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教学法在德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实施建议

2019-11-14西安翻译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德语听力过程

■李 田/西安翻译学院

一、德语视听说课程的兴起

德国人常称赞中国德语学习者对德语语法结构的深入理解,却不得不对其听力和口语的能力摇头不止。而听不懂如何应答?!中国国内一直以来在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语言学习上对语法的偏爱是显而易见的。在德语专业建设过程中对其听力教学的轻视,专业考试中对听力题要求偏低,分值占用较少等等,也会导致学生对听力的轻视。其直接后果是学生在德国欧标中、高级考试中听力的“发挥失常”。这种“失常”的情况显然引起了重视,从2008年起国内的德语公共四级和专业四级在听力考试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听力考试中开始注重文化背景的渗透,选取和德国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等等,而高校的德语听力授课老师也逐步由主讲课本向扩展学生知识面而改进,同时对听力的授课方式方法也进行不少探索。

二、德语视听说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教学问题

视听说课程的理论基础源于对现代神经科学研究、实验心理学研究和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结合。这三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成年学生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语言学习,而真正有效并且深入的外语输入型学习,学习的方法应靠近语言习得,即学习者类似儿童习得母语一样,在真实语言环境中,在大量语言信息刺激下通过语言的交际获得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如果视听觉同时参与学习,那么学习者在三天后的遗忘率仅为18%,如果口头上不断重复已获得的视听信息,遗忘率会更低。因此当视听说三个过程同时进行时,大脑许多皮层区域将同步地受到刺激而兴奋起来,这样大大增加大脑刺激强度,使大脑皮层内发生共振一样,相互传递、转换和处理语言信息,从而大大增强学习者的记忆能力。

短视频的播放能从视觉方面有效的刺激学生学习的兴奋度,有利于学生更直接的理解德语;减少对枯燥听力课的抵触,培养语感;加深对德国文化的理解,不自觉的模仿地道的德语习惯用语。应用合适的德语短视频教学能够促进听力教学效果,但同时在教学方面,德语教师会在最初教学过程中就遇到相当多的问题:

首先,德语作为小语种其短视频资源在中国地区非常少。德国本身又非常注重文化播放的版权,相比中国高度发达的网络视频网站,想通过德语网站获取德国影视频或短片相对比较困难。其次,在教材不能满足某阶段教学任务时,如何选取教学视频,即学生对何种类型的视频短片接受度较高?学生如何从视频短片中获取有效知识?学生在接受视频教学的过程所遇到的困难有那些?怎样通过教学手段解决等等,还需要德语听说课程教师的不断调研和研讨。再次,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如何分配和把控“视听”和“说”的教学时间,如何考核该门课程,以及视听说课程的效果评价体系都尚待完善。

任务型教学法在近几年广泛的实施于专业课堂教学,经过摸索和实践在德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效果也是明显和有效的。该教学法注重于视频材料的选取,从内容上根据不同的需要,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根据所学的单元加强学习内容的背景知识;或紧密联系时事新闻,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任务教学法在德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实施过程

最早影视教学在德国的提出开始于1970年末,1980年开始逐渐从理论付诸于课堂实施。1990年开始提出在“德语作为外国语”(Deutsch als Fremdsprache)课堂上使用交集情景和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至此首先公布了“整体任务类型”的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整体教学过程应该着眼于三个阶段,即前任务阶段、任务实施阶段和任务后阶段。在前任务阶段中,教师需引入视听任务,让学生了解相关语言背景知识;在实施阶段要明确学生任务,点拨学生完成任务;任务后阶段教师需对整体任务进行回顾整理的。但无论理论讲解中各阶段具体如何实施任务内容,中国教师仍需对中国学生的视听说课程教学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因为中国学生在接受西欧语言输入时,在听力的盲点上和欧洲学生是有不同的。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在德语视听说课程教学过程中需关注的几点:

(一)视频短片的选取

教材的选取是教学的第一步,而对于视听说课程来说,视频短片的正确选取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挑选的过程中教师面临两种选择,或是自己选择德语短片视频,或是用德语视听说教材。

若任课教师自主选择短视频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而首次带这门课的教师将会比较困难。主要体现在视频的内容选取上,例如选取怎样的短视频会使学生感兴趣,并符合该年级层次应掌握的单词量。而后还应考虑怎样给出听力任务,即练习内容等等。这都是需要经过几轮教学过程后,逐渐积累的。此外,由于来自于德国原版短视频中的内容可能出现方言,变音等等。在没有视频原文的情况下,敢于自主选材教学的中国籍教师需对自己的听力能力相当自信。而德语高级视听说课程的带课老师,应在高阶段的教学中选取热点题材,如文化、环境或经济等采访性题材中,除了能听懂,还应把握视频录制背景,间接给学生讲解跨文化知识。

除任课教师自选教学视频,最简单的办法是选取合适的教材。但因视听说课程模式建立时间短,相应的视听说教材可选范围较少。因此,教师在初带这门课程的情况下,可选用“视听说教材+自主短片选择”或“听力教材+自主短片选择”两种模式,逐步积累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

(二)以分组任务形式完成听力教学

学生想要提高德语听力的能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训练过程,扎实的听写训练培养学生听力词汇的拼写能力;听德语新闻、看德语电影能够提高学生对德语的语感。那么在一周可能仅有2个课时的视听说课程上,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则是引起学生对听说的兴趣、点拨听力学习的技巧和组织学生练习。

带听力课的教师首先要对所带班级学生的听力学习能力有深入的了解,应具有相当的包容能力和耐心。因为德语学生的听力能力最初是有区别的,或个人接受语言听力输入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听力能力是学习者在受到一定的听力训练之下可以提高的,但最终还是学习者自我接受信息输入的能力。为此不建议在课堂教学中像其他课程教学组织练习任务那样,特意把接受知识能力好的学生和接受知识能力差的学生放置在一组,进行互帮互学。在德语视听说教学课程的组织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为听力能力较好的一组学生分配较难的听力任务,为听力能力较差的一组学生分配较简单的听力任务。这样分配不仅可防止一组单个学生冒尖,导致其他学生有依靠而产生学习惰性;同时听力接受能力较差的一组学生,在能够不断完成听力任务,提高听力学习信心的情况下,教师可适当提高听力练习任务的难度,让学生不断进步。

(三)契合听力学习内容的口语练习

对于视听说课程整体教学过程中,最初是要对一学期的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规划。视频短片的选取应配合一个阶段学生的基础教学内容,包括词汇和语法;还应考虑到后期德语口语练习的内容。

在初级教学中,教师可选取生活视频,在完成听力教学任务后,组织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或用视频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课堂口语练习;而在高级德语视听说教学中,教师应更多的选取可深入探讨的题材,例如经济、文化、环境保护等等,随后可由单个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题材做报告,或分组进行深入讨论。最后,教师在德语视听说整体教学任务完成后还需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便后期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提出事实材料。

四、结语

研究短视频教学在德语听说课程中的实施,分析各阶段学生对德语视频信息的接受能力,总结其短片教学内容选取和方式方法,对改进德语听力教学效果,完善视听说课程的建立和评价,培养综合交际的能力的应用型德语专业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 22 Vgl.: Sass (2007). S.9.

②2Brandi (1996), S.5.在单个课程过程各个阶段中分派一定的练习.

猜你喜欢

德语听力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