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
2019-11-14邵亚楠江西师范大学
■邵亚楠/江西师范大学
一、前言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很大改进,但是在目前互联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深受多媒体、融媒体的影响,互联网已经完全渗透到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特别是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广泛传播,导致许多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有失偏颇。如何帮助广大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二、高校思想政教育工作概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开展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工作。它不仅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还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很大改进,但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各种信息快速传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多新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主体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的职责可以概括为“管理于人、教育于人、服务于人”。
1、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高校重专业知识的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他们注重引进专业能力强和具有高素质专业知识的人才,对这些高端人才的思想和品德没有明确要求;他们甚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很模糊,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培养标准。由于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低,从而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积极性低,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2、高校思政课老师知识素养和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形式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是有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仍然采取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师生互动交流,教学过程过于死板不够灵活;有些思政课教师思想和行为懒散,课件与讲课素材不与时俱进,考试仍采取应试化方法;有些思政课老师把上课当成一种任务,上完课任务就完成了,职业责任感欠缺,缺乏对学生思想状况的关心,导致思政课效果不好。
3、高校后勤部门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高校后勤部门是协助高校教师和学校领导组织做好除了教育教学之外的工作的部门,最主要的职能是服务职能。校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宿舍是后勤部门的主要组成部分。
(1)学生公寓。学生公寓是高校学生除了教室之外,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公寓内学生的思想稳定状态与学校的发展、建设息息相关。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学生公寓在学校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高校学生公寓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高校对在学生公寓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学生公寓重视服务学生忽视教育学生;公寓管理者与院系辅导员之间的工作不能很好的衔接;公寓管理者人员老龄化严重且职责单一,他们把看守好宿舍大门、维护学生公寓的卫生、公共物品的维护与报修作为公寓管理的全部工作,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学生公寓服务的一部分;公寓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驻楼辅导员进学生公寓仅存在于形式上,没有实质效果等。
(2)高校心理咨询中心。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高校师生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但是目前高校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认知存在偏差,学生选择心理咨询的比例小;“大学生对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效果的期望值与它的实际效果有一定的差距;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不高”。
4、实践性教学欠缺
据统计,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过度担忧学生安全、减少经费开支等原因极少开展实践教学;开展的实践教学方式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让学生觉得思政课枯燥无味,从而降低了高校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实践教学任务往往敷衍了事,最终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高校学生层面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得比较复杂,这些复杂的状况可在高校学生中反应出来。一是高校学生民族责任心和时代责任感不强。二是高校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太弱。“大多数学生思想观念受新媒体信息的影响很大,他们每天关注的‘新闻’,大多数是媒体热点推送的娱乐性质的新闻,导致高校学生获取新闻信息较单一。”而且目前发明的许多新的信息传播工具,这些科技进步的产物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导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偏离主题,很大一部分学生将大量时间用于网上冲浪和网络游戏。三是互联网信息泛滥,黑客知识的传播和黄色垃圾的泛滥等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处于转型阶段,我们要让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成长添砖加瓦。
四、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政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使命决定的、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决定的、是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规律决定的。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是对古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如《论语》中的主要内容就是教育学生如何“修身”,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论语·里仁》中有“德不孤,必有邻;”《论语·卫灵公》中有“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阳货》中有“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礼记· 大学》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司马光在《资质通鉴》里面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还有书中概括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大德,这些都为我们立德树人提供了参考路线。
(一)高校管理的主体层面
1、抓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
思政理论课的教育关系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塑造,意识形态一直是敌对势力与我国进行对抗的主要阵地,高校是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最前沿阵地,高校学生是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分化的主流群体,所以新时期讲好高校思想理论课,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党全国人民大团结奋斗的信念,牢牢抓住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对高校学生加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让他们在学校健康成长,同时引导大学生学习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将来走向社会,迎接挑战和风险,筑起一座“承重墙”。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扩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切实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2、建设高素质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
建设高素质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是办好新时期思政理论课、牢牢抓住高校意识形态的关键所在。一是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高校党委要加强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高校党委结合各高校的具体实际,领导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政工作作为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训。在我国,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办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二是高校党组织还要发挥其在教育管理和宣传引导方面的作用,从基础工作中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引导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各部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融合,使各部门在青年学生思政教育职工形成强大的合力。四是发挥高校优秀教师和政治骨干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塑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我教育与管理氛围,使他们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有力的“火车头”。
3、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锻炼
高校要把思政理论课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高校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既要推动思政课本身的系统化改革、综合性建设,又要深入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思政课与其他课程、教学形式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社会实践是进行思政教育的十分有效的辅助课堂,高校要结合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规律和课程设置,及时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如开展学科针对性强的支教锻炼、把“翻转课堂”、“微格教室”等教学新设备充分运用起来。在实践中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二)教育教学的主体层面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高校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要坚持课上和课下相统一,要在言传身教中为学生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推动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其中“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这三个统一在思政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思政课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一要注重用先进的价值观念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讲解思政理论知识,思政课教师要结合高校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用大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解理论知识,如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穿插当下最新的新闻、影视资料等,除此之外,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意识加以批判,引导青少年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要坚持两个“主”,坚持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高校学生的主体作用,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红色文化,时刻关注党和国家发展大事,使自己首先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党和国家政策的坚定拥护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坚定支持者,然后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教师主导中把课堂交给学生,只有这样,两“主”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思政课教学才能真正鲜活起来。三要在教育教学中,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讨论与互动,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在启发教学中让学生接受理论知识。四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创造现代化教育新模式。运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构建理论科学、形式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活起来。五各高校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安排和发掘利用好各种健康活动载体。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服务层面的主体
1、学生公寓
公寓管理员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工作,把思想工作融入到管理工作中。如建立各种兴趣爱好的活动室,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建立温馨、安静的聊天室,让学生打开心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参与管理宿舍,让学生做楼长助理、层长、层长助理等,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驻学生公寓辅导员采取公开聘任的形式,在读博士、硕士生、退休教师优先,优化公寓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与宿管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
2、心理咨询中心
“将心理咨询的宣传引入课堂中”,纠正高校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错误认知,积极引导他们及时通过心理咨询缓解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营造大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咨询的校园氛围;学校要加大对心理咨询中心的投入力度,健全心理咨询基础设施;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要配备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并获得专业心理咨询师证的心理辅导老师。从而为更好的培育身心健康发展的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体层面
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要庞大群体,是高校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高校学习的主要对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体。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国上下进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次主题教育是对高校学生进行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知识和能力水平很高的群体,一是应该遵守好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积极配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管理部门的工作,认真上好思政课。二是应该意识到中国强大的今天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当今中国给予了我们好时代,我们拥有了大量的好资源,就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认真踏实的学好政治理论,坚定好与党和大政方针相一致的理想信念。三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更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做好人生和职业规划,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四是面对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学生要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主动积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努力做新时代的开拓者。五是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国家给于我们好的政策和平台,我们要更自信,我们要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能吃苦、肯奉献的人。六是我们高校学生要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积极提交入党申请,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接受更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五、结语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国内外环境形势的变化,在立足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应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外困难和挑战,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思想和观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迫在眉睫,因此,现阶段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做好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具体国情,不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提高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文化素养,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源源不断提供德才兼备的可用之才。
注释:
①沈千帆,杨蕾.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J].前线,2019-8-5.
②覃文进.浅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思想建设工作开展的促进作用.现代职业教育,[J].2019-3-8.
③葛艳霞.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