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9-11-14王界美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王界美/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印发,对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下面笔者就针对高职院校在新要求中学科定位、教学管理、教师队伍、教学创新四个方面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浅析具体解决策略。
一、针对学科认识定位不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思想站位
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就是要提升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同感。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近四成师生对学科定位不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课时少,一个学期才8课时,4个专题,重视层度不够,觉得教不教、学不学似乎不太重要;二是课程内容难度大,讲授一个教学专题既需要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对国内国际热点与时事、国内国际形势有深刻的理解,如果不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阅历,这门学科晦涩难懂是显而易见的;三是师生感觉该学科内容枯燥乏味,趣味性不强。教师上课没有激情、教学方法不给力,学生上课打瞌睡想象还是屡见不鲜。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首先要改变师生思想观念,加强对本学科宣传教育,充分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意见》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为此教师要正确认识教给学生什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在教学中,每当接到一个新班级,我的第一讲开场白都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谈一谈他们对该学科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它的意义和作用。另外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率先垂范讲形势与政策,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加强沟通,广泛参与教学研讨活动,深入了解教学现状。像我校校长在形势与政策课“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翻转课堂教学,就深受学生喜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针对教学内容落实不到位,整章建制,构建考核评价长效机制
自2018年教育部关于《意见》印发后,各高职院校重视层度提升,明确规定了该课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体系,据调查统计,一般高职院校也根据要求,在思政部设置了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确定了每学期的教学专题,开满了每学期需要达到的最低学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每学期安排的4个学习专题,因为课时紧,专题内容容量大,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的重难点把握不准。另外,该学科集体备课研制教学课件,一般都是开学初进行,而在实际教学中同一个内容在不同的教学班授课时间相差一、两个月,这就使得部分新教师墨守成规,不会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修改教学中紧跟时势的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而有的教师则不按照集体备课要求,完全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对知识点熟悉情况教学,还有一部分兼职课行政教师,因为平时其他行政工作任务多,还会经常出差,导致调课、冲课,教学内容落实不到位。《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评议制度,探索实行教师退出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需要学校教务处和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拟定出对该学科教师进行教学考评机制。比如每个专题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达到的教学效果按等级给老师评分,加强教学监督员听课、评课制度。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更多关注的是专业课程的评价,而形势与政策课对教师评价机制严重缺失。另外缺乏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成了不受学生重视的点名课。《意见》明确要求了该课程成绩考核的内容、形式、方法,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考勤、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等纳入平时考核之中,对于缺课学生要及时补课或者补学,考试重点考核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掌握水平,考核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了解情况,以提交专题论文、调研报告为主要考试形式,并把各学期考核的平均成绩作为形式与政策课程最终成绩,一次计入成绩册。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效果。
三、针对师资力量薄弱,壮大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形势与政策课对教师队伍要求坚持高标准,按照“优中选优”原则,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教师、高校辅导员等教师队伍中择优遴选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然而因为各高校思政教师队伍人数有限,教学任务重,再加之形势与政策课难度大、变化快、备课耗时多,所以实际从事该学科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专业教师承担的课时甚少,往往专职教师一般是由刚入职思政教师队伍的年轻教师承担,甚至大部分的教学任务丢出来由兼职教师担任。而兼职教师一般是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或者一些教研室课时量少的教师承担,无疑导致师资力量薄弱,良莠不齐。针对此种现状,我认为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举足轻重的地位,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形式与政策课教师职称评定、年终考核优先考虑,吸纳教师队伍的精英从事该课的教学。另外可以拓宽渠道,选聘社科理论界专家、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各行业先进模范等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想教好学生,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教学技能与方法。在形势与政策课专题讲授的过程中,需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讲授专题知识,然而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世界也是发展的,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充实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教学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此,高职院校要根据每个教师各自情况组织一些网络学习培训、专题学习培训、观摩课的学习,以及师傅结队、以老带新的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比如加强对党员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和培养,营造“共抓齐管,全员育人”教育氛围。
四、针对教学形式单一,加强教学创新,提高学习效果
形势与政策的课堂教学中虽然大部分教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但是教学中仍然以教师为主导地位,以教师的说教为主要形式,教学方法比较单调,教学创新不够,难以激起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学创新:一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比如课前让学生搜集本课学习专题,在课堂上用PPT展示,表述自己对本专题的认识看法,有效结合动手能力与动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充分运用现代化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向学习通的抢答、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竞争欲望,学习强国可以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养成积极储备时政新闻信息。又如课件恰到好处的运用,还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揭示理论知识的内涵实质。三是善于捕捉生活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比如在今年两会热点解读中,给学生播放一段小王一周生活剪影,让学生从中反映民生问题,提出解决民生困难的途径。这样比直接告知灌输今年两会中大量民生红利,政策密集释放更贴切。四是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的“八个统一”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所以学校要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固定的德育实践教学基地,在开展教学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紧跟时代、新颖典型的课题,让学生在广泛参与实践过程,直接接触人民群众,增强学生对社会改革、建设艰巨的认识,能够客观地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另外,平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积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并能正确分析社会现象,撰写调查报告和社会实践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