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五四运动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

2019-11-14王停停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工人阶级五四运动工人

■王停停/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重要时代背景。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皇帝梦”更加强烈,随后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中国先进分子为反对袁世凯等人尊孔复古,掀起了一场具有思想启蒙意义的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猛烈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了西方民主思想。

民主的思想不能代替民主的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使正处于迷茫之中的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与希望,他们开始把视线转向社会主义,新文化运动从此有了新的内容,进入了积极宣传十月革命,并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李大钊是中国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他多次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介绍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章在《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杂志上登载。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团组织纷纷成立,如北京大学学生高崇焕、邓中夏等十九人发起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周恩来、邓颖超、郭隆真等人在天津创办觉悟社;郭春涛、邓飞黄等人在广州成立了孙文主义大同盟;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在湖南成立了新民学会等等。据统计,当时出版的报刊有二百多种,其中大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起到了重要的舆论推动作用,如天津的《觉悟》、湖南的《湘江评论》、上海的《星期评论》等。同时,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开始被大量翻译出版。五四运动后,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和进步阶级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用其指导中国革命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工人阶级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发挥起先锋队作用。中国工人阶级早于中国资产阶级而存在,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对华入侵的过程成长起来的,它除了具有工人阶级的进步性、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性等特点之外,还具有自身独特性。中国工人阶级自产生以来,就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艰难的生存条件造就了其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性。中国产业工人分布集中,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武汉、青岛、广州等地,这使得工人阶级易于团结在一起,增强其革命战斗力。中国工人阶级大多出自破产的农民,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这就使得便于把工人与农民团结在一起。中国工人阶级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为五四运动的胜利奠定了广泛的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中国工人阶级在艰苦的生活和劳动中,不断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与剥削。虽然“这个阶段的工人运动主要采取以罢工为主的经济斗争形式”,①但它依旧显示出了工人的力量和潜力。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为声援学生运动,工人阶级加入到运动中来,6月初,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至上海,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6月10日,沪杭铁路、淞沪铁路线工人也开始罢工。上海工人罢工得到全国20多个省的100多座城市各进步阶级的积极响应。五四运动本质上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彰显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进步性,中国无产阶级自觉承担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牢固的阶级基础。

三、五四运动涌现了大批救国救民先进分子,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干部基础

巴黎和会失败的消息传至国内,群情激奋,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的集体爆发。五四运动之后,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对中国国情的深入考察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逐渐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时也是一场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反帝爱国的革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从开始的学生运动转向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爱国先进分子,他们以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复兴为己任,积极探索救国救民新道路。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推动工人运动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他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五四运动后,他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之中,在实践中提升对理论的认识,通过实践不断锻炼自己。陈独秀于1920年在上海发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比较全面详细地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教育了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干部群众,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毛泽东、董必武、周恩来、李汉俊、李达等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在报刊上发表一些关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对这一思想传播产生很大影响,为革命争取到了很大的支持。早期先进分子在五四运动中创办报刊,成立进步社团,深入工人群体指导工人运动等,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坚力量和卓越的革命领导人。早期先进的革命者在五四运动中的到成长和锻炼,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必不可少的干部基础。

四、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五四运动中,共产党人看到了工人的力量,更加重视对工人的组织和教育,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之中去。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工人,指导工人革命,就必须深入工人。李大钊多次派人到河北唐山等地进行调查,了解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并开展工人运动,他还在张家口等地建立工会组织。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把关注的目光由知识青年转向劳苦工人,通过各种方式调查研究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并在上海筹办工人刊物和工人组织。②邓中夏到长辛店、卢沟桥等地的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于1921年在长辛店创办劳动补习学校。毛泽东等人在上海创办文化书社,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5月1日,李大钊发表《五一运动史》,详细介绍了“五一节”的由来,深情歌颂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英雄,号召全国开展工人阶级运动。全国各地马克思主义者纷纷深入工人和革命群众,举行各种纪念宣传活动。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在多地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随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开始创办刊物,用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人运动。五四运动后一大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创办工人读物、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等,在各地成立工人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人阶级,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工人运动的思想武器,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工人运动和革命。由此,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充分结合,不仅提升了革命领导者的组织和指挥能力,而且极大提高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组织性、纪律性、觉悟性和战斗力,工人之间、工农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各地区、各行业之间工人关系更加紧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五、结语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带有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决不是偶然的。处于风雨飘摇的千年古国需要重新站立和崛起,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需要获得新生和希望,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在思想、干部、阶级和组织等方面为中国共产党做了充分准备。历史也有力的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③

注释:

①党月慧.从五四运动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J].传承,2016(04):30~31.

②闫志民.五四运动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6(01):5~9.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97.

猜你喜欢

工人阶级五四运动工人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