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工程大学:全方位助推创新与创业零距离对接产业与地方

2019-11-13严家民张琪

纺织服装周刊 2019年37期
关键词:西安纺织服装

严家民 张琪

故土新耕,新姿摇曳,坐落于古都西安的西安工程大学,坚持纺织服装特色,颠覆了大众对传统纺织服装产业附加值低、劳动力密集的刻板印象,为地方经济和纺织行业的发展,描绘出一抹亮丽的色彩。

百余年传承:长燃七星灯火,彰显办学特色

1912年开启办学历史,1978年独立建校为西北纺织工学院。上世纪80年代,扎实的工科基础与个性的艺术气质在这所学校相遇碰撞,西北纺院在高校林立的古都西安,跳动起活跃的时尚音符,这种艺工结合的办学特色在今天得到了强化和彰显。

目前,西安工程大学是我国西部唯一一所培养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人才的高校,在传统纺织服装学科专业体系基础上,学校根据现代“大纺织”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围绕优势产业链,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了以“一干两翼”为学科结构的“大纺织”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纺织工程学科为核心,智能机械、信息控制、纺织材料、服装设计、经济管理为支撑的学科链,通过一流学科建设、优势特色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学科发展。目前,学校是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和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零距离对接: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

在国家纺织服装转型升级的机遇抢抓期,西安工程大学按照“做强纺织、做靓设计,做优相关学科”的学科建设总思路,推进“互联网+纺织服装”学科提升计划,加大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产教深度融合,重点围绕产业用纺织品、智能制造、时尚创意等领域,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学校在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参与度和贡献率。

其中,矢志纺织报国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姚穆研制开发的“军港纶”系列产品和军服,被广泛应用于我军驻港驻澳部队、解放军各兵种、武警官兵等人员服装,展示出我军将士英姿飒爽的新形象,该成果荣获纺织界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当“非典”疫情肆虐时,姚穆院士团队又积极作为、主动出击,将研制成功的新型医用防护服送到了“非典”防治一线的小汤山等医院,并赠送给陕西医护人员80余套。

围绕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需求,学校在纺织材料、生态纺织及清洁化生产、智能化纺机设备、时尚创意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构建了符合学校特色的科研创新体系。学校构建的“5+X”产学研创新工程体系,主动融入、主动接轨、主动服务,为纺织产业结构优化、企业技术升级和效益提升做出积极贡献,产出了一系列高水平、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2017年,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级高工陈美玉参与完成的“工业排放烟气用聚四氟乙烯基过滤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三年来,西安工程大学还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0余项,2017年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及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国高校百强。

此外,西安工程大学先后建成了23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基地;与浙江、福建等地方政府、企业共建27个合作科研平台和技术转移中心,在山东如意、青岛即发、浙江洁丽雅、广东溢达等130多家企业中建立了实践实训基地。

西安工程大学与全国最大的纺织电子仪器和设备科研生产基地——陕西省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四主体一联合”创新平台——陕西省智能纺织机械研究中心已通过省科技厅、发改委的联合组织认证。该平台围绕智能纺织装备领域,重点针对高端纤维、纱线、织物的性能及质量检测仪器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构建了纺织装备从单机的智能化向系统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技术体系。

全方位助推:搭建双创平台,营造匠心匠意

如今,工程训练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时尚文化創意产业园三大双创育人平台,成为西安工程大学育人的亮点和特色。

学校建成了国家层面的“西纺文创众创空间”,具备人才培养、文化交流、成果转化和经纪服务四大功能。园区现已入驻44个创意团队,9个孵化团队(注册公司),每年为1000余名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机会。

西安工程大学通过双创育人平台,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时尚设计能力得到持续提高。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覆盖面从2012年的5.1%提升到2017年的100%;受益学生3万余人,连续多年约60%的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累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900多项;设计成果被企业采纳或参考率达70%左右。学校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创业激情高涨,仅2018年7月就完成创业企业工商注册71家。

西安工程大学还积极打造“一带一路”纺织服装研究院、服饰文化研究中心、中巴经济走廊(CPEC)文化艺术研究院等国际合作平台和智库,通过主办“国际青年导演交流会”、作品展览等多种形式,强化与巴基斯坦、伊朗等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沟通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

七星灯火,骊山晚照。西安工程大学经历了中国作为纺织大国的崛起与自豪,也感受着向纺织强国迈进的艰辛与不易。从解决中国百姓“穿衣难”的国计民生难题,到研发“军港纶”、“非典”防护服等特殊用途面料和服装,再到让纺织上天入地、用设计彰显文化,西安工程大学将不改初心、探索前行,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支撑起祖国西部的一片纺织教育高地,为祖国的伟业与荣光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西安纺织服装
物流告急,纺织企业发出呼吁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纺织服装企业捐款捐物一览表
道具服装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西安国际幸福城
西安国旅推出“台湾游”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