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要扇多少下翅膀才能飞回故乡
2019-11-14刘探花
□刘探花
候鸟每年会在固定时间、沿着固定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Science》记录过斑尾塍鹬的迁徙过程。一只斑尾塍鹬从新西兰出发,到达中国黄海北部,它先是要在7天内连续飞行10300千米,然后在鸭绿江口休息一个多月,之后继续迁徙,在6天内连续飞行6500千米,到达位于美国阿拉斯加的繁殖地。
《Science》的记录中,一只蓑羽鹤要回家,要往返于中国和印度之间。需要飞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喜马拉雅山。塔克拉玛干沙漠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喜马拉雅山脉则更为凶险。喜马拉雅山脉的风暴和寒流,常常使蓑羽鹤无功而返,让它们被迫停留在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等着下一次冲锋。而它们多停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险,因为它们体力在流失,补给也没有。除此之外,它们还要面对天敌的威胁。
蓑羽鹤在鹤家族中体型最小,成年蓑羽鹤体长不到1米,且异常纤瘦,它因体型娇小被称为“闺秀鹤”。这种性情羞怯温柔的鹤,它回家的路,比西天取经更凶险。每年有大约5万只蓑羽鹤飞越喜马拉雅山,会有1万多只丧命归途。
蓑羽鹤要经历重重艰难险阻,才能回到家乡。
鸟类只能把食物存储在身体里。它们尽可能地携带更多的能量,以减少在迁徙途中的停歇次数,缩短迁徙途中的时间,来降低被天敌捕食的风险。有的鸟儿, 迁徙前的体重会比平时重上好几倍。
那么远的距离,鸟儿也不能一次到达, 也需要在中途停歇。动辄上万千米的迁徙,鸟儿需要补充食物并积蓄能量,为下一阶段的飞行做准备。因此, 中途停歇地非常重要,它是鸟儿迁徙途中的驿站。
驿站不仅仅为鸟儿提供能量补充,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为到达繁殖地初期积蓄营养。因为鸟儿在到达繁殖地初期,那里可能还是严寒一片、处在食物缺乏的不利环境下,所以鸟儿在中途停歇地储备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对它的繁殖就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渤海湾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有无数从澳大利亚远道而来的鸟儿在此经过修整后继续北上。而天津被誉为渤海湾的明珠,总能得到亲近这些鸟儿的机会。
先前我们看到报道,说渤海湾滩涂被开发污染,鸟儿到了这里找不到驿站。污染也没办法,鸟儿还是要经过这里。在亚洲候鸟迁徙路线的三条分支中,有一条路线是东亚澳洲的迁徙路线,这条线路主要是从西伯利亚到新西兰,经过我国中部省份。在这条线路上,渤海湾是鸟儿的必经驿站。
它们不得不经过这里啊!鸟儿的祖先世世代代途经这里,走了那么多年,基因里刻下了线路。所以无论环境怎么变差,每年总有候鸟至此,经年不变。现在这里万般凶险,每年有数以万计的鸟儿被捕杀,可它们还是要来,到季节就来。这群过客为这里留下美好,留下遐想,可这里的主人是怎么待它的?他们想着计算,想着捕杀,用尽机关,设下万米长网,来对付这些天外来客。
《水浒传》燕青秋林渡射雁一节,说宋江兵马行至秋林渡,忽见空中数行雁高低乱飞,都有惊鸣之意。宋江心疑作怪,叫人回报。原来是“浪子”燕青向空中射箭,须臾之间已射下十数只。宋江教唤燕青来,说:“宾鸿避寒,离了天山,衔芦过关,趁江南地,求食稻梁,初春方回。此宾鸿仁义之禽,或数十,或三五十只,递相谦让,尊者在前,卑者在后,次序而飞,不越群伴;遇晚宿歇,亦有当更之报。且雄失其雌,雌失其雄,至死不配。此禽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备:空中遥见死,尽有哀鸣之意,失伴孙,并无侵犯,此为仁也;一失雌雄,死而不配,此为义也;依次而飞,不越前后,此为礼也;预避鹰雕,衔芦过关,此为智也;秋南春北,不越而来,此为信也。此禽五常足备之物,岂忍害之。”
这是《水浒传》里最动人的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