9期
关键词:馆员师生人工智能

摘  要: 未来的人工智能系统将可以通过能够发现数据分布式特征的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在学习中自我适应并优化自我的自适应神经网络、以对策论作为理论依据的博弈算法等极大地影响改变中小学图书馆的业务形态,同时也会使中小学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方式和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和多样,从而真正提升中小学图书馆的服务内涵与价值。在此过程中,中小学图书馆馆员应该积极发展自身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来拓宽馆员的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增强服务意识,对未来人机共存的图书馆时代做出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从而最终实现中小学图书馆与馆员的共同转型与发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中小学图书馆;业务革新;馆员转型

中图分类号: G250.7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9.09.050

本文著录格式:宋沛忆. 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小学图书馆业务革新与馆员转型发展研究[J]. 软件,2019,40(9):216-221

Research on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Librarian Transform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Libraries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ONG Pei-yi

Shanghai Shixi Junior Middle School, Shanghai 200040

Abstract: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in the future will greatly influence the business forms of librari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rough deep learning that can discover the distributed features of data, the adaptive neural network that can achieve self-adaption and optimize itself in learning, as well as the game algorithm with game theory as theoretical basis. In addition, it will also make the modes and contents of library reader service more diverse. Thus the service connotation and value of the librarie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can be truly improved. During this process, librarians in the libraries shall actively develop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o expand their own service areas. Furthermore, they shall improve their service awareness and quality to make scientific and far-sighted development planning for the era of machine-human symbiosis. In this way,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brarians and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can be ultimately achieved at the same time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ibrarie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Business innovation; Librarian transformation

0  引言

近年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和许多传统行业都进行了深度的融合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联合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都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1]。同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更明确指出将在我国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的相关课程,这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推广应用已经迫在眉睫,而中小学图书馆作为中小学的信息资源高地和师生们的智慧成长活动中心理应与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深度融合,必将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我确信现在的中小学图书馆在经过了自动化数字化的浪潮,以及接受了“互联网+”时代的洗礼之后,将进入人工智能化时代。因为相较于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智慧图书馆技术,如RFID自主借还书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在自主学习、与人交流等方面无疑有着更大的优势,它不仅仅是接受指令工作的机器,同时也可以自主学习、优化业务并与师生进行交流互动,它的出现及应用必将开创一个中小学图书馆的新纪元。

1  人工智能促进现有中小学图书馆业务的革新

从我们现有的工作环境出发,我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在中小学图书馆的智能采购编目、智能流通检索、智能咨询参考等方面大放异彩,并有力地推动生物识别、馆藏资源数字化、馆内空间再造[2]等先进项目的实现,促进中小学图书馆业务形态的再度革新。

1.1自动派单的智能采购系统

现在中小学图书馆的图书采购活动大多都在线下的实体书店进行且指定了供应商,这使得最优化使用购书经费成为了天方夜谭。而如果使用人工智能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在学习中自适应、并优化的神经网络),再结合各科教师和每位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信息(专业学科、性格爱好、社交倾向、学段年级)和各类书目的综合信息(书籍在其他已购此书的中小学图书馆的流通率、专业性、作者、出版社、价格)及本校年度的购书经费额度等数据,建立起科学严谨的图书采购系统来协助馆员更好地完成年度购书计划。这种人机采购结合的模式不仅能够使购书经费得到最大化利用,也能避免因过度依赖数据而产生的呆板采购。此外,区一层级的智能采购系统也可以将对策论作为理论依据,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历年书商的服务数据(场地评分、资源种类评分、服务态度评分、购书金额)等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最终系统再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自动将各个学校的购书需求订单配给对应的书商,从而真正实现中小学图书馆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共赢。

1.2 永不疲倦的自动编目系统

众所周知,现在中小学图书馆的编目活动大多承包给书商来加工,书商基本采用人工来编辑这些书籍的MARC数据,如果去某一书店购书的人少,那么数据加工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但是当购书旺季来临时,书商很可能会出现人手不足、加班加点也赶不出数据的局面,而中小学图书馆可能等一个月都等不到自己需要的数据,在耽误了相关的新书上架的同时也削弱了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而如果我们用人工智能系统来编辑这些数据,那么首先人工智能机器能够无障碍地识别另一台电脑的语言并与之进行沟通交流,自然地它也能够迅速地对图书编目的MARC数据进行辨别学习处理,而不需要其他资源的支持,也不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培训它让它去实践。此外在纷繁复杂的重复编目劳作中,人工智能的永不疲倦及不易出错的两个特质,外加它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和积累相关经验,完全能够使它胜任以往由人工承担的编目工作,而且从长久的经济效益来看,人工智能无疑是优于人工的。因此,我建议中小学图书馆或者供应商都应该配置类似的自动编目系统。

1.3与人脸识别相结合的流通智能设备运转体系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商业、医疗、教育、安保等领域,但配有人脸识别技术的图书馆尤其是中小学图书馆却少之又少,中小学图书馆借书主要还是依靠实体的借书卡,但现实情况是中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又比较粗心,借书卡的丢失率还是挺高的。作为RFID智能图书馆的实际使用者,我在仔细地研究了本校师生的补卡数量和流程后发现:我们的补卡周期较长,以至于影响到了丢卡师生的借阅热情。原因是工厂出于经济效率考虑,只同意在我校半学期补办一次借书卡并且收取每张卡8元的工本费。姑且不论补卡费用如何,就据我个人观察有2/3的学生知道补卡时限这么长后,索性都不去图书馆借阅书籍了。由此可知,较长的补卡期限对于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如果将成熟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中小学图书馆的流通借还机上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刷脸就能借书,既节省时间又节省制卡工本费,且实体的人工智能借阅流通机熟知馆内的书目分布和借阅规程,能够自主感知学习,优化行动、与人沟通交流,高效地为师生们提供书籍借还查询、3D位置导航、综合信息检索等服务,此外它还可协助馆员或自动完成图书排架典藏等工作。而线上总控的智能设备运转系统可以针对线下智能流通机收集的数据和原有中央库的读者、书目综合信息,将个性化服务以互联网为纽带推送给师生的智能设备,提升师生们对本校图书馆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并将准确的入馆人数和详细的运行报告传回主机分析,在影音休息区、储藏书库区、借还阅览区、创客体验区,实现各类设备的自主运行调节。人工智能犹如大脑一般总控图书馆全局,而互联网则如分叉神经一样将所有的智能设备联系到一起,和空间预约、自助借还、智能采购、智慧检索等系统实现信息交互共享,从而促使图书馆所有的设备都平稳有序地自主运作。

1.4搭载图像语音识别的智能检索系统

如今的人工智能在许多识别系统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图像、人脸、语音识别系统,且它能将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转化为相关数据,使电脑能轻易地理解分析,故而在处理自然语言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完全可以在公共开放的检索平台上大展拳脚。超星公司的读秀系统、国家科技图文中心的智能搜索引擎、Google公司的Google Scholar系统都正积极朝此类人工智能化转变[3]。它们这些系统也正是未来中小学图书馆检索系统学习的榜样。

此外中小学图书馆只有深度地了解了师生们的需求和兴趣,才能真正地满足他们。相对于呆板的普通检索平台来说,搭载图像语音识别的智能检索系统无疑对师生们更有吸引力,也更能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并收集更多的有用数据。而人工智能善于结合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捕捉出有特色的数据,并能够及时地将其反馈给管理员,这样也能使管理员更快地发现检索系统的不足和服务上的问题,对这些不足和问题做出迅速的调整,这对切实提升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质量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1.5综合技术交汇的智能咨询参考系统

现在中小学图书馆的咨询参考业务大多还停留在口头笔头之间,当然也有少数先进的中小学图书馆开始向公共及高校图书馆靠拢,开展了在线咨询参考业务,但使用的效果和人数据我所知都不是很理想,原因何在?一个是中小学师生对于这个图书馆的这项业务并不了解,甚至有些学校的师生都不知道自己学校图书馆有这项业务。另外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小学师生对于各类信息资源的需求确实也没大学师生这么多样化,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目前光靠中小学馆员的力量根本无法满足中小学师生的最迫切需求,那学生对哪方面的咨询参考需求最迫切呢?无疑是回家作业(这里回家作业的概念不仅包含普通的各科课后作业、也包括独立撰写的科研小论文和探索报告等!),但实际问题是现今中小学图书馆馆员的素养能应对这样的任务吗?或者图书馆可以为各科教师搭设一个电子平台来让他们在线解答学生的问题吗?他们能时刻都在为学生服务吗?答案无疑是不可能!馆员和各科教师都会疲倦,会犯错,他们的知识也会受到后天所学的限制。同时他们也需要休息和报酬!此外,如果我们的学生课后处处得到教师或馆员的直接指点,他们的自我探索和学习能力势必会被大大削弱,学生们最终会变成流水线上的产物,这也是我们极为不愿看到的事情,那么教师可以只是提示他们呀。但是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你提示他到哪一步才是合适的呢?你这次提示他这点,下次呢?每次在线解答的都会是了解他的任课老师?这需要耗费多大的人力和财力啊!那我们把这些问题全都丢给家长和学生自己去解决可以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也知道学生课后的自我探索和學习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各类资源和家庭财力的支持,在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正在逐渐拉大及基础教育发展得也较为不均衡的情况下,光靠家庭和学校的力量是无法解决此类问题的,长久以往必不利于基础教育的优质发展亦会激化各类社会矛盾,真心希望此文能引起有关部门对此问题的重视。

但如果我们光靠政府投入资金、补充人力和制度创新来解决此类问题,可能最多只能多设几个典型,解决少数学生的困扰,但如果我们采用人工智能来解决此类问题,一切都会变得十分的不同(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实施的可行性更高)。现今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拥有了词义、情境剖析,关键词精准匹配等功能[4],再结合多样化的学科数据库技术,将其运用在能听懂多种语言的语音识别系统上,无疑能对师生的各类问题给出一个比较妥当的回答。此外它更能与前来咨询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加深对每位读者需求的认识并通过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经验来逐渐优化相关的咨询回答,从而使人工智能个性化解答各类咨询问题,尤其是个性化提示学生课后作业得以实现。举例来说,两个学生向人工智能机器人咨询同一道数学题,两个人得到提示的内容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智能咨询机器人会根据两个学生的不同信息数据,为他们推送不同的知识点或者解题步骤。当然也可能存在解决不了的咨询问题,比如说提问本来就是错的,导致答案超出了人工智能的预设。或者提问带有强烈的情感需求,人工智能无法理解感知解决不了,那就需要特定的人工咨询力量来补充了,这问题后文会详加描述,本节不再赘述。此外24小时不间断的解答服务和不需要后期大量持续投入资金人力也是我认为中小学图书馆应该使用综合技术交汇的智能咨询参考系统的原因!

如果说学生偏好于课后作业的咨询,那么教师无疑更需要综合性多学科的咨询参考服务,现在的中小学图书馆馆员们虽然已经开始做一些电子化的分类书目索引和各学科的核心期刊文摘,但只是这样的参考服务根本满足不了教师们日益变化的科研需求。那我们来看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教师们的科研参考需求又有哪些帮助呢?可以说现在所有的出版物、媒介都是一个数据的集合包,无论是图像文字、音频视频、图表公式、过程结果等,所有的这些都是可以被数字逻辑化、能够被语义解析、链接标明的,这些知识都可以在被人工智能分析学习后,予以融会贯通并进行新的创造,同时也能够和使用者进行个别动态化的交流,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数据及内容,我认为这样专业化百科全书般的智能问答体系及将其再融合创造、优化学习的体系非人工智能莫属,机械化的运作体系产生灵活多变的价值体系。就如前面所阐述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不同功能体系的信息系统之上了,机器之间的理解并无障碍,必能使其融会贯通,形成能够完全满足教师科研进修的综合知识系统。

2  人工智能模式下的中小学图书馆馆员职能上的新转向

目前,世界各地的公立图书馆包括中小学图书馆都正从以外借及阅览纸质书籍为核心业务,建设馆藏资源为中心的传统图书馆转变为向读者提供纸质、电子、空间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模式,以及以读者根本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化图书馆。这些不断演变进化的服务模式和内容,对于图书馆馆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也对我们中小学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图书馆馆员的管理能力和学科知识都急需迅速地提升和增强,以适应现代及不远的将来对图书管理人员更高的挑战及要求。我们即将面临人工智能的革新风暴,它将在很多方面全部或部分替代馆员的工作,如采购、编目、流通、咨询参考等领域,极大地解放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劳动力,使馆员们能够有空余的时间去从事更高层次的工作。但对于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图书馆2.0时代”,我们这些中小学图书管理员都必须要提早做出应对措施和规划,从现在开始就要更为注重与读者的情感交流,拉近我们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迅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尤其是信息素养;多维度创新阅读推广,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我们馆员作为中小学图书馆“引航员”的作用,为新型模式图书馆的应用、提升奠定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图书馆2.0时代”,我们馆员开始变得无所事事甚至下岗回家的悲惨境地!牛津大学马丁学院的人工智能专家 Michael Osborne 和Carl Frey 在 2013 年发布的《未来的就业:哪些工作最容易受到计算机自动化的挑战》(《The Future of Employment: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一文中,在考虑了职业对创造力、社交智慧和感知与操作能力的要求后,认为47%美国工人的工作都受到自动化的威胁。根据这一研究结果,BBC于2015年列出了一份名单,认为包括图书馆员在内的 20 个职业在未来 20年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其中图书管理员排名第 11,可代替概率高达 96.7%[5]。这些数据更意味着我们必须大幅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并开拓新业务,人工智能还做不到的业务!因为我们馆员在人工风暴革新下的新转变不仅关系着自身的职业前途,更关乎于中小学图书馆未来的发展之路。

2.1注重情感交流,拉近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科技的发展带来技术的飞越,物质的享受,生活的便捷,这都令我们欣喜不已,但我们生而为人,最必不可少的却是人文精神,它才是真正推动历史前行的原动力。人工智能的不知疲倦、自我学习、多面处置事物的能力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生活优越享受的同时,无疑也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对于某些对情感交流和审美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职位,如需要较高的沟通技巧和同情心来对他人进行辅导及帮助的心理咨询师或教师,如需要奇妙创新能力的发明家,如需要较高审美欣赏力及优秀组织力的展览策划人员等工作,现今的人工智能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与人类相比还相距甚远。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人工智能,在与用户的情感交流上,都不如真实的人来得亲近可爱。中国的某家BAT巨头正致力开发的某款小魔盒,能够使顾客和他喜爱的任意虚拟人物在一起学习、吃饭、唱歌等,而且这个虚拟人物还能根据顾客的语言和喜好及本身人物的性格设置对顾客的话做出一定的回应,这就是AR、VR技术紧密结合而产生的新兴科技产品。我曾有幸看过他们产品的概念宣传片,也曾认为这种技术如能够应用到中小学图书馆中,肯定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阅读。但是当我把这片子播放给我的学生看,询问他们的意见并做问卷调查时却发现有3/4的学生认为这项发明的出现实际是一件很奇怪很可悲的事情!这说明人与人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还是被当今人类所渴求的,是被我们下一代所喜爱的。所以像阅读沙龙、人文体验活动、艺术布展导览等各类交流文艺活动都是目前人工智能无法逾越的高山。而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为他们提供情感的支撑,也是中小学图书馆馆员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救赎的必经之路。甚至馆员有时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的故意出错以引导学生更进一步的自我探索和学习也是一种优势,人工智能不会偷奸耍滑,不会看人脸色,它永远只会做出最快最正确的选择,而不会选择出错,更不会故意出错,它可能永远体会不到馆员看到学生自我更正错误及探索新知识时,发出的由衷喜悦以及对学生正面鼓励的情感效应,体会不到学生经过自我努力而达到目标时的激动心情。所以,人工智能目前最大的弱勢就是:缺少人类的情感、感知力及机动性。故而我们的角色应该部分向教师、心理咨询师、发明家、策展人等靠拢,与师生面对面的进行情感的交流互动,才是我们馆员与人工智能竞争的最大杀手锏,也是目前任何先进的人工智能都无法真正取代的。

2.2 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协助建立人机共存的制度及平台

从目前情况来看,现在有些中小学图书馆的智能流通借阅系统的设计有些偏离了实用的轨道,比如我们刚开始使用的RFID智能图书流通借阅系统本来应该使我们馆员的图书上架工作更为便捷轻松,但现实是在使用RFID系统后,我们馆员在图书上架前又多了三个步骤的工作:手工粘贴RFID芯片、将新书放在机器上转化数据、人工图书定位,我们的上架工作和以前相比反而更为复杂了!那么我就自然想到未来将在中小学图书馆广泛配备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应用问题。据我所知,现在许多行业的人工智能系统开发者对此行业的专业知识并不精通,如大名鼎鼎战胜世界冠军的AlphaGo的工程师之一大卫·席尔瓦先生就不太了解围棋,同样,开启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先河的照片查癌工具的发明者杰里米·霍华德先生也说过他对医学知识其实一窍不通[6]。当然开发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它进行学习所具备的编程技术而非特定的专业知识,然而当这样的研究到一定程度以后,人工智能能够进步的空间就会变得很小,会停滞不前。这时需要的就不仅是改改程序,补补bug了,还需要相关领域的专业意见来作为参考了。因此,在中小学图书馆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中,也应当有专职的馆员来提出相关意见并参与开发进程。

中小学图书馆的馆员应该明白协助搭建相关的人工智能平台,也是一种变相的发展自我,能够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中科院情报中心开发的iAuthor平台(中国科学家国际化识别与ORCID中国服务平台),它的核心功能在于帮助中国的科学研究者建立一个永久有效、国际通用的科研身份证号,以规避同名作者的识别问题,帮助中国科学家融入全球学术圈。我翻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此系统的成功开发中既有馆员的整体框架的规划与资源的整合,也离不开人工智能的操作应用。此外尽管在美国日本的部分图书馆,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拥有了馆员的正式身份,如美国康涅狄格州的韦斯波特图书馆于2014年引进机器人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日本山梨县南都留郡山中湖村创造情报馆也于2015年引进机器人作为正式员工[7]。但未来人机交互共存平台的搭建才是大势,就像Goole于2017年推出的“人类与AI研究(People + AI Research)计划 [8],中小学图书馆的未来应该由专职馆员和人工智能系统共同创建。

所以,我们也应该尽快制定一个科学严谨的人机共存规范和建立一个人机共存的道德行为框架,这点也极为重要,因为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还没有完全发展出人类的意识,是不知恐惧、不知分寸为何物的[9]。一旦被有心人滥用,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需要专职馆员来抑制人工智能被滥用或出错的情况,这也是我不建议人工智能机器人或系统完全取代专职馆员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虽然目前人工智能机器人或系统已经能取代馆员部分的重复劳作,但只要馆员愿意不断学习进取、积累与机器共存的新经验,馆员与机器交互共存的同盟时代也必将到来。馆员只有伸出双臂去迎接最新的科技和产品,才能为师生们提供更为优质多样的服务,从而真正体现出自己的存在价值。

2.3以灵活多变的人工咨询参考来弥补人工智能咨询参考的不足之处,体现人工咨询参考的特有价值

如前文提到的,人工智能系统已经能够自主提供参考质询服务了,那么馆员是否还有必要去参与咨询参考服务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未来馆员所做的咨询参考一定是遇到了特殊的问题,普通的咨询参考应该都由人工智能予以解答。因为可能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超出了已经预设好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解答的问题范围又或者带有强烈的情感需求,使人工智能无法理解感知解决不了的。这时人工咨询参考灵活多变的优势也就显现出来了,我们可以将人工咨询参考服务作为对人工智能咨询参考服务缺陷的最有力补救措施。一旦人工智能的咨询参考系统出错或解答不了相关问题,人工咨询服务就成了最及时最重要的“救火队员”!

我们创造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我们希望人类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去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去投入到更高层次的发明与创造上。就算目前人工智能已经相当出色了,未来的人工智能还将更为出彩,但是这场技术新风暴的根本目的终究只是为我们社会的生产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动力,它只是人类能力的拓展延伸,而非要完全取代人类,我们对于这样的新技术的发展应该怀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中小学图书馆和馆员在经过了这样的风暴洗礼后必将攀上新的高峰。

2.4多维度创新阅读推广活动,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

中小学在开展日常借阅业务的同时,还应该举办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通过更多新颖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师生走入到图书馆中来,如閱读马拉松接力比赛、开放数据应用竞赛、青少年红歌会、艺术品鉴沙龙等。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游览山川古迹、名人故居、博物艺术馆等方式[10],在游玩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相关的人文知识,使边读边行与研究文化、探究古迹等系列活动互相融合,真正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总体来说,我们一定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服务创新来切实满足师生们日益多变的需求并提升馆员们的专业和综合素养、拓展为师生服务的领域,使中小学图书馆真正实现从“建设馆藏资源”为中心的传统图书馆变为向读者提供纸质、电子、空间等个性化服务、多样化资源为核心业务,以读者根本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化图书馆,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学图书馆馆员在新时代人工智能浪潮的洗礼下依然屹立不倒。

3  结语

未来人工智能系统在中小学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改变日后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按照目前的情况,中小学馆员只有紧紧把握住这样的变革机遇,做出科学和前瞻的规划安排,并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尤其是信息素养,以保障未来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对于正在转型的中小学图书馆和馆员们来说都是极有帮助和必要的。

人工智能的进化发展无疑会改变中小学图书馆馆员的业务方向和服务模式,原先靠经验积累就能解决的日常工作,将变得只有与人工智能系统紧密配合才能搞定。中小学图书馆馆员发展新的核心素养能力(即能与人工智能系统互补的素养能力)的重要性也会日益显现。我们只有更为注重与师生们的情感交流,拉近与他们之间的心灵距离,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创建出更多广受读者欢迎的服务模式和业务,锐意进取创新,才能使中小学图书馆和馆员们在新兴科技浪潮的席卷下走向新生!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个世界是变动的,馆员的转型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职业前景,也和中小学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勇于拥抱新技术和接受革新风暴的人才能成为未来中小学图书馆的“掌门人”。而有这样的馆员,中小学图书馆也才可能在人工智能技术新风暴下继续茁壮发展并成为中小学教育革新的前沿阵地,成为新时代中小学不可取代的信息资源高地和师生智慧成长活动中心。

参考文献

  • 朱昊.人工智能时代新型数字图书馆建设[J]. 图书馆学刊, 2018, 12(7): 113-116.
  • 董晓霞, 龚向阳, 张若林等.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设计与实现[J]. 图书馆杂志, 2011, 30(3): 65-68.
  • 王世伟.信息文明与图书馆发展趋势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7, 5(2): 4-20.
  • 习文珂.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分析[J]. 软件, 2019, 40(4): 199-202.
  • 杨九龙, 阳玉堃, 许碧涵.人工智能在图书馆应用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展望[J]. 图书情报工作, 2019, 63(4): 32-38.
  • 秦岭.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8.
  • 荣霞.人工智能与图书馆产业深度融合的缘起、模式与路径[J]. 图书馆学刊, 2019, 41(1): 12-15.
  • 楊春红.“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 智库时代, 2019, 14 (7): 217-219.
  • 刘永君, 栗琳. 人工智能时代情报学的危机及对策[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 12(2): 6-11.
  • 刘艳红. 图书馆“互联网+阅读推广”服务的模式构建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 38(5): 13-15.

猜你喜欢

馆员师生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