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胡曲创作中的移植手法分析

2019-11-13彭苏楠

参花(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二胡曲创作

摘要:二胡是重要的民族器乐,根植于中国土地,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当中积极吸收中国文化精髓,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二胡音乐,还显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二胡创作当中移植手法的应用越来越多,并快速形成热潮。移植手法的恰当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二胡作品,拓展了二胡的音乐风格,也使二胡演奏技巧以及表现力得到提升。本文首先对二胡创作中移植手法的出现原因进行分析,接下来研究移植手法对二胡艺术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而给出二胡创作中移植手法的发展趋势,为二胡艺术的繁荣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二胡曲 创作 移植手法

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发展历史,不管是悲怆旋律还是热情乐章都能够进行有效的表现和艺术表达。二胡音色非常接近人声,带有强烈的情绪表现力和感染力,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二胡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二胡艺术水平的提升和人们音乐鉴赏能力的增强,二胡作品也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二胡创作当中移植手法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移植手法在二胡创作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二胡创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二胡创作中移植手法的研究,了解移植手法应用的趋势,在推动二胡艺术发展的同时,最大化地迎合人们的审美需要。

一、二胡曲创作中移植手法产生的原因

移植手法是二胡曲创作当中非常常见的方法,不过二胡曲创作更加倾向于原创,往往会将移植手法应用作为次要手法。我们不能忽视移植手法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追根溯源了解移植手法出现在二胡曲创作当中的原因,为该手法的恰当运用和发展打下基础。第一,最初教学的要求。在开始阶段,将移植手法应用在二胡曲创作环节是因为二胡曲库严重不足。过去二胡长时间处在伴奏地位,而在刘天华先生的大力发展之后,二胡逐步成了独奏乐器,更是逐步形成了独立的二胡学科。这就需要构建与之相应的学科培养体系,需要有丰富的练习曲和独奏曲作品作为支持。不过在当时相应的作品是非常缺乏的,于是不少创作者开始运用移植手法进行创作,因此诞生了大量移植作品。这些作品也给二胡艺术的发展打好了基础,发挥了过渡的作用。第二,二胡作曲人才缺乏。在二胡演变为独奏乐器的开始阶段,人们对二胡的技巧与表现特征等了解得还不够深入,缺少成熟的演奏家,当然也没有专业二胡作曲人才,因此要生成高质量的原创作品是非常困难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运用移植手法进行创作,以保证二胡艺术的发展。第三,被移植乐曲具备强大的影响力。二胡曲创作当中应用移植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被移植曲目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极高的质量,这些作品大多是盛名之作,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利用移植手法有助于促进艺术创作中的推陈出新,这也正符合二胡艺术发展的要求。第四,满足丰富演奏技巧与强大表现力的要求。丰富二胡演奏技巧,增加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是发展二胡艺术的重要环节。移植手法的应用迎合了人们的这一要求,也大幅度推动了二胡艺术的发展,反过来也验证了移植手法运用的必要性。第五,推动二胡走向世界。注重对外国优秀音乐作品进行恰当移植,除了满足二胡艺术发展要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让二胡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音乐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

二、移植手法对二胡的影响

(一)移植手法对二胡演奏的影响

移植手法应用于二胡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与拓展了二胡演奏的技巧和方法,增加了二胡演奏的表现力,拓展了二胡的音乐风格,还促进了二胡多变音色和律制的形成与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第一,在移植手法应用过程当中注意对其他乐器或者是唱段当中的演奏技巧与演唱技巧进行学习和借鉴,比如滑音、泛音等。多元化的技巧可让二胡演奏手法朝着多元化和丰富性的方向发展,更让二胡演奏技巧得到了全面提升。第二,不同移植作品来源于差异化的创作背景和音乐表现内容。这一情况的存在也决定了二胡在表现作品时拥有了丰富多变的风格。多变风格增加了二胡演奏的表现力,促进了二胡演奏多元风格的形成,增加了音色的多变性,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第三,众多移植作品当中多变性的律制给二胡演奏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比如移植戏曲唱段当中的微升fa和微降si,移植西方音乐当中的十二平均律。

(二)移植手法对二胡创作的影响

将移植手法应用到二胡创作当中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促进二胡创作数量上升。通过对西方优秀作品进行吸收和借鉴,恰当运用移植手法,诞生了很多高质量的西方移植作品。这些作品的产生让二胡演奏技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与提升,推动了演奏技巧的完善化发展,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力,还让越来越多的作曲家把着眼点放在二胡乐器上,着手进行二胡曲的创作,扭转了过去单一由演奏者创作作品的格局。比如《狂想曲》《太阳祭》《曾侯乙傳奇》等都是比较经典的移植作品,丰富了二胡作品的创作数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创作结构的发展。移植作品当中有很多拥有非常完整的叙事结构,或者是庞大的曲式结构,展现出了丰富而又多样的音乐内容,也塑造了复杂多变的音乐形象。在对近几年二胡作品的创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创作结构大部头特点越来越鲜明。

(三)移植手法对大众审美的影响

移植作品现象是二胡曲创作当中非常常见的现象,这一情况除了影响到二胡演奏和创作之外,还给大众审美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第一,影响旋律审美。在众多的二胡移植作品当中,拥有多元化的旋律应用,比如七声调式、无调式等,用多种音乐语言抒发情感,塑造音乐形象,得到了大众的接纳,也促进了多元旋律审美的构建。第二,影响节奏审美。二胡移植作品在二胡作品体系当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的节奏律动变化非常丰富,增加了二胡的表现力,也促进了多元节奏审美的形成。第三,影响审美需求。在二胡移植作品当中,为了更好地契合原有作品,往往会对原有乐器的音质与音效进行模仿。这样的交融和碰撞产生了新的火花,迎合了听众日益提高的音乐审美需求,也促进了听众审美能力的发展。

三、二胡创作中移植手法应用的发展趋势

(一)移植专业化

将移植手法应用到二胡创作当中,必须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认识到要推动二胡专业和二胡艺术的深层次发展,要有大量专业作曲家创作以及移植大量优秀的作品。而作曲家,除了要深知二胡艺术文化,掌握二胡技术技巧,对二胡艺术怀有热忱之心之外,还必须了解不同的作曲技法,比如传统音乐作曲技法、西方音乐作曲技法等。同时,移植者还要拥有良好的作曲修养,具备广阔的艺术眼光,以便利用移植创作的方法得到高水准的二胡曲作品,推动二胡艺术发展层次的提升。

(二)移植民族化

所谓移植民族化就是不能脱离中华民族的艺术土壤,要始终根植于民族和国家,体现民族艺术的精髓。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保证移植作品扎根于传统。我国的音乐文化一直处在世界前列,我们应该拥有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在移植方法的应用当中把关注点放在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与戏曲音乐上,保证移植创作扎根传统。其次保证移植作品把传统技术作为主要内容。在我国传统音乐体系当中,律学美学、演奏技法、旋律节奏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境界。所以在移植过程当中要把传统技法作为主要技术进行运用,适当发挥西方技法的辅助作用。最后要保证移植彰显民族审美。二胡移植环节要尽可能选取拥有中国传统精神与审美追求的技法和作品,彰显民族独特审美。

(三)移植艺术化

二胡演奏离不开技术方法,而且在整个发展历程当中,要持续借鉴与研究创新性的演奏技术和方法,以便持续增加二胡演奏的表现力。不过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演奏过程当中运用的一系列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因此在移植手法的应用当中不能够单纯炫技,而是要体现出艺术追求,增加艺术表现力。拥有了技术和内涵的二胡作品,才可以真正打动人心,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推动二胡曲创作长足发展。

(四)移植灵活化

整个移植过程必须做到灵活恰当,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结合二胡本身特征进行乐曲调整,不能改变二胡。因为运用移植手法并非是要让二胡高难度模仿其他乐器,而是要让被移植乐器成为地道的二胡曲作品。在移植手法当中,要讲求灵活性和恰当性,考虑到二胡的艺术表现力和二胡曲作品创作的严格要求。在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二胡在独奏当中,不适宜演奏音域过宽和拥有强烈力度对比的作品,也不适宜演奏气势磅礴的音乐作品,所以必须保证移植灵活和恰当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五)移植时代化

二胡移植时代性特征的含义是要促进二胡与时俱进,不断在这一过程当中融入时代气息,凸显时代给艺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不同的时代拥有不同的特点,而不同时代的人在精神和审美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性,所以要让人们接纳二胡移植作品,就必须考虑到人们的实际要求,贴近时代生活,迎合大众审美,赋予二胡作品新的内涵和新的气质。

二胡移植曲指的是把原本二胡曲库当中没有的,利用或借鉴其他乐曲或器乐作品用二胡完成演奏的乐器或者是练习曲。移植曲的诞生扩展了二胡曲曲库,也促进了二胡演奏技法的发展,增加了二胡演奏的表现力,让二胡艺术迸发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在看待二胡曲创作移植手法时,必须从客观视角出發,从不同角度评估二胡曲创作中移植手法的影响力,从而掌握如何正确恰当地应用移植手法促进二胡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云飞.二胡移植作品现象分析[J].黄河之声,2017(12).

[2]梁聆聆.二胡作品的移植方法[J].中国音乐(季刊),2018(04).

[3]张明.浅谈二胡移植小提琴曲对二胡音乐发展的影响[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8(03).

[4]李英.二胡演奏艺术中的移植乐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7(01).

(作者简介:彭苏楠,女,本科,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二胡演奏与教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二胡曲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我躲进二胡曲里纳凉
论二胡右手运弓技术在现代二胡曲中的运用
浅谈高职高专音乐赏析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以二胡曲《二泉映月》赏析为例
懂得
创作随笔
刘天华二胡曲《空山鸟语》审美研究——对雷默“音乐审美”与“审美音乐教育”思想的实践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