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生涯选择理论视角对职业启蒙教育的探讨

2019-11-14王维维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新生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职业专业学校

王维维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4

一、问题提出和理论分析

由于对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方向规划不清晰,学生结束高中学习后面临专业选择时,以及大学毕业后面临职业选择时,往往存在一些困境,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转专业现象突出。根据李盾对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生转专业情况的调研,该校2011级、2012级、2013级学生的转专业率分别为7.43%、5.94%和5.16%。而蔡爱萍等人的研究发现,由于山东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对院内转专业要求比较宽松,该校经管学院2011级、2012级、2013级、2014级和2015级的本科生学院内转专业学生比例分别高达42.21%、39.82%、39.04%、51.08%和50.25%。虽然各高校对于转专业的限制条件各不相同,转专业学生人数和比例受学校转专业条件宽松程度影响很大,但是转专业现象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二是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整体不高。施建祥将毕业生就业对口度从高到低分为五个等级,分别赋值100分、80分、60分、40分和20分,对浙江省高校2013-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2013-2015届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度均只有60分上下。

个人的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影响无疑是深远的,这既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关系到社会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配置,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上述现象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大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前没有能够积累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支撑自己未来对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做出理性判断。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我国各级学校尚未能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教育部门采取治理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早在20世纪初期,针对新兴的就业机会与求职人员的技能矛盾等就业问题,学者们相继提出一系列职业生涯选择理论,致力于研究个人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职业。但无论是根据约翰•霍兰德提出的个性类型—职业类型匹配理论,还是根据施恩的职业锚理论,人们想要做出恰当的职业选择,都应建立在个人对自我和职业有明确认识的基础上。所以,要想使我国学生走出选择专业和选择职业的困境,必须从提高我国青少年的自我认知水平、专业与职业的认知水平两方面着手,全面开展职业启蒙教育。

二、我国职业启蒙教育现状

关于职业启蒙教育的理念在我国早已有之,黄炎培先生曾在其《小学职业陶冶》一文中就明确指出“职业训练,职业学校所有事也。职业陶冶则非仅职业学校所有事,而一般小学校所有事也。”然而,多年以来,黄炎培先生“职业陶冶”教育理念并未能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得以有力推广实施。

在政策层面上,直至2017年1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启蒙教育才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2017年9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又以进一步指出,要通过职业体验活动,增加学生对职业的真切理解,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也有“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论述。但是整体来讲,我国对于职业启蒙教育的政策支持远远不足,制度保障亟待加强。

在学术层面上,虽然一直以来对职业启蒙教育的研究比较小众,但也都偶有学者进行断断续续的研究。2017年以后,伴随国家层面有关职业启蒙教育政策的出台,学界才真正开始关注职业启蒙教育,但目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层次较低,研究视角狭窄。

在实践层面上,职业启蒙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由于办学条件限制,大多数地方和学校还无法将职业启蒙教育列上教学日程。已经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地方和学校,教育方式、教育手段也处于较低层次,还未能形成教学体系,而且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度较低,社会教育资源没有被有效运用起来。

事实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十分重视对青少年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并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教育机制和有力的师资保障,积累了丰富的职业启蒙教育经验。我国的职业启蒙教育之路才刚起步,任重道远,要不断借鉴国外经验,并把这些经验中国化,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启蒙教育道路。

三、针对职业启蒙教育的策略建议

如前所述,根据职业生涯选择理论,做出正确的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最核心的两个前提,便是有明确的自我认知、明确的专业与职业认知,所以职业启蒙教育也应围绕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提升学生的专业与职业认知两个维度开展。

(一)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分别开发适合学前教育阶段、小学教育阶段、初中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测评量表,分阶段对学生的个性、气质、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形成评价档案,方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参考使用。应注意的是,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方参与的,不仅要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还应包括家长、老师和同学对学生的评价。通过这种多方参与的多阶段评价,学生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可以在生涯规划中注意发挥优势,也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弥补劣势,进而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二)提高学生对于专业和职业的认知。

1、在职业启蒙教育中充分发挥各高校和各地方的优势。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应梳理出“专业清单”和“职业清单”,参照清单进行教学,防止教学内容碎片化。各高校可以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各地方也可以依据地方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参与或负责部分教学内容的建设,全国各高校、各地方通力合作,建设成职业启蒙教育的专业资源库和职业资源库,依靠互联网技术,实现全国范围内资源共享。

2、注重对职业启蒙教育施教者的培养。职业启蒙教育不单单是在学校完成,家庭和社会也有重要的教育功能。职业启蒙教育过程中的施教者也不单单包括学校老师,还应包括学生家长,甚至包括参与职业启蒙教育的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首先,对于学校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应接受针对职业启蒙教育的专业培训,将职业启蒙教育融入到普通课程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师范类院校应探索开发设置相关专业,专门培养职业启蒙教育的教师人才。其次,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重视家长在职业启蒙教育中的施教者身份,加强家校合作,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职业观念。作为施教者,家长首先应建立起正确的职业启蒙教育认知,所以有必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启蒙教育家庭手册》,方便家长学习并指导学生。另外,职业启蒙教育必定离不开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参与人员也有必要进行统一培训。

3、建立科学的职业启蒙教育质量评价管理体系。职业启蒙教育不但要开展起来,而且要注重教学质量。如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职业启蒙教育也应设立教育标准,对教育过程进行监管、督导,对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进行多方面的科学评价,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发现亮点也应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

4、树立面向未来的职业启蒙教育理念。职业启蒙教育不仅要服务于学生个人,也同时要服务于社会需求。然而,人才培养周期长,职业更迭速度快,职业启蒙教育产生的效益具有滞后性,所以职业启蒙教育不能只着眼于当前,更应该具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在职业启蒙教育过程中,不但要根据社会职业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而且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品质、动机等隐形素养,帮助学生打好就业竞争力中的地基。

猜你喜欢

职业专业学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部分专业介绍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五花八门的职业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