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韵华裳
2019-11-14夏莉娟
夏莉娟
服饰变迁七十年
济南冠和西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远大说,人靠衣裳马靠鞍,一件小小的衣裳,不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和经济状况,还可以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风貌。
刘远大的冠和西装,山东老百姓不太了解,但是在高端西装市场声名显赫。他们曾经为英国皇家卫队、澳大利亚国家冬泳队、鲁能足球主教练等“量体裁衣”,还被授予山东名牌称号。“一件西装五六千块钱,这在过去几乎就是一个梦想。”刘远大说。
新中国成立时,吃饱穿暖是山东老百姓最大的愿望。
刘远大既是服装企业的老板,也是一个对服装有着诸多研究的专家。他说,新中国成立前,山东的平民百姓一般穿粗布短衣,以黑、蓝颜色为主。男子上衣为竖领的对襟衣袄,系“葡萄疙瘩”扣子,下面两个口袋。也有少数在冬季穿长棉袍的,穿圆口鞋,戴毡帽,冬季多戴带帽沿的蓝色棉护耳帽。女子上衣为右掩襟,俗称“大襟褂”,穿襟带鞋,那时小脚妇女很多,她们则穿尖足鞋。那时候无论男女多扎腿带、穿肥腰裤,穿时将肥出来的部分折向一侧系腰带;也有部分人将棉裤的腰做得很长,穿上后能到胳肢窝,增加了上身的保暖。有的人把很小的孩子放在里面,再裹上棉袄后,孩子只露着个小脑袋,活像“袋鼠”一般。也有的将蝈蝈葫芦掖在里边,即使是大雪纷飞之际,也传来清脆的蝈蝈叫声,悠哉游哉。青年学生多穿国防服、学生服、青年服,上衣上面的小口袋里插钢笔。年青女子有的穿列宁服、夏季穿“布拉吉”,也就是连衣裙。在农村的冬季时,男子的棉袄里面不穿衬衣者为多,不少人把前襟使劲一掩系长围脖或绳子。有很多男人穿黑蓝色的“老铲鞋”:鞋帮子前面部分用三块袼禙组合成两道竖杠,窝帮子上鞋,帮子又用密线周纳,坚硬而耐磨,但穿新鞋时很不舒服。每当人们刚穿新做的鞋时,先要在地上泼水,然后来回走几趟,为的是延长鞋底的寿命。
新中国的成立,一扫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陈规陋习,在农村,人们朝着“穿暖”的目标努力奋斗;在城市,长袍马褂被列宁服、中山装取代,显示出蓬勃朝气。那时候,人们以简单、朴素、经济、实用为美,黑、灰、蓝是流行色,这既是受经济条件制约,也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蓝蚂蚁时代”,标志着改革开放前中国衣着的单一,也是西方人眼中贫困中国的符号。
翻阅发黄的历史档案,会发现这样的记载:1952年,新中国的棉花产量虽然达到创记录的130万吨,已经是1949年的整整三倍,却依然遮盖不了与之比翼齐飞的人口增长;同年,美国主导的海外对华物资贸易的封锁,也造成当时国内棉花供应的紧张局面。1954年9月15日,布票率先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成为社会生活中第一种工业消费品凭证和短缺经济的符号。布票没有全国统一的样式,山东省的布票为长方形,面额为一寸、五寸、一市尺、五市尺、十市尺不等。每人每年视情况供应几尺或者十几尺布匹,只够做一件成年人的衣服。如果当年用不完,布票在年底就要作废。布的品种有咔叽布、华达呢、灯芯绒、漂白布等,很单调。“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山东人普遍长得高大,布票不够,钱也不宽裕,穿衣必须精打细算、艰苦朴素。再加上纯棉服装容易破损,穿打补丁的衣裤、戴保护衣袖的袖套,成了那个年代的标志。一般人家的孩子一年到头难得穿身新衣裳,不是拾爸爸、妈妈穿旧了的,就是捡哥哥、姐姐穿小了的,有的农村孩子从来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
家住济南的李令城老人回忆,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他是济南商埠经二纬三路瑞蚨祥布店的营业员。那时男的大多穿灰色的中山装,女的通常穿藏蓝色列宁服,老人大多穿对襟或偏襟的中式服装,只有小孩和刚结婚的女子才能穿上件花布衣服。由于物资极度匮乏,分到每家的布票屈指可数,尤其是1961年受自然灾害影响,每人一年只发一尺六的布票。20世纪50年代,在济南大街小巷中,只有布店和裁缝店,济南东元盛印染厂生产的“名驹青”“双鱼蓝”平面布和青岛“双龙”白布是当时三大畅销品牌。“双鱼蓝”常用来做列宁服,“双龙”白布则常用来做被里。在瑞蚨祥和隆祥这样家喻户晓的布店里,虽然也供应丝绸等高档面料,但等到面料上落了厚厚的灰尘,也很少有人来问。那时,数纬四路上的洪顺、信昌和正泰三家洋服店最高档,专门量身定做丝绸的高档服装,一般人连门都不敢进,只有少数开银号、粮行的有钱人才能消费得起。李令城记得,1952年腊月他即将结婚的时候,才拿着积攒多时的布票,买下一丈七的昂贵深蓝色华达呢,为自己做了一身中山装。
在农村,生活条件更为艰苦。绝大多数农民还处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状况。一个叫李贞寅的老师记录了这样一段往事: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他调到泰山背后深山峪谷中的一处农村小学任教。这个村庄一百多户人家,正是新学期开始,所招收的一年级新生,女生衣服都是用几块不对色的碎布块对接做成,大部分男生露着上身,光着脚,只穿一个裤头,其中两名男生连裤头也没穿,全身裸露。他询问得知,一名学生父母双亡,和两个兄长相依为命。另一名学生,父亲已去世,母亲多病卧床,没法做针线。他专门跑了七里地,到供销社想拿钱给两个男生各买短裤,可供销社却只凭布票供应。正在无计可施之时,他在玻璃柜台上看到花格小手绢不用布票,两块手绢能做个小孩裤头,于是买了4块手绢和松紧带,找到一家缝纫店做了两个小裤头,带回学校后送给那两个光屁股的男生。这样全校学生没有露着屁股上学的了。
烟台市民赵国经说,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改旧衣服和缝补丁是母亲们的必修课。摇曳的煤油灯光下,老母亲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补衣服,成为几代人温暖而苦楚的记忆。母亲们绝不会浪费哪怕一块小布头,衣服实在不能穿了,零碎的布片也能成为做鞋帮、鞋垫的材料。供销社里清一色的解放鞋,大人买一双解放鞋,不穿烂舍不得丢掉。更多人穿的是自己缝制的老布鞋。小孩正值生长期,脚丫一天一个样,哪家也不给孩子买鞋,村子里的孩子光着脚到处乱窜。只有到了冬天,小孩子才能穿上蒲草编的“嘎达子”和“蒲窝子”,几毛钱一双,里面垫上棉絮或玉米皮,走起路来嘎嘎作响。
“文革”时期,红卫兵的典型着装成了人们的穿衣范本。“军装绿”红遍大江南北,山东也不例外。当时全民皆兵,人人都穿绿军装,谁要是能弄到件旧军装褂子,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文革”期间布票仍在使用,山东出现了成衣店的雏形。人民商场、百货大楼也开始卖成衣,但品种很少。十年之中,人们的衣着款式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所有的花衣裳、旗袍都成了“封资修”的象征,当革命革掉了旗袍等资产阶级的尾巴,剩下的只有解放装、青年装、中山装、对襟衫。绿军装、绿军帽、红袖章、黄挎包成了“时装”,不爱红装爱武装被女性奉为圭臬,视为理想追求,许多狂热的青年最向往的就是拥有一套绿军装。孤独的单色,统一的款式,时尚不再体现个性,而仅仅是流行,近似宗教式的一种躁动与狂热。
初晓玲是青岛大学服装与服饰系主任、副教授,也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在她的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末,人们为了节约衣服发明了很多巧妙方法。“我父亲也是教师,要穿得干净体面,但是衣服可换的很少。那时候有一件衬衫就很宝贵了,所以有男士衬衫的假领子,半截的,只有领子和肩部,穿在里面只露出领子来。”当时街上还有衣服回收染色的职业,旧衣服染完又变新了,“但是那个染色其实只有一种颜色,就是蓝色。”
山东平度市大泽山镇三山东头村村民刘元九,从1982年开始坚持将家里的日常收支情况记录在账,37年来乐此不疲,从未间断。刘元九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人做衣服还要靠布票,每人每年只能分到1米的布料,还不够成年人做一条裤子。
从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到90年代初,山东人的日子从温饱向“小康”过渡,在“穿衣”方面,逐渐摆脱了“左倾”思潮的束缚,开始追求外表美、气度美和形式美。
鲁西北地区适宜种棉花,过去单纯强调“以粮为纲”,粮食生产没上去,棉花生产也受到制约。实行“粮棉一齐抓、重点抓棉花”,“以粮保棉、以棉促粮”后,粮棉连年增产。1962—1978年,鲁西北净吃国家统销粮92.8亿斤;三中全会后的10年,向国家贡献商品粮72.1亿斤,还贡献了大量棉花,农民收入也大幅度增加,“发了棉花财”。
当时,鲁西北农民种植的棉花品种是“鲁棉一号”,它是山东省棉花研究所副所长庞居勤等反复试验15年,于1976年培养成功的,最适宜在黄河中下游种植。1974—1978年试种对比,平均皮棉产量比岱字棉15号增产39.48%,亩产皮棉最高达135.75千克。当时,纺织业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行业,棉花是主要原料,是重要的“战略物资”。1980年,山东大面积推广“鲁棉一号”,种植面积达到850万亩,把全国“震”了一下:棉花单产达97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斤,由一个棉花调进省转变为调出省。庞居勤说,“鲁棉一号”大面积推广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农村联产承包,“政策好,品种优,人努力”,三个因素叠加,给山东棉区带来了惊喜,在收棉季节,运钞车源源不断地开赴鲁西南、鲁西北,以兑付棉农售棉款。1981年“鲁棉一号”获国家发明一等奖,这是山东省自1978年国务院重新修订颁布发明奖励条例以来,获得的第一个国家发明一等奖。当年在全国推广种植1857万亩,1982年种植2600万亩。1982年,我国终于结束了进口棉花的历史,由棉花进口国一跃成为出口国。“鲁棉一号”先后在全国累计推广1.2亿亩,创直接经济效益57亿元。“鲁棉一号”结束了人们缺衣少穿、一年只有几尺布票的历史,成就了山东省农村第一批“万元户”。两年后,国务院要求适当控制植棉面积,扩大棉布、棉花销售。由发放“布票”限制购买,到国家号召“大量消费棉布”,这个变化,“鲁棉一号”立下了汗马功劳。1983年底,布票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后的山东各个城市,西装、裙子和旗袍开始出现,城市人的服装发生诸多变化。一是材质变了,“的确良”和人造棉等化纤产品出现。据说这种面料最初在广东按音译被唤作“的确靓”,传至北方后变为“的确凉”,后来大家发现穿起“的确凉”并不凉快,才改成“的确良”。其优点显而易见,尽管不吸汗、不透气,可挺括滑爽、易洗快干,还比棉布结实,“经蹬又经踹、经铺又经盖”,一件顶三件。更重要的是“的确良”虽然贵,但不按实收布票,而是打折收取,对布票不够用的人家是个大好消息。最开始,大家买不到也买不起几件“的确良”衬衫,只能购买“的确良”做的假领子,几件假领轮流穿,每天给人焕然一新、体面高级的感觉。随着“的确良”普及,姑娘们纷纷穿上小碎花裙子、带里衬的白裙子,走起路来裙角飞扬,男士们则热衷雪白的“的确良”衬衫,不少人还把下摆扎在裤腰里。谈恋爱阶段,男士给女朋友送条“的确良”裙子,不亚于现在一只限量版卡地亚手镯,女人们会经常把“的确良”衣服拿出来,在邻居面前摆弄,显示男人对她的关心。穿着“的确良”白衬衫的女青年显得那么单纯,和那个时代一样。二是色彩开始变得丰富起来。时尚的种子开始萌动,最先变化的是色彩。1984年,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上映,影片中纺织工厂的劳动模范穿起“坦胸露臂”的红裙子上街,还到公园与别人“斩裙”比美,颠覆了人们对“劳动妇女”及女性衣着的传统印象。穿着红色连衣裙走在人群中是很耀眼的,代表了那个时期年轻人对时尚的一种大胆追求。“红裙子”挑战“黑灰蓝”的同时,明星挂历、电影画报的流行和港台及国外电影的流入,也在逐渐加深人们对时尚的认识。三是形式变了,喇叭裤、脚蹬裤风靡一时。上世纪80年代初,山东刘女士经常出差到南方,一次,她到广州出差时看到一种喇叭筒的牛仔裤,样式和布料都觉得十分新鲜,既能显身材,又显得青春活力,就买了一条带回山东。当她穿着这条喇叭裤走在大街上时,吸引了很多人好奇的目光。此后没过两年,喇叭裤就从南方流行到山东。随后,连体裤、哈伦裤、健美裤、蕾丝裙、中性套装、露脐装……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几个月,时尚,就是一阵风,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很快,山东产生了一批专门批发、零售南方服饰的小商贩。当女人们纷纷穿上高跟鞋与丝袜,男人们西装革履的时候,这些服装商贩也成了山东最早的万元户。
1993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山东服装市场再度出现新潮流。首先是品牌化和成衣化趋势明显。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商场里的服装柜台开始敞开式销售,在济南,银座、贵和、华联等大商场陆续开店,并引进一些国际和国内的知名品牌服装,明确定位打造中高端服装市场。没过多长时间,银座、贵和就成了济南人常逛的商场,能在这样的商场买件名牌衣服也成了一件自豪的事。在济南人的衣橱里,羊毛、羊绒、真皮制成的衣服逐渐多了起来。
其次是服装市场迎来爆发式生长。济南泺口服装批发市场为低收入阶层开通了便捷的购衣渠道,到泺口买服装成为很多人的一大爱好。来自山东青岛的初晓玲,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北京上大学,能在商场里看到国内各大服装品牌,雅宝路和秀水街是全国知名的服装市场。1996年,她到青岛大学工作,发现青岛的服装市场也已蓬勃发展,台东及中山路周边的服装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市民迟珍的家在老即墨路上,这里有一个全国闻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她介绍说:“打开这扇窗就看到裁缝一条街,打开那扇窗就看到卖小百货的。刚开始摊子少,每个摊子占的地方都很大,后来摊子就缩小了,一个挤一个的,生意都好得不得了。”迟珍1995年开始在即墨小商品市场卖衣服。她从广州和北京两个地方进货,面料非常多,棉的、麻的、莫代尔的、雪纺的、化纤的都有。“广州那边的货面料好,版型也好,都是收腰、卡体的,北京动物园那边面料也不错,但是款式不如广州更新快,我从北京仅进一些版型宽松的、大廓型或者加肥加大的款。”迟珍自己从中山路上买了布料,找裁缝做了一条喇叭裤,屁股是紧贴的,膝盖往上卡在腿上,往下张开,裤口有九寸宽。为了搭配这条裤子,她专门去青岛孚德鞋店买了双高跟鞋,29块钱,她攒了很久。在青岛下属的即墨,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墨水河边的一个小集市,悄然发展成为长江以北较大的综合市场群,与“武汉汉正街”“广东虎门”“广州流花”“江苏常熟”并称全国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称霸江北,一时风头无二。它以经营针织、服装作为特色,同时兼营工业产品,辐射交易已波及15个省市自治区。
再次是崇洋风盛行,一度导致“洋垃圾”泛滥。一些利欲熏心的商人,从港台、日本走私旧衣服,形形色色,样式独特,价格低廉,充斥市场。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人的穿着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时尚光鲜、低碳环保。
人们的穿衣打扮更加注重个性和品位。服装的主要功能早已不再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展现,对服装需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服装种类不断细化,出现了正装、晚装、休闲装、运动装、家居服等若干门类。山东人也开始舍得在衣着上花钱,服装支出成了每月家庭支出的常列项。对于一些人来说,只要品质好,花上千元甚至数万元买一件衣服也在所不惜。服装的年龄层次逐渐拉开。年轻人不再光认名牌,而是喜欢追求个性着装,买衣服主要看款式和花色,吊带衫、露背衫、超短裙、热裤、现代感旗袍、波西米亚风格裙子等深受时尚女孩喜爱,时尚男生则喜欢穿日韩风格的酷感十足的休闲装。中年人则两极分化,收入高的喜欢穿品质好、做工精良的服装,收入低的则喜欢买便宜但样式新的衣服。老年人也逐渐接受时尚的概念,有的甚至开始穿红戴绿。走在山东的大街上,满眼都是五彩缤纷、款式百变奇出的服装。山东人的着装不断变化着:高饱和度的拼接色块,显眼的品牌logo,一顶渔夫帽,一双运动鞋——这样的潮牌正成为年轻人时尚消费的新宠。有调查显示,“95后”和“00后”对潮牌的偏好尤其显著,他们既是时尚的消费者,也是时尚的输出者,从而在社会语境中让小众的潮牌走向大众视野。
互联网的普及,给山东人穿衣带来两个方向的变化,一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到网上购买从廉价服装到国际奢侈品大牌的各种衣服,二是通过新技术,定制最适合自己的专属服装。济南大学美术学院服装研究所鲍怀敏介绍,高级服装定制人群,已经从欧美发展到中东地区、新加坡和中国。刘远大则认为,从2000年到现在,国内高端服装定做市场增长近10倍,济南是这两年才开始发展的。在内地,定做西装的人估计不到购买西装总人群的10%,想找一家高端服装定制店不容易。在他的企业,每一件定制西装袖口处扣眼都是可以解开的活袖衩,每一颗扣眼都是手工锁边,上领、上袖、袖口也都是手工缝制,这是高级定制的典型特征。他们的一套西装从面料到成衣,需要四大工序、300多道小工序。三是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彰显“山东元素”,体现“齐鲁风骨”。去年初,最传统的临沂革命老区,100位临沂佳丽出现在世界华服春晚,以“墨韵沂蒙”为主题展示大美临沂,一举摘下中国最佳创意奖。中国红、麦穗、蓝花布、青山绿水……把沂蒙传统素材充分运用到了服装的每个细节。把象征沂蒙神圣、红色的沃土、沂蒙人民的智慧、辛勤、朴实无华和沂蒙山小调里的山清水秀好风光融入到旗袍作品中,无不体现着沂蒙文化和沂蒙精神。在善于开风气之先的青岛,喜欢游泳的青岛大妈们,把防晒神器“脸基尼”推向国际时装舞台。目前,“脸基尼”已经进化到第八代……
着装理念多元化
在孔孟之乡山东,随着服装一次次迭代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服装,领了风气之先。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关闭多年的国门轰然打开,一个物质极度丰富、科技高度发达的西方世界,让很多年轻人为之倾倒,出国潮盛行,各种文化和哲学思潮涌入中国。这是一个“哲学饥渴期”和“西方哲学亢奋期”,哲学成为社会最直接的思想批判和精神重建武器。青年人满嘴萨特、尼采和弗洛伊德……这些思潮在服装上也有突出体现,其直接符号就是喇叭裤。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喇叭裤只是一个时尚标志,穿在身上应该不怎么舒服。山东烟台市民孙女士说,80年代初她从大学毕业,分配到烟台一家单位上班。当时,烟台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的观念变更,服装开始变得活跃。许多人重新打量自己过去的穿着,在自我审视的目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实际上并没有阶级性划分,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在服饰上得以释放。“女性服装往往充当着潮流的风向标,喇叭裤首先兴起,随后牛仔装流行,西装开始崛起,运动服、羊毛衫大行其道,烟台人首次尝到了服装美带来的甜蜜。”孙女士说,在80年代,“新浪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世界以真实的面目呈现在中国人面前时,烟台人以极快的速度赶上了世界潮流。“当时的喇叭裤特点是裤腿上窄下宽,从以膝盖以下逐渐张开,裤口尺寸明显大于膝盖的尺寸,形成喇叭状;且低腰短裆,紧裹屁股,裤长一般盖住脚跟,走起路来,兼有扫地的功能,穿的时间一长,裤脚下面的一溜都磨得翻边。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成了流行大街小巷的时尚。”
喇叭裤就像一面镜子,在改革之初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时代意义。从严重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山东民众,表达自我的欲望极其强烈,每个人都有一个真实而清晰的梦想,既热情奔放,又狂躁不安。山东人的服饰一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守正。孔子对穿衣要求很高,“君子正其衣冠”“见人不可以不饰”,衣冠周正是君子的起码礼节和必备条件,温柔敦厚之人,再配之以斯文的服饰,才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更重要的是,纯形式的装饰,直接与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制度、才能、秩序有关。服装还是礼仪的表现,“克己复礼”,孔子有一套严格细微的服饰形制规范,其基本准则是区分贵贱,尊卑有别;区分场合,朝野有别;区分吉凶,祭丧有别;宁俭毋奢,守礼变通。孔子“礼仁合一”“以衣守礼”为总体特征的服饰礼仪观,具有社会制度层面和思想文化层面的双重考量。2012年8月,山东省博物馆举办过“斯文在兹”大型孔府旧藏服饰展。据介绍,孔府旧藏服饰种类繁多,仅明清服饰就有8000余件,其选料精良,面料丰富,工艺手段复杂,包含了朝服、公服、便服、常服、吉服、丧服、礼服等男女服饰种类,可谓是中国传统穿着文化的集中而典型的代表,是中华传统服饰的静态标本和“活化石”。儒家礼教文化影响下的山东,其传统服饰拥有一套完整的服装制度和审美体系,从色彩、形制、纹样以及首饰、配饰等方面,可以看出服饰同礼教文化的有机结合。就是这么一个儒家气息浓郁的农业大省,突然和承载着西方文化意味的喇叭裤相遇,引起的反响相当巨大。
喇叭裤是西方流行文化的典型产物。它的出现有一个半世纪之久:1812年,在海上作战的美国水手们第一次穿上这种阔腿裤,裤腰和臀部很瘦,裤管的下半部分夸张地向外摆开,最宽超过鞋的长度,这样的设计能帮助水手们在遇到海水时快速地卷起裤脚。真正把喇叭裤点燃的,是美国巨星猫王。那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在剧变,从垮掉的一代演变而来的嬉皮士,不再妄图用哲学家的思维改变世界,而是换上反叛的爆炸头和喇叭裤,用服装和音乐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见,成为那个时代一道独特的风景。在中国,电影对于喇叭裤的普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日本电影《望乡》中,栗原小卷扮演的女记者一条白色的喇叭裤高挑挺拔,令无数少女心生羡慕;《追捕》中冷面酷帅的矢村警长墨镜、长发、大鬓角和那条上窄下宽的喇叭裤,成了无数男青年争相效仿的明星;美国电视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男主角喇叭裤、蛤蟆镜、卷发的形象一下子击中了人们的视觉神经。很多女性也开始穿喇叭裤,过去女装裤都是在右侧开口,而喇叭裤不分男女一律开在正前方,这种冲击传统服装的设计在当时一度被称为“奇装异服”。
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比较僵化、保守。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在北京举办发布会,当金发女郎在T台上撩动长裙,台下观众竟不约而同地向后仰身,“像在躲避着一种近在咫尺的冲击波”。惊世骇俗的喇叭裤被赋予特殊意义:它不合规矩、夸张叛逆,颠覆了人们的审美认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在激烈交锋。一种意见认为,喇叭裤掀起中国服装界的一次革命,这是新时代尊重个性、尊重自我选择的表现。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穿喇叭裤、留长头发的年轻人就是不正经的人,报纸杂志上有一些批判性文章和漫画,将其与不务正业的混子形象联系在一起,还出现了一个流行词“不良青年”。在山东大学等高校,老师会吓唬学生,用剪刀把喇叭裤剪开。初晓玲认为,“这可能是以前社会氛围的一个长期影响,会把人的衣着跟道德结合起来,后来慢慢才消除这种观念,发现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于是,山东的大街小巷这样装扮的青年越来越多:扛着一个双卡录音机,爆炸头下面架着一副蛤蟆镜,松垮的蝙蝠衫或者花衬衫解开几个扣子,牛仔喇叭裤拖着地,尖头皮鞋走起路来嗒嗒作响……喇叭裤见证了人们冲破思想禁区、追求个性解放、引领风气之先、推动时代进步的勇气,成为中国文化与外部世界重新交流的象征。
在青岛、烟台等沿海城市,随着喇叭裤而来的是一波波时尚潮流。青岛市民迟珍记得,那几年流行健美裤,也叫脚蹬裤,不管老少人手一条,还有一种鸡腿裤,裤脚收紧,类似如今的小脚裤。流行太阳裙,就是伞裙,街上年轻女孩人人裙摆超大,一转像伞一样撑开。流行烫发,大家就都去把头发烫成爆炸小卷,刘海往上吹,烫得老高,配合洋气衣服。再往后几年,中山装成了老古董了,男士们个个西装上身,女士们也穿套装、套裙,裙子的长度越来越短,直至超短裙出现,又引起一股风潮,被摩登女孩穿成靓丽的风景线。80年代,人们开始购买和佩戴金首饰,当时,金项链80—85元/克,一条项链1000多元钱,一些经济比较富裕的人开始佩戴金项链和金耳环,并以拥有一条金项链为荣耀。
经历了外来服装一二十年的冲击之后,20世纪末,山东人再度回眸注视中华本土民族性的服饰:蓝印花布重新披在窈窕淑女身上,尽显东方迷人风采;旗袍加入镂空领型的设计,将现代服饰工艺与传统风格融合,端庄不失妩媚,令人惊艳不已;以传统吉祥图案做服饰面料的中装悄悄在都市流行,在色彩上中式服装追求艳丽的效果,大红大紫、明黄色调皆可搭配成衣,因此与西式服装比较起来比较醒目抢眼……这些民族性服装,蕴藏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情趣、审美观念、道德传承、宗教信仰以及工艺技术等元素,是认识东方文明独特形态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山东民间印染技艺源远流长,彩印花布曾经十分兴盛。早在秦汉时期就有记载,历代相传,至明清时期尤为繁盛。19世纪中叶以后,山东地区的染坊仍处于手工业状态,王文蔚在《山东印染工业的历史沿革》一文中描述:“山东省在清末与民初间,城市及乡村只有手工染坊。有的专染深蓝、浅蓝布,有的专染大红和桃红,而昌邑、潍县乡间,还有许多专染红、绿、青、黄、紫等杂色染坊……”1911年编的《山东通志》有“花被面出平原、禹城、菏泽、范县、滨州、济宁、汶上”的记载,系指民间印染花布。20世纪初,山东开始用机器纺织和印染,从而使传统的棉纺印染日趋衰落。但手工印染的土布厚实、经济美观,仍适合农民的消费传统,在偏僻农村还存在一定的市场。现在,彩印花布在山东得到发扬光大。中国唯一的彩印花布艺术传承人在山东临沂,他叫张明建,14岁开始拜师学艺,至今已从业60年。他的作品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曾创作了一幅长19米、宽3.5米的长卷《中国梦》,其中穿插着17个民间故事,仅构思就用了四五年时间,画图画了6个月,刻板用了8个月。山东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彩印花布基地三和集团,其花色品种达6000多个,销售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在色彩上,山东民间彩印花布表现为热烈而含蓄、明朗而古朴,民间艺人把大红、绿、黄、蓝、紫等强烈饱和的对比色放在同一个画面上,形成火爆热闹的基调,而色彩的位置和面积却又是精心设计,并适当地以空白进行巧妙过渡,色调热烈明朗而和谐统一。这些彩印花布变成各种时装,穿在年轻人身上,体现着对比强烈而和谐统一的中和之美、中华文化之美。山东文博会曾经推出一个吉祥物——“山东大嫚”,背后甩一条用红头绳扎起来的大辫子,穿着彩印花布,美丽端庄、可亲可近,活像田野里一朵娇美的山菊花。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旗袍在山东的复兴,也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小康社会到来,山东人所追求的已不再只是“丰衣足食”,而是渴求以时装来装点生活、寻求意义和表现个性,用民族记忆为实现伟大复兴提供精神能量。
烟台市政协委员、高级形象设计导师陈燕琴,出生在一个“旗袍世家”,从外婆、母亲到她,一家三代人都做旗袍。受儿时的耳濡目染,陈燕琴10多岁时,母亲开始教她做旗袍。当时,她家在东北开了一个服装厂,做服装、办服装培训班,因手艺精湛,在当地颇有名气。很快,她家成了当地第一个万元户。不仅安了手摇式电话,还买了电视、洗衣机。空闲时,重视子女教育的父母,还常领着她去北京、天津、济南开阔视野,于是成就了优秀的服装设计师陈燕琴。在她的记忆里,烟台服装至少从90年代开始在高端人群中已实现了与世界同步,那时穿旗袍的人开始多起来了。1999年,陈燕琴作为中国服装协会和纺织工业部评出的30位上榜服装师,应邀参加第二届国际时装周,她设计的100多款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式服装”一亮相就赢得广泛好评。此后,全国各地包括烟台在内,很快刮起了一股“中国风”,唐装开始盛行,成了引领时尚的潮流服装。2017年12月,中华旗袍博物馆在烟台山景区日本领事馆落成,里面有陆小曼、林徽因等穿过的旗袍藏品,它是目前全球唯一以中华旗袍为主题的互动体验式博物馆。
在济南,有一个玉谦旗袍店,于仁谦是第五代传承人。据他介绍,玉谦旗袍有八大制作工艺,镶边、滚边、嵌边、沿条、盘扣、贴花、绣花、手绘,四十四道工序量得“千人千衣”,他们制作的旗袍袖子设计弱化了女性肩部造型的棱角,强化了脸部轮廓和腰身的曲线;沿边与盘扣是传统旗袍的点睛之笔。
除了制作旗袍,更多山东人享受到了穿着旗袍的魅力和气度。青岛有一个“花样年华”旗袍总会,副理事谢凤伟是青岛某整形医院的副院长。她说,旗袍是一种神奇的服装,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女性穿上旗袍都有别样的美感。她说:“20岁左右的小姑娘,穿上旗袍,身姿婀娜;40岁的女人穿旗袍的感觉则是端庄典雅;60岁的中老年人穿上它,则显得风韵犹存。这就是中国传统服装的奇妙之处。”这个总会成立于2014年10月,现有实名制会员1000多位,她们来自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年龄,但都有共同的爱好——旗袍。她们向往更多交流与分享,也经常组织各种旗袍文化沙龙、走秀表演,还在青岛多个大型百货商场组织过百人以上规模的快闪活动,场面惊艳。在济南、青岛等大城市,乃至县城乡镇,在婚礼等各种仪式上,穿旗袍的女士越来越多,成为一种时代风景。
在21世纪,山东还流行汉服、唐装,充分表达圆融儒雅的中国美学精神,既立足民族服饰文化,又着眼国际时尚流行,注重服装的舒适度和着装效果,突出科技含量,体现人体工学的应用,用服饰传播中华文化的热忱与自觉,体现了“宗礼致新”的使命,向世界展示华夏服饰的“服章之美”与“礼仪之大”。为促进汉服产业发展,助力汉服文化推广,弘扬传统文化精神,“首届中国(山东)汉服文化产业博览会”将于2019年8月在济南启动,作为文化大省的省会城市,此次汉服博览会成为汉服文化推广的风向标。
“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更来源于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我们应当有这份自信,就像穿上时尚高端的中式服装一样,向世界骄傲地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服装产业迈高阶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一方面是山东民众穿衣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则是山东纺织业在开放中崛起和壮大,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绘就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画卷。
目前,青岛纺织服装业正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转型升级快速赶超,力图再造“上青天”纺织名城。上世纪初至上半叶中期,青岛纺织工业就已逐渐成形,与上海、天津等地并称为中国纺织三大基地,被人们誉为中国纺织工业的“上青天”时代,一直到90年代青岛的纺织业都在快速发展。那时候,纺织业是青岛的支柱产业,青岛共有九大国棉厂,“百万人口之城,十几万纺织工人”。有一段时间,上海纺织产业转移,青岛纺织一度领先全国。“太阳太阳像一把金梭,月亮月亮像一把银梭”,这首以纺织为主题的歌曲,在青岛广为流传,在当时所有生产行业中,纺织工人的工资是最高的,这是一个比教师和空姐还吃香的职业。她们需要常年倒班,还要忍受车间里的巨大噪音,但是大家还是争着当纺织工人,除了薪水待遇,还有一种为国家做贡献的理想和情怀。
令青岛骄傲的,还有纺织女工郝建秀和她的“郝建秀工作法”。1949年11月,15岁的郝建秀进入青岛国棉六厂,做了一名养成工。在工作中她发现,只要做好清洁工作,断头就少。她反复熟练减少断头的操作方法,每天出的白花最多为6两,最少2两,连续7个月平均皮辊花率仅0.25%。而当时全国的平均水平是1.5%,郝建秀出皮辊花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因而引起了厂内领导和工人们的注意,她被评为二级劳模。国棉六厂总结的“郝建秀工作法”是“三勤、三快”,即眼要勤看、快看,腿要勤跑、快跑,手要勤清洁、快接头,后来又不断补充,添加了很多内容。她所在车间的文珍后来总结说,郝建秀工作法改变了人和机器的关系,使人成为主动的劳动力,而不是依附于机器的工具。这个工作法不仅可以用在细纱值车技术中,谁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做好自己的工作。
山东省会济南也是一个纺织业重镇。上世纪80年代末是济南棉纺织行业最红火的时候。当时济南纺织局直属企业达到47家,有14个棉纺厂,整个纺织行业产值利税27亿元,占济南市的四分之一,纺织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其中的济南第一棉织厂,拥有职工8072人,纱锭101760枚,织机1400台,成为当时山东最大的纺织企业。王洪英曾经是济南国棉四厂的细纱挡车工,在车间里干了46年,1956年她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先后3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王洪英回忆,当时能进棉纺厂上班就是捧上了“铁饭碗”,工资高,吃喝不愁,福利好,很多国企、部队人员都想找纺织女工当对象。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一般家庭都是男性工作,女性在家料理家务,很少有女性出来上班。“要是家里有个纺织女工,就是双职工家庭了,生活水平就比较高了。当时纺织工人的工资可以拿到五六十元,而公务员才拿三十多元。”纺织女工的工作非常辛苦。“车间里机器嗡嗡响,什么都听不见,只能打手势,像‘1’就是去厕所。”王洪英表示,一天三班倒八个小时,机器不能停,有时候忙起来连水都顾不上喝。而来回穿梭在纺锤、织布机前,一天下来相当于走了70多里路,腿都累肿了。王洪英感慨,当年棉纺织产品需求旺盛,每年春节都不休息,工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家属赶到车间送饭,工人趁着班空里出来拿点饭,几口就扒拉完继续干活。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变革,劳动力成本增加、人口红利消失,纺织行业活力变弱,纺织工业辉煌不再。之后下岗潮来临,纺织工人纷纷“下海”,在市场中打拼,重新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
纺织服装业在从青岛市区退出的同时,在即墨、胶州渐成规模。于是,青岛形成市区以国际贸易为中心,郊区以制造和装备为两翼的产业格局,培育了即墨中国针织名城、胶南王台中国纺机名镇、胶州李哥庄中国制帽之乡等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
进入新世纪至今,山东纺织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
诚如济南冠和西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远大所言:山东服装业并不缺代工“挣快钱”的企业,但十几年坚持做品牌时装的企业少之又少,除了设计人才缺乏,创新创意的巨大成本和风险也是企业不愿面对的。在宏大的量级背后是一系列有待提高的问题,山东省产业链的聚合程度不够、终端产品的品牌效应缺乏,这一直是行业的痛点和努力方向。
首先要打造属于山东的著名服装品牌,形成品牌集群。在这方面,山东的如意、舒朗、红领等,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位于孔子故乡的如意集团,在董事长邱亚夫的带领下,推进实施品牌战略,运用资本的力量开展国际并购,拥有3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覆盖11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个品牌门店,初步实现了由传统纺织向时尚品牌的转型升级。在2018年的全球奢侈品集团100强中,如意集团上升至16位。邱亚夫希望在未来几十年里,如意集团能够成为“中国的LVMH”。“LVMH是世界闻名的奢侈品集团,是我们的榜样,我们目前和它的差距还很大,但发展成这样的公司是我们的目标。”最近4年时间,如意集团累计投资200亿元,从山东到宁夏、新疆,从我国到巴基斯坦、非洲,建成了13个智能制造工业基地,一举成为全球纺织的霸主。位于烟台的舒朗是一个女装时尚品牌,其董事长吴健民一脸大胡子,算得上是个特立独行的风云人物。从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材生,到如今的舒朗服装董事长,吴健民白手起家,一步步干起来。如今,舒朗已发展成男装、女装、童装、配饰等大型时尚集团。作为“中国制造”的品质女装代表品牌之一,拥有国际化设计研发团队200余人,实体店铺1300余家,舒朗多次被评为中国市场十大畅销女装品牌,跻身于国内中高档女装行业的知名品牌行列。吴健民说:“服装就是细到极致的一个行业,如果心一粗,动作一粗,或者对自己要求标准一松,那么你就不可能在这种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取胜。”另外,新郎希努尔、鲁泰纺织等山东服装企业,同样是靠着专心、专业、专注,培育著名品牌,迸发出强悍的增长后劲。
青岛走了一条从加工制造转向品牌经营、科技研发和时尚创意的革新路径。近年来,青岛市扶持青岛本土品牌,以名牌产品为主导、研发设计为支撑,也不断加大时尚创意产业园区扶持力度,着力构筑服装产业发展平台,旨在将青岛打造成为时尚之都。自2001年起,青岛连续举办18届服装周,对培育企业和品牌起到积极作用。山东提出,到十三五末,要打造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服装制造基地,规划的发展路径就是从规模化扩张向精耕市场、精制产品转型。
在打造自主品牌的同时,山东纺织企业还借助“互联网+”机遇,在制造环节向智能化转型,实现柔性生产和个性化定制,以适应消费者越来越鲜明的个性标榜和审美主张,打造抢占市场的另一个发力点。青岛的红领、酷特云蓝、恒尼智造,济南的冠和等,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酷特云蓝是服装个性化工业定制的开创者。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酷特云蓝成功摸索出个性化工业定制模式,能够大规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客户通过手机App或门店量体裁衣,需求可以直达工厂,足不出户,一周时间内就能收到一件个人专属服装。红领集团董事长张代理表示,红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他们借助互联网搭建起消费者与制造商的直接交互平台,去除了商场、渠道等中间环节,从产品定制、设计生产到物流售后,全过程依托数据驱动和网络运作。红领集团从2003年探索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的变革,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建立了覆盖人体99%的正装板型数据库,涵盖西服、西裤、衬衣、马夹、大衣5个大类,超过了5亿个板型。恒尼智造的定位就是要做小而精、优而美、有特点、有特色的新型科技内衣企业。在21年沉淀基础之上,他们依托大数据、整合信息流,通过创新升级流程再造,实现了智能驱动个性定制、数据链接柔性智造,并从2018年7月起开始接单。如今,个性化定制订单占比达到恒尼智造订单总量的20%,企业计划在3年内全面转向个性化定制生产。
韩都衣舍是山东服装电商领域代表,创立之初主要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服装销售,逐渐发展成为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服装企业。韩都衣舍现拥有18个品牌,包含女装品牌HSTYLE、男装品牌AMH、童装品牌米妮·哈鲁、妈妈装品牌迪葵纳、文艺女装品牌素缕等,风格涵盖韩风系、欧美系、东方系等主流风格。山东曹县大集乡的丁楼、张庄同时被阿里巴巴授予专业淘宝村称号。大集乡以表演服饰、影楼服装、特色服饰加工业呈现燎原发展优势,丁楼村、张庄村注册服饰有限公司30余家,已形成了以丁楼、张庄两村为中心,辐射全乡及周边乡镇的演出服饰产业集群,从事网络营销2000多户,成为山东农村电子商务经济一个亮丽的名片。
另外,山东还以文化、科技和创意为引领,全力打造纺织产业聚集区。青岛纺织谷、国际服装产业城、东方时尚中心是3个主要时尚创意产业园区,集聚了300余家特色服装企业、研发机构、时装品牌。其中,由青岛国棉五厂原址改造的纺织谷2014年12月4日正式开园,是一个以纺织为主题的现代要素聚集区,不仅立足纺织,而且跨界整合了科技研发、服装贸易、文化创意等领域的高端要素,实现产业与文化、产业与时尚、产业与品牌、产业与创意的融合,被工信部认定为第一批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这些产业聚集地也是科技高地。恒尼智造和青岛大学合作研发的海藻纤维新材料,在国际范围内首次攻克了海藻纤维在针织服装领域上的应用难题,打通了海藻纤维从纤维源头到纺纱、织布、染色、成衣的上下游产业链;雪达集团与美国麻州大学高分子材料应用实验室、青岛大学“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研发石墨烯纤维高科技新产品;即发集团自主研发多种规格的壳聚糖纤维及无纺布、纱线、面料和服装等产品。山东企业发力新材料、新面料和功能性产品,全力弥补产业链前端研发短板,正在引领针织服装行业新一轮变革。
纺织服装作为山东“万亿级”产业,不仅是全省工业经济的支柱,也是山东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典型代表。据介绍,截至2018年年底,山东共有纺织服装产业集群26个,居全国第四位。如意科技时尚集团、魏桥集团、鲁泰纺织、康平纳集团、迪尚集团、舒朗集团、青纺联、华纺股份、路德新材料、青岛百草纤维、济南泺口服装城等龙头企业快速稳步崛起。据不完全统计,26个纺织服装产业集群2018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50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的46%,约占全国的18.4%。
在光热水土广饶丰沛的齐鲁大地上,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时代的发展是山东服装变迁的本源,山东文化的典雅绚烂让服装充满儒韵齐风。服装行业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传统制造行业,将呈现出更大的无形空间,成为融合制造、零售、管理、设计、文化、时尚、科技等各种因素的“大时尚、大消费”行业。且看山东服装产业一路春风劲马,遍撷盛世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