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育人”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路径研究
2019-11-14张乾清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院
■张乾清 臧 蕾 李 谊/1.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2.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院
一、前言
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强烈的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完全是一部诗歌史。诗词在传承和弘扬我们华夏文明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继承、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就一定要对中华传统诗词进行学习和关注。目前,各中小学都加强了对诗词的学习和重视,而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引入诗教育人的理念,国内目前尚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所以说,通过“诗教育人”这个学生党建品牌的树立,引领学生提升和升华思想品质,是学生党建工作育人功能的一次新挑战。
二、“诗教育人”视角下,目前学生党建工作的困境问题及解决方式
高职院校是我国人才的重要培养摇篮,新党员的供给基地,党的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作风建设、思想和组织建设。高校要培养更多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依靠党建工作的育人功能。同时,这也是国家健康发展,实现民族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要创新理念,要构建新的学生党员发展新模式,可以构建“诗教育人”新模式。
在“诗教育人”的视角下,“诗”可以“比”,可以“兴”,可以解决目前我们的党建工作面临着的不少的问题。
(一)“诗教”能增强党员思想政治意识,升华爱国主义情怀
合格的共产党员都是身经百战的,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而大学生党员缺乏真正的生活经验,甚至没有实际的社会阅历,对一些事非也缺乏自主意识的判断,比如对重大事件的政治立场上,缺少鲜明的立场,比如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缺少坚实的信念,明确的意志。而这些政治素养是衡量学生党员们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尤其是现在很多学生都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一步政治知识、社会知识、哲学知识学习的淡化,让许多学生,甚至是正式党员都在政治思想意识上有淡薄的现象。中国民族传承下来的爱国主义的诗篇中,有许多都是爱国爱家的优秀文化,诗教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无论是诗经还是楚辞,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都有着充满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精神,有利于加强学生党员的修养,丰富他们的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诗教”能健全人格,增强大学生的实践意识
完善自我是大学生党员们的自我实际需求。现如今大学生,刚从全身心投入的高考中走出,社会服务意识少得可怜,同时也缺少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诗教”能将诗人在诗中描写的各种社会经历一一带给学生,提高他们的间接社会经验。在组织诗歌学习,成立各种社团并进行活动的同时,将诗歌教育融入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促使高职学生的人格趋于健全,能力结构趋于完整,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素质,为他们的均衡发展,以及进一步的加强党建思想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诗教育人”作为育人的一种有效的载体,国内许多高校,尤其是一些本科院校都对此有一些思考和尝试,但大多数都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笔者所在的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多年来始终坚持“诗教育人”的传统,在各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实践,在国内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诗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大学生党员们,具有非常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诗教育人”应该在高职学生党建工作中树立品牌,成为“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
(三)“诗和远方”使专业学习不再枯燥,补足学习乐趣不足之处
“诗和远方”可以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丰富一直以来枯燥的理论教学,将无与论比的想象空间、创新精神带来给专业学习上很辛苦的大脑。在诗歌的学习中,不仅仅是可以学习文学知识,同时诗的韵律也是音乐的学习,在内容深刻、意存高远的哲理中,将韵的美感带给学习的人。诗歌的教学,同时也是音乐的教学,诗歌的学习,也是音乐的学习,使得教与学同时得益。
在学习的过程中,诗歌能让思想的不断的升华,能将我们平常的理论的枯燥一抹而去。这些在党员的教育过程中都很重要。对大学生来说,本来枯燥的理论学习之余,能有这些音乐韵律一样的诗词的学习,是非常好的。这些也是我们目前一直在提到的“思政课堂”转变为“课堂思政”的根本目标。“诗教育人”对学生党建工作,尤其是理论的教学的补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以“诗教”构筑党建育人工作是一个新挑战
早在1999 年9 月,在“全国第十二届中华诗词研讨会”中,就提出“让诗词走进大学校园”,倡议把校园诗词教育列为教育界和诗词界共同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标志全国教育界和诗词界在继承和弘扬我国悠久的“诗教”传统方面取得共识。2010 年前后,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 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语用函〔2010〕6 号)中指出“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是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然而就实际调查来说,全国各省的高职院校中,诗教工作开展情况的并不乐观。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开设一门“诗词鉴赏”之类的课,就算是诗教工作了。有的学校则只是在“大学语文”中渗透相关的一点内容,少的可怜。很少有学校能从“诵读、书写、讲解”三个方面系统地开展诗教育人工作,对诗教育人工作的相关研究基本是零的状态,更不要说是从诗教方面渗透学生党建工作中来了。
近些年,社会、教育界对诗教育人的功能也形成了共识,我们觉得,诗教育人的作用应该引用到党建工作中来。学界对高职院校诗教育人的问题关注的越来越多,对其重要性也形成了共识。诗教育人的应用在许多的高职院校,在许多的本科院校中都开始普及。诗教育人特殊性与重要性以及如何运作的的研究已进入了初级阶段。但是目前来说,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引入诗教育人的理念,将学生的党建育人工作与诗教育人的工作结合,用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来构筑党建系统的育人体系,在国内目前还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而这一举动,无论是对党建工作的育人本身还是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高职高专院校来推行诗教育人,就是要用诗词的力量来提高学生党员们的整体素质,培育出崭新的民族精神,而我们党建的思政教育工作也基于此。在校园内普及诗教工作,不仅仅是关系民族文化存亡的大事,同时也是提高我们民族新生力量的品格和智慧的根本。身处在全球一体化大环境的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党员们,要振兴中华民族,在面对世界性的挑战时,必须找准时代定位,与时俱进,树立中国人自己的民族精神,中华诗词就是培育民族精神的营养,同时这也是党建工作的育人目标根本所在。
四、如何在党建工作中进一步开展“诗教育人”工作
在我们的高职高专的学生党建工作中,加强诗教育人的内涵建设,能使这些将成为我们国家明日栋梁的人,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高素质的人,诗歌也能为他们的均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适应以后的社会服务工作。
目前,越来越多的地方的党政机关、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把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诗教紧密结合。事实证明,传统文化尤其是诗教开展得好的学校,其学生普遍知识面广、知识全面、综合素质好。这些都是与诗教对人的心灵的陶冶。在全社会努力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积极开展以诗育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努力提高各方面对“诗教育人”重要性的认识
对传统诗词来说,要融入到现代的党建工作中来,很多高校的专门研究诗词的工作者都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更别说是一些不了解诗词的人了。想要在党建工作中加强诗育的的工作,需要加强宣传力度,多搞活动,结合党建工作本身,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带给党员,以诗歌的美感去提高人们认识它的重要性。
诗教育人的工作是我们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抓手,在现如今,精神文明倍受重视的同时,诗的重要性更应该被认识,尤其是在党建工作中。
(二)努力尝试深度挖掘诗教育人的能力,将诗歌的育人功能引入到党建思政工作中,以诗教促党建。同时加强投入及“诗教育人”的师资力量的培养
中华诗歌能培育君子人格、弘扬民族精神。诗歌是一门感受与想象的艺术,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熏陶,能培育党员们较强的感受力与想象力。构建高职院校诗教育人的学生党建工作体系,探索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引入诗教育人的保障机制。诗教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的学校对诗教育人路径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师资是“诗教育人”在党建工作中能发挥力量的关键。目前,能从事诗词教育工作的多数都是老教师,年轻人较少,更别说是能够进行诗词创作的师资了。如要在党建工作中加强诗教育人的作用。就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投入。也可以从现有的爱好者中大力的培养,将党建工作的人才培养内容与此相结合,从制度、经费等各个方面来进行投入。
(三)大力开展诗教育人的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在党建工作中创新
就以诗教来促党建工作来说,仅开展“诵读”活动是不够的,仅靠在“大学语文”课中诗教也是不够的。在党建工作中开展必须以课程为基础,以活动为辅助。没有课程的主导,诗教育人就没有根基,没有活动就不能深入人心。要让党员同学们领略古典诗词的绚丽风采,应该按照党教育人的方针策略,将之深入到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使之构成自有体系。
总之,笔者认为,在今天的党建工作中,将“诗教育人”这个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引入,是应被重视和实践的,党员大学生审美能力、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及人格的完善等各种都可以在诗的教育工作中得到,这样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保证中华民族后备力量的培养,完成民族的腾飞,完成历史交给我们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