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研究
2019-11-14孙彦龙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孙彦龙/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正确地引导学生具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群体,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社会阅历不够丰富,情感心理不够成熟,我们必须顺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掌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分析
(一)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多元化
大学生在受到社会多元文化的思想影响后,其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开始趋向多元化。当他们受到新的文化以及新的思想影响后,很容易改变自身的认知取向。在实际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可发现,许多学生的思想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在网络技术异常发达,新媒体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自身所掌握的网络途径,直接获取自己所需要和感兴趣的知识,各种社会价值观念也充盈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极为方便的获取各式各样的信息,与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或者查阅书籍资料相比,网络途径更为快速、便捷,获取的知识也更为丰富,逐渐对网络技术和文化过分依赖与推崇。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汲取知识的来源多元化,不同的社会观念从不同层面和不同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从而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也日益复杂化。部分大学生的社会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家国情怀有逐渐淡化趋势。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塑造期,多元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对大学生性格形成、修养的提高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轻实践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系统的学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清醒、正确的认识,消费观、爱情观、金钱观均出现与自身年龄段不相符的表现。失去理想信念后,不能在课堂上或者在课下的实践中,体会到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感和幸福感。不能在与同学或朋友的相处中,传播正确的价值取向,失去本应有的朝气。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大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不能深刻的契合需求,不能依据大学生自身特点和年龄特征,灵活有效的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提升大学生形成有理想、有信念,传播正能量的新时代有为的年轻人。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无序化
伴随着自媒体的日益发达,在日常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往往有大量学生沉迷于自媒体里,例如微信、微博、论坛、贴吧、QQ以及其他社交软件。大量碎片化的知识充斥在大学生的学习时间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学习过程,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学生日常的活动和生活中,也应是思想政治教学的范围。但是网络技术和自媒体的便捷、快速,迎合的大学生的需求,由于大学生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辨别的能力,容易受到不健康的信息的影响,价值取向可能偏离正确轨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然停留在课堂上讲授,授课空间的固定化有悖于大学生日益多元的生活空间和学习空间。自媒体获取信息的随时性、随意性,削弱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稳定性、权威性和感召性。大学生的表现和表达欲望在自媒体的互动中等到实现,但里面感性和理性交织,正确和错误的观点与理念并存,大学生克服自身局限获取正确和有益知识的方法与方式都亟待纠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分割与曲解,无序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单一化
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于教育手段的单一和教育方法的滞后。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过分重视教材理论知识的教学。抽象的理论知识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注重教学内容本身。教育手段的单一和教育方法的落后,使思想政治课程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面对社会上迅速变化的信息和形势,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教学内容和手段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逐渐僵化和空洞。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捷的网络,大学生更愿意采取快速的网络模式做为自己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抽象理论内容的教育,逐渐变得枯燥乏味,大学生不太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听老师的理论知识教学,而需要有更多的网络素材和视觉材料来学习,使得直观感觉代替传统的讲座内容。思想政治课程逐渐失去其教育节奏,不能满足学生思维快速变化的需要,逐渐成为僵化、缺乏教育内容内涵的教育,从而失去了原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和规律,大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有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以实践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要满足日常课堂理论学习的需要,还应根据每个学校、每个年级的不同,设置各具特色的实践内容,不仅可以契合学生的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动手实践能力。把当前的时政热点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到第二课堂的学习和活动中去,还可以推进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例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大学生关心的一个话题。大学生在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时事政治,要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生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其次,创设一个经典理论研究专栏,收集和解释权威专家、学者的观点,并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注意宣传先进典型的案例,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与大学生的励志教育、成长与才能、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相结合,实现多维度、多层次的教育。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伟大祖国丰富的历史宝藏,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来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二)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
积极探索新时代大学生个体价值的多元性,立足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突出个体差异,尊重个体需求,塑造个体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坚持思想政治素质第一原则,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以法治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探索教学过程中的课堂互动,给大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增加更多良性互动,让他们享受轻松的课堂环境。在课程体系上统筹兼顾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大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融会贯通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个人修养、法律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和实践认知能力。
(三)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环境在变化,他们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理应随着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接受教育的主体即大学生特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在网络技术和自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大学生群体的兴趣点也呈现出多层面、多维度的特点。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宝贵积淀,完全可以满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知识需求,他们可以在不同的文化方面汲取知识,再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爱国情怀,也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理解的更深刻、更透彻。这种方式改善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这样的课程也注重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较为开放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性。在这样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我们还可以通过学生完成各种课堂内容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些能力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四)提升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的信息处理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又要具备及时记录、存储、处理学生教育活动信息和个人数据的信息处理能力。利用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对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获得更多的隐含信息。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注重充分利用开放式课堂形式,充分展示大数据的应用优势,确立明确的主题,打造“云课堂”。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握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规律。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教师的健康引导,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大学生真正参与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中,感受到时代的脉搏、民族的期望、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责任,从而为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