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9-11-14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苏 红/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生群体的更新交替,这都对英语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英语教学的需要,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融入到教学体系中,推进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英语课堂教学革新注入新的活力,不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更丰富英语教学内容与形式。因此,研究信息化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必要,不仅是学生学好英语语言的需要,也是英语课堂教学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需要。
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英语课程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为我国学生知晓我国文化、习俗、信仰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平台,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文化学习中深入的理解本土文化、语言与外来文化、语言的差异性,以此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从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开展现状来看,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学生这一学习目标的实现。首先,教学模式单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带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增强学生参与兴趣。但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进一步影响到英语课堂教学开展的有效性。其次,教学内容局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局限性是传统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教师在英语语言授课中,大都立足于教材内容,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为学生传递英语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很少引入英语文化知识,导致学生虽然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但口语表述中容易形成口误。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需要文化的融入与渗透,以此避免学生口语语错现象的发生。
三、信息化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拓宽学生眼界
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为英语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拓宽学生眼界,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信息化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形式,能够将英语语言知识,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的相融合,形象化的将英语语言知识展现出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信息化技术为导向开展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将以往不能够运用语言表述的知识内容,更好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进而推进英语教学向信息化方向转变。
(二)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更能够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强化学生对英语输出能力的训练,进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育。信息化技术在英语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性学习,为学生提供知识思考、探究平台,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活动时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吸收、消化知识,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根据英语课程知识,借助信息化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环境,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借助英语语言表述自身想法,以此提升学生英语输出能力。
(三)培育学生语言文化素养
英语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对语言的学习,更要学习其背后的文化,通过对文化的知晓,进一步深入理解英语课程知识,以此灵活的运用英语语言。而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英语教学不注重文化渗透的教学模式,以文化为导向,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差异性,以此帮助学生纠正语错问题,培育学生语言文化素养。
四、信息化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创设教学语境
语言的学习需要在一定的语境下完成,英语语言也不例外。以信息化技术为导向,开展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语言学习创设语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锻炼听英语、说英语、读英语、写英语,带动学生情感,使学生情感与英语语言情感形成共鸣,进而更好的运用、理解英语语言知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语境的创设需要一定的媒介,以媒介为引领,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个媒介可以是阅读文本内容、单词内容等。例如:根据阅读文本内容,创设语境情境,还原阅读文本创景,使学生在阅读、听力、口语、写作学习中更好的理解文本中传递的思想情感,并以文本思想情感,给予学生全面的引领、教育,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创设语言情境,还需要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分析知识。
(二)丰富教学内容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基于传统英语教育内容传递过于局限性,影响到学生思维的拓宽。而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够丰富英语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英语视野,增强学生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重视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性,进而培育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英语教学文化,立足于英语课程知识,将相关的文化知识借助信息化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培育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英语国际化教育形式。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的生成,丰富了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化知识或者是英语语言知识制作成微课,通过微课展示,创新英语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深入理解。
(三)推进线上线下教学衔接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实现英语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而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信息化技术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推进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的融合,使三个教学阶段有效的运用信息化技术,推进信息化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优势。因此,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应重视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推进英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带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效度,进而培育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在英语线下线上教学中,一方面,借助信息化技术,推进技术与知识的融合,制作成英语教学课件,将教学课件传递给学生,引领学生在课前借助教学课件学习相关的英语知识;另一方面,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开展英语实践教学活动,推进英语口语、听力、写作、阅读教学的开展,增强学生英语实践、体验能力,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效的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进而推进信息化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与此同时,在英语实践教学中,教师重视探究性、合作性、案例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参与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实现英语教学育人效度。
(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教育信息化下,对教师、学生都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完成学习任务。要求教师应具有高超的教学能力,以及信息素养,能够运用信息化技术灵活的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实现英语语言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应重视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供平台,进而使教师学有所获。首先,学校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根据教育信息化英语教学发展趋势,构建教师培训方案,通过有效的培训工作开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进而增强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应具有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自主学习,不断的提升、完善自我。
五、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传统英语教学是一种创新形式,不仅创新教学方法,还更新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掌握。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信息化技术为导向,转变以往教学观念,重视语境教学的创设,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提升学生英语语言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