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化课教学中的行为文化词语研究
2019-11-14王美淇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王美淇/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一个民族的语言常常要放在到这个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人们可以从一个民族的词汇系统中发现这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词汇作为语言中最容易受到时代与社会影响的基本要素,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揭示了该民族的文化内涵。
一、行为文化词语的基本内涵
常敬宇认为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且本身载有民族文化信息,隐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孟子敏把文化词语定义为具有文化意义的词或短语。将文化词语分为三大类:以感情色彩分为两类,即褒义词和贬义词;以风格意义分为口语和书面语;语言意义转化或消失之后产生文化意义的文化词语有24 类。杨德峰认为文化词语是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词语,或与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词语,包括历史、地理、政治制度、人物、文艺、服饰、饮食、节令、习俗、礼仪、器具、建筑、成语、其他。张高翔认为文化词语特指那些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能直接从字面上了解其含义,具有固定文化附加意义的词语。并把文化词汇分为四类:物态文化词语;制度文化词语(政治法律制度类、经济制度类、社会文化制度类);行为文化词语(礼仪类、习俗类、节令类);心态文化词语。大多学者将文化词汇分类等同于文化分类,认为制度文化词语是用来标记相关社会制度的,与社会产生各种关系,多数分类中制度文化词语多是人生礼仪交际类、社会制度类、岁时节日类、行为规范类等等。本文主要研究文化词汇中的具有文化差异的行为词汇,采用张高翔先生的分类,从文化词语的下属分类“行为文化词语”进行研究。
二、行为文化词语的特性
行为文化词语就是记录文化行为的词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行为文化是指人类社会通过约定俗成所形成的民俗习惯,以礼俗、风俗、民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文化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中有许多语言现象的词语,其语义内涵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是生活在某一地域的人们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所共同认可的合乎情理的行为规范和规约。行为文化是人类通过约定俗成所形成的社会风俗习惯,它不具有强制性,成员是否遵守其形成的行为习惯全凭自愿,它以礼俗、习俗、节日等形式表现出来。如“打围”又叫撒围或狩猎,也称打猎。是鄂伦春族人狩猎的方式,鄂伦春族有结伴打围的习俗,为了猎取大量的兽肉做为食物储备叫做“打菜围”,还有“打红围”是指用来交换或出售生活用品。
行为文化词语具有极强的交际性,不通用于书面,而通用于口语交际中。行为文化词语的文化意义不能从词汇本身上看出来,而是蕴含在词汇的附加含义当中。如“穿小鞋”的文化意义并不是“穿小号的鞋”,而是指“在背后使坏点子整人”的意思。“拍马屁”也不是指“拍马的屁股”这一行为,而是指“讽刺那些善于谄媚奉承、专门讨好别人”的人。
三、行为文化词语的类别
行为化词语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信息,所形成的行为模式具有约定俗成性,社会成员自愿遵守,不具有强制性。主要反映在:礼仪、节令、地方民俗等方面。
(一)礼仪行为词语
《春秋左传正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的道德规范,在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继承下来。
“鞠躬、留面子、礼尚往来、走人情、拜把子”等词语反映了人们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所共同认可的一套合乎情理的待人处事的行为规范或法则。“抓周”指婴儿周岁那天摆上各种象征物品,让婴儿随机抓取并以此来推测婴儿未来的兴趣喜好。“满月礼”指婴儿出生至满月时,亲朋好友送礼庆贺,主人家设宴款待客人,举行婴儿剃胎发,抱出门游走等仪俗。婚嫁礼仪行为文化词语如“说媒”指通过媒人说合结成姻缘,寿礼行为文化词语如“做寿”一般指五十岁以上的人过生日,“寿诞”指做寿时主人置办宴席招待宾客。又比如“花甲、红包、拜天地……”
(二)节令行为词语
传统节日大多是为了纪念英雄人物、怀念祖先或远方亲人,表达对神灵的崇拜等,一般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如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汉族文化中“除旧扫尘”“贴春联”“放爆竹”“拜年”;元宵节会“观灯”“猜灯谜”“吃元宵”;端午节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中秋节会“赏月”“庆团圆”;重阳节则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傣族的泼水节,会“跳孔雀舞”;歌节是壮族人民的节日人们会“搭歌棚”;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人民会举行传统的“男儿三项游艺”来庆祝丰收。
(三)地方民俗行为词语
民俗是民众的日常生活习惯,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的风俗习惯,具体可分为生产民俗、衣食住民俗、饮食民俗、社会家庭民俗等几个方面。生产民俗包括诸如“击鼓挖地”“梯田”这样的农业民俗,也包括“打围”“布鲁”这样的狩猎民俗,还包括“米阔鲁”“菜牛”这样的畜牧民俗;衣食住民俗包括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乌孜别克族的“朵皮”等民族服饰;饮食民俗更是多种多样,如蒙古族的“打油茶”、锡伯族的“全羊席”等等;社会家庭风俗像“贴面酒”、“三月三”、“走坡”、“丢包”这样的风俗比比皆是。
四、行为文化词语的教学建议
行为文化词语的文化意义不能简单地处理为涵盖在色彩意义之中,留学生在学习时不要忘了行为文化词语的文化意义具有“隐含性”,主要指“文化意义多与字面的意义无关,与原来的意义无关。”在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更不能忽视具有隐含性特征的词汇文化意义的教学,要让留学生充分掌握词语的隐含的文化意义,让学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一)选词具有实用性
汉语文化词汇非常庞杂, 有大量的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教师教学中要注重选择体现交际文化的词汇,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映中国时代变化的,不影响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词汇。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国籍进行文化词汇的选择性教学,利用学生学习中的正迁移,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和使用。
(二)词义适当延伸
汉语的词汇异常丰富,除了一般性的意义以外,还有着复杂的联想伴随意义。比如讲龙文化时,采用语义联想法引出“龙宫、龙王、龙体、龙袍、望子成龙、龙生九子”等和龙有关的词语。通过对“龙”的适当延伸,进行词语的联想和词义的推测,运用头脑中的记忆组块,对字到词进行系统的联想。这种策略在扩展词汇量的同时,对相关的词汇有所了解,一能使学生在点滴中了解浅层易见的中国文化,在日常交际中做到学以致用。二能在文化的逐日积累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三)设立文化词汇课程
文化课是留学生较为喜欢的课程之一,例如京剧专题的文化课,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了解到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在脸谱体验环节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进行制作和交流合作。但是在上文化课前却普遍存在着学生非常感兴趣却听不懂相关术语更是不理解词语词义与行为的联系。过于轻视文化词语积累和词汇教学,多数的词汇教学存在于综合课中,以生词、语法、课文、练习为基调,将生词揉进综合课程之中,只讲解本课的生词,偶有出现习俗行为文化词汇或带有民族性的行为文化词汇,只停留在在文化意义的表层,并未系统地谈及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如若加强文化词汇的教学,文化课内容自然更为留学生所接受,激发对中国文化、对汉语的学习热情,词汇的变化更能体现社会的言语变化,通过重视对词汇的教学,学生在词汇量、文化差异、跨文化意识等细节进行渗透和学习行为文化词语,可以使留学生避免进入单纯记忆词汇的误区,让外国学生了解汉语词汇的形成与发展,构建全面的词汇系统,提高留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结语
在学习汉语词汇时,大多数外国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认为词汇认识越多越好,忽略了词汇的真正交际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外国学生并不能正确地运用他们所学到的词汇,往往在交际中闹出不少所谓的“笑话”,特别是那些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行为文化词语。因此,要真正学好汉语,除了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还必须对一些特定文化词语,主要是反映中国人的行为规范的行为文化词语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样才能正确地应用到跨文化交际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