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扣蟹共作模式与扣蟹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对比试验

2019-11-14何俊张宪中蒋严蒋造极钱文明陆志明

水产养殖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田块种养规格

何俊 ,张宪中 ,蒋严 ,蒋造极 ,钱文明 ,陆志明

(1.无锡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江苏 无锡 214021;2.锡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 无锡 214101;3.锡山区羊尖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无锡 214107;4.锡山区志宏家庭农场,江苏 无锡 214107)

“稻渔共作”是由水稻种植与水产经济动物养殖组成的互利共生复合生态农业系统,该种养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壤资源,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改善了稻田生态环境条件,其中“稻蟹共作”是根据稻蟹互利共生的原理发展形成的一种生态型种养技术。扣蟹是指是由蟹苗(大眼幼体)培育而成的性未成熟的一龄幼蟹,是成蟹养殖的苗种来源,扣蟹常见的养殖方式包括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稻蟹共作”)等。该研究通过对水稻—扣蟹共作和扣蟹传统池塘养殖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对两种模式下水产品生长、产量、产值和效益进行差异性分析,旨在为该种养模式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试验池准备

试验地点位于无锡市锡山区。该试验选取2个水稻—扣蟹共作模式试验田块(稻1#、稻2#),面积分别为5 409 m2和5 336 m2,四周开挖环沟,上宽6 m,底宽4 m,坡比1∶2,沟深1.2 m,开挖取出的泥土加高池埂后平摊于原池底,使环沟水深能达到80 cm。同时选取1个扣蟹传统养殖池(3#池)作为对照池,池塘面积2 668 m2,池深1.2 m,水深可达1 m。于4月下旬在养殖环沟和养殖塘内种植水花生,水草覆盖度30%~40%。

1.2 种养模式与水产品养殖模式

稻1#、稻2#田块水稻种植面积比例分别为69.7%和69.8%,水稻种植品种为南粳46,采用育苗移栽方式进行栽种,用种量3 kg/667 m2,5月上旬完成育秧,5月下旬完成移栽,行株距40 cm×40 cm。选用健康、活泼、无病害的蟹苗,蟹苗来源于南通如东,使用专用蟹苗箱进行运输。2018年5月8日分别在稻1#、稻2#田块和3#池放养规格为14~16万尾/kg的河蟹大眼幼体1.97 kg/667 m2、2 kg/667 m2和2 kg/667 m2。

1.3 种养管理

水稻生长期不施加农药、化肥,一次性施足生物有机肥,平均每667 m2施50 kg,水稻生长期间稻田水深保持在0.2~0.3 m,水稻种植期间不施农药,田间草人工拔除。水产养殖期间投喂河蟹配合饲料,养殖过程注意水质调节,每半月左右加注1次新水,及时将剩余水草、饵料残渣捞出,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

1.4 生长测定

种养期间,6—11月期间定期对各试验田(池)进行扣蟹称量打样。扣蟹用地笼网捕捞,随机抽取各试验田(池)扣蟹50只,用电子天平分别称量体质量(精确到0.01 g),用游标卡尺测量壳宽、壳长,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平均体质量;该轮种养工作结束后统计各试验田(池)扣蟹回捕率、产量、稻谷产量、产值和效益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扣蟹生长对比分析

扣蟹定期称量打样数据见图1~图3。各试验田(池)扣蟹体质量变化趋势与扣蟹壳宽和壳长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其中传统养殖3#池扣蟹生长规格一直呈增长的态势,稻2#田块扣蟹生长规格在8月底和10月底均有回落,稻1#田块扣蟹生长规格在11月底略有回落。各试验田(池)8月底开始扣蟹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其中稻2#田块8月底至9月底生长速度最快,扣蟹平均规格也较其他田块(池)高,9月底统计稻2#田块扣蟹性成熟率最高,达到58%。至11 月底,3#池扣蟹平均体质量(22.53±5.78)g、壳宽(3.67±0.29)cm、壳长(3.41±0.28)cm;稻 1#田块扣蟹平均体质量(17.15±6.23)g、壳宽(3.32±0.45)cm、壳长(3.07±0.42)cm;稻2#田块扣蟹平均体质量(18.46±6.34)g、壳宽(3.39±0.42)cm、壳长(3.18±0.41)cm。11月底,3#池扣蟹平均体质量较稻1#和稻2#田块分别高31.37%和22.04%;壳宽较稻1#和稻2#田块分别高10.54%和8.26%;壳长较稻1#和稻2#田块分别高11.07%和7.23%。

图1 体质量变化

图2 壳宽变化

图3 壳长变化

2.2 稻蟹共作与传统养殖模式收获情况对比

收获情况见表1。“稻蟹共作”田块水稻单产、扣蟹单产和回捕率相近。传统养殖3#池扣蟹单产和回捕率较“稻蟹共作”田块高,扣蟹单产分别比稻1#、稻2#田块高12.12%、12.80%,扣蟹回捕率分别比稻1#、稻2#田块高9.60%、11.60%。按规格分类,各试验田(池)扣蟹规格在 120~159只/kg(6.25~8.40 g/只)比例均最高,约占总产量50%左右,其中3#池产量比例略高于“稻蟹共作”田块;扣蟹规格为≥160只/kg(≤6.25 g/只)产量比例为23.24%~26.07%,“稻蟹共作”田块产量比例略高于3#池;扣蟹规格为≤119只/kg(≥8.40 g/只)产量比例为24.39%~25.27%,3#池产量比例略高于“稻蟹共作”田块。

2.3 稻蟹共作与传统养殖模式成本、效益对比

各试验田(池)成本、效益情况见表2。种养成本支出包括稻种(3#池不含)、水产苗种、水生植物、饲料、微生态制剂、渔药、肥料、水电、租金、人工、基础设施改造以及其他支出等;产值包括水稻(3#池不含)产值和水产品产值。种养成本稻1#和稻2#田块相近且分别较3#池高6.7%和7.6%,差异主要体现在稻种费和人工费,“稻蟹共作”模式人工支出明显高于传统养殖模式;单位面积平均产值稻1#和稻2#田块分别为15 676元/667 m2和15 576元/667 m2,略高于3#池。水产品产值3#池最高,比稻1#和2#田块分别高12.1%和12.8%;经济效益3#池最高,分别比稻1#和稻2#田块高10.7%和15.3%;投入产出比差异不大。

3 讨论与结论

相对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稻蟹共作”模式由于稻田水深浅、夏季水温高、有效养殖面积小、水产动物活动空间小,对扣蟹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试验对比来看,相同蟹苗放养模式下,传统池塘养殖池扣蟹规格一直呈增长态势,平均规格高于“稻蟹共作”模式,中等和大规格扣蟹产量比例也略高于“稻蟹共作”模式。生产测定来看,稻1#和稻2#田块扣蟹生长规格变化有回落的现象,这与性早熟蟹比例高有关。“稻蟹共作”模式下,河蟹为适应环境以及出于繁衍后代的本能而提前性成熟,扣蟹生长变化进而影响扣蟹回捕率和产量,“稻蟹共作”模式下水产品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低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稻蟹共作”模式由于稻种支出和人工成本的增加造成种养成本高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益略低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因此,为促进“稻蟹共作”模式扣蟹生长,降低性早熟蟹比率,提高扣蟹回捕率、产量和经济效益,需从蟹苗放养、饵料投喂、种养管理、田间工程等方面作进一步优化。

表1 水稻—红螯螯虾共作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收获情况对比

表2 水稻—扣蟹共作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成本、效益对比 元/667 m2

目前,太湖流域地区大力开展养殖水域环境污染整治,大力推进水产养殖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压缩传统池塘养殖规模,对现有的传统池塘养殖也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须严格执行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制度。鉴于此,转变养殖模式,开展生态健康养殖成为水产业发展重点,开展“稻渔共作”充分利用稻田水体资源进行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是当前水产养殖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稻渔共作”模式的开展既弥补了单一稻作对资源的利用不足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又弥补了传统水产养殖模式发展局限可能带来的水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进一步拓展了水产养殖发展空间。相关研究也表明,“稻蟹共作”模式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分蘖,增强秧苗的素质和抗逆性,有利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可控制稻田杂草危害,减少中耕除草作业;能提高水体水溶性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稻田水质清洁,河蟹发病率低,再加上人工投饵,使河蟹发育比在自然水体中更快;稻田养蟹能节省土地、肥料和农药投入,养蟹稻田收益远大于单一稻作模式,提高了稻田经济效益,使农田增效,水产增收。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稻蟹共作”模式水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要高度重视田间工程改造,加深养殖环沟的深度,提高河蟹有效养殖水域空间;要加强“稻蟹共作”模式生产的生态有机稻米品牌运作,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努力提高生态有机稻米价格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田块种养规格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基于时空滤波Sentinel-1时序数据的田块尺度岭南作物分布提取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闭月羞花
千里求师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啤酒大麦科学施肥保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