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19-11-14陈希强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陈希强/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一、前言
社会网络化发展的结果是产生新媒体,同时,新媒体也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新型化的形式。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形成的影响较为复杂,如新媒体技术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但在网络环境下良莠不齐的思想言论则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造成负面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进行有效改革,实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与学的效果。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机遇
新媒体给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途径和方式的转变与优化方面。
1、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改变
教师将新媒体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彻底性改变,如新媒体使得固化的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教学模式得以突破,关键是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不再受困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而言,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新媒体可以实现有效提升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并且有助于大学生提升思想政治学习的主动性。
2、开启新型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颖的教育教学支持,如新媒体从技术层面提供了图文、视频等多元化的呈现形式,教师将新媒体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通过教学手段这一途径开启新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有效弥补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而且还能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与学的效率与质量,实现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目标。
3、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元素
新媒体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的这一优势既加速建构共享信息资源库,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奠定基础,又可以利用新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提升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效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与学效果的提升提供内容层面的支持。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注入的新元素是高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有利支持。
(二)挑战
1、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多以碎片化的形式传播信息,如果大学生过于依赖新媒体获取信息资源的话,就会出现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导致大学生精力集中效果差,并且会出现标题党的现象。同时,为了博取关注度,部分新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存在断章取义的问题,导致大学生在获取信息方面存在片面甚至是误导的问题,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构。
2、社会能量
高校大学生会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沟通与联系,如公众微信号、QQ 了解与认知社会。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存在社会正能量缺失的现象。如果新媒体向学生传递带有负面信息的内容必将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实际效果。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新媒体作为一种教育工具被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存在教师将被新媒体取代的错误认识,为高校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带来阻碍,集中体现在教师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活动。另一方面,大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存在被网络信息剥夺的隐患,会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无效果问题的出现。
三、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工作平台
目前,高校在新媒体时代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工作平台单一化的现象。一方面,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关键性未能得到高校的充分认知,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未能在新媒体中充分地被考虑,集中体现在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建构微信公众号。另一方面,高校尚未将新媒体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集中体现在高校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因课时安排的限制导致学生学习效率较低现象的存在。
(二)工作方法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方面表现出创新力度不足的实际现象。一方面,高校现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如课堂教学模式单调,师生互动缺失、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未被充分地激发等,不能符合新媒体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教师缺乏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意识,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性的激发,课堂良好教学效果的形成。
(三)工作人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是要在意识层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新媒体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二是要提升工作者自身的素质,以满足在新媒体时代下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
四、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策略
(一)高校层面
1、创建多元化的工作平台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建多元化的工作平台,实现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效果。一方面,高校应从大学生学习与实际生活入手深度探索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如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材内容,利用新媒体向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洞察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维发展动态,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创建新媒体教育平台,及时性地解决大学生的困惑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另一方面,高校应通过创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改革,不仅仅是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与学的有效性方面。同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还应做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一是高校将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既指导大学生理性看待新媒体形式下的互动,又培养大学生习得媒体道德与法律意识;二是高校促使师生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互渗透,如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交流与互动,以在大学生建构自身价值观的过程中起到相辅相成的积极作用。
2、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高校应重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综合素养,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高校要促进教师在新媒体环境下对思想政治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创新工作的推进。一是高校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课堂,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如教师向学生提供直观化的学习资料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内驱动力;二是高校要指导教师形成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意识,如利用网络实施思想政治教学要重视与实践的融合与师生的有效互动,教师可以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建立交流群,使得学生能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也为教师依托新闻信息内容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问题的能力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高校要指导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集中在依托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利用网络对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全面了解,以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
(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教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集中体现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网络创新教育机制。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既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新媒体发展的步伐,而且能促进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与学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