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瞧不起写作的套路
2019-11-13王枚
王枚
青山说:对于写作的“套路”,不少同学都有着刻板印象,甚至不以为意,然而,“套路”的另一面,其实是通往好文笔的基石。
我无数次地听到专家、学者、家长、老师、学生等不同身份的人抱怨高考语文写作就是“八股文”的遗毒!每每说起,他们都义愤填膺,扼腕叹息,好像因此就失去了无数优秀的作家苗苗。我承认,当我们的高考作文被某些补习机构列成表格,只需要根据题目填上相应的主题句或是换几个名词时,作文的确失去了阅读的价值。但抛开这种极端不负责任的应试教育,我总在想,写作难道不应该有一些套路吗?
写给自己看的叫随笔,你的心思你最懂,所以写给自己看的文章怎么写都行。不用有章法,更不用有套路,只要自己写得高兴就行。写给别人看的可就不行了,人家读者跟你也不熟,凭啥知道你的心思呢?你只能凭文字,把自己的写作意图明白清晰地展现给读者。
当然,也有意识流和魔幻现实主义,那样的文章需要好多好多读者专家分析来分析去,然后得出一个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仅供参考。读这些文章需要时间,捧一杯香茶靠在沙发上,用一晚上品几个晦涩但深沉的句子,的确很好。但别忘了我们写作文可不能要求老師如此评判,在短短的两三分钟里你不仅要让你的阅读对象读懂你的文章,还要让他喜欢你的文章,为你的文章心甘情愿地打高分,你说你能写意识流或是魔幻现实主义吗?
课本中《故都的秋》一开篇郁达夫写道:“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是多么明确的开宗明义!
文章杂写了很多北平的秋景,有时一段几组,有时一段一个,但怎么看怎么都不觉得乱,因为,无论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还是“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无论是“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还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无论是“息列索落下起来的秋雨”还是绚烂却又短暂的“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都紧紧扣合着开头第一句给出的“清、静、悲凉”的主题词。
所以,景色虽杂却样样都扣着主旨。写完了景,自然要用对中国文人悲秋的议论来深化一下自己对秋的感悟,再用南国与北国秋天的对比来抒发一下自己对北国秋天的大爱。最后,作者在结尾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好圆合的一个回扣!
“开篇点题—段段扣题—议论抒情升华—结尾回扣。”多么熟悉的写作模式,郁达夫用这个模式写出了《故都的秋》……
咱们做阅读理解,一篇千字文放在那里,要求你在20分钟之内读懂且要做出后面的题来。你读文章的时间最多只有5分钟,而且要在这5分钟里读出作者写作的主旨、感情、手法、结构条理……没有香茶,也没有沙发,在这样的阅读条件下,你喜欢读什么样的文章?肯定是文有文的中心句、段有段的中心句、开篇知道明确主旨、结尾知道点扣升华、段落行文有结构提示的文章。这就好啦,老师读你的文章,没准5分钟都用不了,将心比心,为啥你就不能写得规范清楚点呢?
写作本就有套路,在不过分死板的前提下,套路其实是对读者的一种尊重。为了让你看懂,我采用最明白的方式来行文。写不好作文,绝不是因为套路,而是因为你在这套骨架上填的肉太难看。语言不美,立意不深当然就不好看。写作文,首先要按套路出牌,这样至少能让人看懂。在这个基础上,你去阅读,去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才是硬道理。
别再瞧不起写作的套路了!没有规矩,哪来的方圆?
范华摘自《中国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