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道德修养说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2019-11-14姚宇轩赵文韬南京中医药大学
■姚宇轩 赵文韬 邵 刚/南京中医药大学
一、前言
朱熹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薪火的传承者,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学说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其中道德修养说对后世影响深远,朱熹主张内外兼修的道德修养,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修养方法。朱熹强调道德修养说的目的在于“变化气质”、培养“圣贤人格”,以维护封建社会秩序,不可避免的会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其中不乏超越时空和阶级的闪光点,对当前高校德育具有借鉴意义。
二、朱熹道德修养说的理论基石及其目标
(一)“理一分殊”的哲学基础
理体论是以“理”和“天理”作为本体范畴的哲学学说,是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和最高范畴。朱熹认为“理”是宇宙本体,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即是“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知而为天,地得知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尽之后,终则复始,始复有终,又未尝有顷刻之或停也。”理是万物的本源,理是永恒存在的,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现实体现,都来源于这个先天地而存在的“天理”。
在此基础上,朱熹发挥了二程的“理一分殊”理论,认为,“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有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只是此一个理,万物分之以为体”。“理一”即理是万物的总根源,是支配自然、社会的总法则,是封建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且宇宙间只有一个理,理具有唯一性。“分殊”即由于万物的不同,导致理在天下万物上的体现又或偏或全的有所不同,即万物之理具有多样性,进而就有了人之理和物之理的分殊,有了君臣之理和父子之理的分殊。“理一分殊”是朱熹道德理论的哲学基础,它要求人们遵循封建道德秩序,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以维护封建统治。
(二)人性二重论的道德起源
朱熹继承并发扬了二程和张载的人性二重论,认为人性包含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指人禀受“天理”而成的性,“性即天理,未有不善者。”理是至高至善的,因此理印证到属于人的天命之性中也是纯粹至善,完美无恶的,即人性皆善,天命之性体现在人身上便是仁、义、礼、智、性、信等美德。“气质之性”是指自然生理属性,朱熹认为“天地之间只有一个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源气质之禀各有清浊。”朱熹确认了气质之性为人之性,因“气禀”不同,人与人的气质之性千差万别。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天命之性若无气质则无处安放,气质之性若无天命之性则无所成。朱熹用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诠释人性本善,因受“气”之影响,在个体人身上呈现出善恶不同的状态,故而气质之性要加以人为的修养,使之回复到天命之性。人性二重论是理一分殊在人性论上的体现。
(三)变化气质以至圣贤人格的修养目标
朱熹认为,虽然每个人的天命之性相同,都是至善完美的,但人与人之间的气质之性因气禀不同而存在差异,有善有恶,因此他认为人需要通过后天的道德修养工夫“变化气质”,将气质之性中恶的部分剔除,气质之性的本然状态——天命之性才能更好的显现,使气质之性回复到天命之性,进而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造就“圣贤人格”,即理想人格。这决定了道德教育及道德修养在改变气质之性中的重要作用。
三、朱熹道德修养的方法
(一)要有居敬穷理之态度
居敬,即强调修养自身要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朱熹认为“居敬”即是保持“其心俨然肃然”,经常“身心收敛,如是所畏”,在自身道德修养中,要始终“以敬为主”,保持敬畏之心,收敛身心,可以使人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以达到“敬则私欲不生,必心湛然”的理想状态,这就激励人们通过“居敬”,认识道德修养的严肃性。
居敬和穷理是个体道德修养达到“仁”的两个重要方面,朱熹说:“学者工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工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工夫日益密。”他强调“若能持敬以穷理,则天理自明,人欲自消,而彼之邪妄将不攻而自破矣”。居敬穷理启发人们在道德修养过程中收敛身心,对“理”所对应在人身上的“天命之性”保持敬畏之心,深入推究、彻底认识圣贤人格的内核,以达到“仁”的状态。
(二)要有存心养性之工夫
存心养性是指道德修养要重视养心存心,保持心中固有善性的自我修养工夫。“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也”,朱熹认为人心本光明通达,包含了众德、众理,并且能够了解应对各种问题,同时“人性本善,只为嗜欲所迷,厉害所遂,一齐昏了”,即人性是人心的外在显现,人性本是纯善的,只是因为被物欲所蒙蔽,心中的天理不能光明,人性也会显现出恶的一面。故而,道德修养要时刻保持本心的光明,不被物欲所诱,正确认识自己的本心,修养德性,待人以诚,明确自己应当做的事,正确处理各种问题,时时存养,不可懈怠。
(三)要有慎独省察之习惯
朱熹认为“只是一人之心,合道理底是天理,殉情欲底是人欲,正当于其分界处理会。”对于天理来说,主张立志、居敬、存养,对于人欲来说,应掌握省察的工夫。省察即反省和检查,朱熹将慎独作为自我省察的关键,认为这不仅是为学、修养的方法,更是自我发展、培养智慧的重要方法。朱熹强调道德修养个体内在的体验,即个体的主体性。慎独省察就是要时刻反思自己的德行,省察本心,随时保持清醒,谨慎从事,克制违反“理”和“天命之性”的言行,剔除德行中恶的部分,使心中之理保持光明。
(四)要有立志乐行之行动
立志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朱熹认为“人之为事,必先立志以为本,志不立,则不能为得事。”可见立志的重要性。朱熹所说的立志,就是要确立做圣贤的目标,学习圣贤的才德,他说“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道将这些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立志就是“便要做圣人是也”。这也激励人们进行道德修养时,要以高尚的人格作为学习的目标。
乐行即自觉自愿的笃行,是朱熹道德修养的又一重要方法。所谓乐行,就是在真知、明理的前提下,真真切切的自觉自愿的践行“理”和“天命之性”的道德要求,即真知而乐行。
四、朱熹道德修养说之鉴
(一)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至善人格
习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吸收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对受教育者进行气禀之性的教育,“要在加强大学生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逐渐改变恶的气质之性,使天命之性中至善的人格显现,达到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的统一,培养大学生具备理想人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这是高校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更是德育工作的目标。
(二)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德育效果
朱熹强调道德修养个体内在的体验,即个体的主体性,充分肯定道德主体在培养至善人格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通过自我修养达到至善人格。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引导大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启发其自觉意识,帮助学生主动识事、明礼、辨是非、真伪,做到“持敬以穷理”严肃对待道德修养,深入推究事理;“存养以省察”正确认识本心,反省检查自身德行中不符合至善人格的地方,并“迁善改过”;“立志以乐行”确立至善人格目标,自觉主动践行之。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引导时,应尊重学生,平等对话,发挥道德意识和道德自律在个人乃至集体道德形成中的作用,通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德育教育效果,这对于应对当今高校德育中较多重他律而轻自律的教育方法具有启发作用。
公信力是媒体在社会公众心中的重要品质,能够表现受众对媒体的依赖程度。新闻摄影是职业行为,在新时代下,手机摄影能够让每个手机用户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报道者。但手机用户的综合素质和法律意识有巨大差异。[4]部分手机用户或自媒体往往发布一些混淆视听的信息,往往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不断挑战新闻摄影底线,对新闻传播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注释:
①朱熹.朱子语类(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②朱熹.朱子语类(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③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孟子集注(卷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2011.
⑤朱熹.朱子语类(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⑥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⑦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⑧朱熹.朱子语类(卷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⑨朱文公集(卷四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⑩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孟子集注(卷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2011.
⑪朱熹.朱子语类(卷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⑫朱熹.朱子语类(卷八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⑬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⑭朱熹.朱子语类(卷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⑮2018 年9 月10 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