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留级生,但我并不低人一等
2019-11-14◎刘斌
◎刘 斌
留级是我成长道路上摔倒的第一个跟头,很痛,这让我以后的路都走得格外小心翼翼。
从小到大,我的生活都如顺水行舟,那时的我,总认为高考远在天边,于是总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明天再学习”成了我的口头禅,明日复明日,就这样一直拖到了高三,我对高考的漠不关心直接导致了我成绩垫底。开学,全年级摸底考试中,自诩发挥得不错的我竟然排在全班倒数第三名,刷新了历史最低分。我是被母亲用生命威胁着转入低年级的,这一破釜沉舟的行为,竟成了我日后噩梦的开端。
大多数班级都不欢迎留级生。同样是重头再来,复读生至少曾血洒沙场,有着令人敬佩的回首再搏的勇气。可是降级,从某种程度上说,无异于临阵脱逃,是极度懦弱的行为。踏入低年级前,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还是又一次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我直接被班主任领到倒数第二排的空位旁,没有站在讲台上自我介绍,也没有像青春电影里那样引来善意的回眸。身边的人已经形成了固定又结实的交友圈,我成了这个班级的集合里,唯一的真子集。
下课,我去办公室给班主任送资料,里面刚好传来语文老师洪亮的男声:“关键时刻,你怎么还收了降级生呀?不怕拉低班级的升学率吗……”每一个字都像针扎着耳朵,我血脉偾张,握紧了拳头,又无力地松开。大多痛苦都是源于当事人能力不足导致,自尊心和骄傲在以成绩论英雄的学生时代就如批发市场的冒牌货,廉价得不值一提。
偶尔,在走廊遇见从前的同学,我也是低着头匆匆地走过,或者干脆躲在角落,直到熟悉的欢笑声渐行渐远,才慢慢探出脑袋。积年累月的失望,让我渐渐习惯了倒数第二排这个不被人注目的位置,甚至因此庆幸,不会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我变成了影子,只敢在黑暗中踽踽独行,一旦暴露在阳光下,就会窒息。
有一次班级内部测验,班主任提前打好招呼:“这次考试是代课老师凭着多年教学经验出的押题密卷,分量实在不轻,每个人务必全力以赴。”周五晚自习放学,班主任走到教室,宣布测试时间定在了周六上午,我因为去洗手间,刚好错过了这个消息,事后,也没有任何人告诉我。周一,老师抱着一大摞试卷走进教室,冷笑着说:“有些人真是不思进取,连试卷也不做,还想再读一年吗?当是买饮料抽再来一瓶吗?”身后传来不怀好意的笑声,一双双眼睛里充满了浓浓的鄙夷与嘲弄。因为没有参加考试,所以我连试卷也没有。老师口干舌燥地讲了整整一上午,同学们手中的笔转得飞快,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盯着黑板,生怕错过了一丝信息,我对着空空如也的桌面,心像秤砣,止不住地往下沉。
课后,我找前桌借了试卷去复印。晚上回家,我计划重新模拟一次考试,脑子却越来越乱:第一题除了C都像正确答案;第二题计算了近十五分钟还没有个结果;大题目连简单的三角函数题的答案都算不出来……我一边做一边掉眼泪,白天发生的一幕幕都像是巴掌,扇得我血肉模糊。
是,我留过级,但我不是坏人,为什么要受到对待罪犯一样的冷暴力?我猛地发出一声爆吼,把试卷撕得粉碎,密密麻麻的字被泪水染成了一朵黑压压的乌云,在我十七岁的天空中久久不散。
高中,本应是海阔凭鱼跃,我却只觉得处处亮红灯,每一条路都写着“禁止通行”。因为降级,我失去了太多:要好的同学、欣赏我的语文老师、一年的宝贵年华……我不敢对不起昨天发疯努力的自己,又不愿拖了明天的自己的后腿,所以发疯地学习。真的是应了那句玩笑话:当别人都在进行二轮复习时,我终于开始预习了。
很快,就到了八月。我刻意不去看朋友圈,可是好消息还是接踵而至:“XX考了600多分”“XX被某985高校录取” 别人的苹果树已经结果了,唯有我的花早早凋谢。我像溺水的人,挣扎得愈剧烈,海水愈拼命地灌进来。目送着曾经的同学拿着录取通知书踏上梦想的彼岸,我在这不安的情绪中,又一次升入了高三。
我重重地描了一遍贴在窗子上的梦想榜单,把头埋进书里,埋进浓浓的夜色,埋进迷茫的未来。镜子里的自己,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额上痘痘肆意蔓延,这样糟糕的我在恐惧中送走了一模、二模以至N模,成绩终于在六百多个文科生中够上前一百名的门槛。这似乎是个苦尽甘来的好结果,但是理智告诉我,在本科上线率只有百分之三十的高中,在成绩比气温图还起伏波动的文科班,要想一直站在阳光地带,注定要付出百分之一百五的努力。
高考那年,我超常发挥,考去了外地的一所一本学校,并且选择了擅长的专业。我体内沉寂已久的大河终于解冻,水流疯狂地冲击着两岸,在龟裂的土地上开天辟地,重振江山。我的国度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暖到我几乎忘记了那年冬天,寒风是多么凛冽。
我的身上有很多现代奋斗着的年轻人的通病:宁愿费尽心思地给身边人营造出“成功全凭运气”的轻松假象,也不愿透露自己拼死拼活,累得像条狗的事实。马德说:“中国人的哲学基本上是他人哲学,不是怎么活好自己,而是怎么活过别人。”所以很多年,我都没有办法正视我的高中时代,和朋友聊天时也总是刻意地去避开某个话题。降级是我永远的遗憾,它是一场隐疾,无法根除,只能以无数个日夜为药引,啜饮苦涩,慢慢调养。
可它又的的确确地教会了我成长,往后无论做什么事,我都尽量放手一搏,尤其不要在可以努力一次完成的机会前,纵容自己重头再来。我深知,无论结果成败,在为时不多的学生时代,我都不会比降级那年更糟糕了。
我留过级,可我并不低人一等,生命中没有哪一个片段可以重要到为我们的整部人生做注释:我读大学期间,亲朋好友的话题永远是我在哪所高校就读,学习什么专业,没有人会关心我是否复读或者留级过。现在我读研了,连本科学历也逐渐被人淡忘。随着所涉及的领域越广,我身上也贴了更多的标签,那段没有姓名的青春再无人提及。
时光从不庸人自扰,他人的目光也不会一直盯着你的过去,成长大多时候,都是自己与自己为敌。如果你能把明天和话语权抓紧,世界就会跟着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