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改善百姓用药
2019-11-13罗燕
罗燕
罕见病药品短缺,低价药断供,慢病患者反复跑医院开药……近年来,百姓“用药难”“用药贵”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互联网售药的兴起正改变这一局面。“自2009年3月17日新一轮医改正式拉开帷幕,到如今已10年。但我国的医疗系统仍有两大顽疾:一是以药养医问题仍然存在;二是分级诊疗推进难。而改变这一现状,‘互联网+医疗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10月18日,在由《健康时报》、健客主办的“人民药事”座谈会上,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震这样说道。
作为高监管行业,医药电商的发展多重受限,但随着医药分开、“两票制”等政策推行,以及互联网政策逐步放开,互联网医药流通发展越来越快。
目前,已有不少有条件的实体药店开启了网上购药业务。
网络让药物更可及
互联网在改变世界,也给医药行业带来重大改变。
“‘互联网+放大了我们的医疗资源,因为它大大提高了医疗效率,这是我认为互联网给我们的医疗环境带来的根本性改变。”健客副总裁郝建垚说,用互联网的方式为医药产业赋能,可以从多个方面大大改善百姓用药的困境与不足。
健客的互联网医疗平台经常会收到一些患者的求助,反映在当地买不到一些罕见病的药品或是已经停产的药品。“我们最后也是多方协调,从各大药企调货过去。”郝建垚指出,我国的药物可及性实际上是非常低的,医疗资源不足的矛盾在基层和偏远地区尤为突出,尤其是非常见病的药物,很多地方没有储备,不少患者甚至需要坐几个小时的车去城里买药,甚至还要为了购药,在本就拥挤的大医院再挂一次号,这样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甚至会使医患关系更加紧张。
郝建垚表示,目前健客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已经和全国许多医院建立了合作,致力于推动“互联网+医药”在慢病管理上发挥作用。“网络售药最终会对患者、临床和企业都带来巨大收益,主要可以解决三个问题。”郝建垚提出,首先,互联网让患者有药可买,会大大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促使患者合理用药;其次,借助AI和大数据,在临床之外继续收集患者的用药数据,跟踪日常康复情况,可以得到有关疾病和健康的相关数据,进而为宏观疾病防控和科研等提供参考;第三,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提高,药品的复购,也是企业价值的体现。
“现在,网售药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例如监管不足可能导致安全隐患,或是药师如何开售线上处方等,但是我依然认为,在一个人人都习惯了网购并且都有用药需求的时代,网售药理应成为最基本的基础服务。”郝建垚指出,医保解决了大部分人的用药问题,而对于有特殊医疗需求的小部分群体来说,例如希望使用进口药物的群体,在社区医院往往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可能要通过大医院甚至互联网寻找更好的药品,并且要依靠商业保险解决价格问题,而互联网+医药无疑是解决商业保险最有效的手段,互联网+医药则能够给公众带来更多的购药选择,改变患者的消费行为,提升购药效率,进而带来药品价格的下降。
通过互联网,购药便捷了,但是用藥安全更需关注。
药事服务待跟上
通过互联网,购药便捷了,但是用药安全更需关注。
错误用药会带来很多健康风险。世卫组织调查显示,在全世界的死亡病例中,有1/3是由于用药不当致死的,50%的患者存在错误用药,包括减量、增量、合并用药等。
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主任赵志刚发现,医改近10年来,门诊人数翻了一倍,床位数翻了一倍,医生和护士的数量快速增加,只有医院药师的数量增长缓慢。面对床位数和门诊人次的增长,药师的工作量快速增长,药师的药学服务作用实际在弱化,公众用药指导难以得到满足。
在他看来,网络售药的药事服务更欠缺。他认为,我们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利用互联网的管理服务,帮助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但是医疗是一种人文服务,而不仅仅是卖药的。
“比如有的患者,有好几种病,要吃几十种药,这些药怎么吃呢?需要专业的药师指导。”赵志刚说。他建议药企加大对合理用药的引导力度,多为患者做一些用药方面的服务。
确保药品安全
网络购药更加便捷,也给药品监管带来挑战。作为高监管行业,医药电商的发展一直多重受限。
根据现在的相关政策,要开展网上售药,线下必须有实体店。在王震看来,这其实是医院、药店+互联网。相关政策出台慎之又慎,就是“怕出事”。
郝建垚认为,保障药品安全,可以运用经济杠杆,让药品可追溯。通过互联网手段,药品的溯源会更加方便。“这一片药是谁生产的,在什么时候卖给了谁,这些信息都可以实时反馈到监管平台,这样的信息监测管理系统,比目前很多药店都成熟。”
网络购药纳入医保也在推进中。8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明确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按照线上线下公平的原则配套医保支付政策,并根据服务特点完善协议管理、结算流程和有关指标。
据王震了解,医保部门正在积极推动这一进程,目前最大的难题在技术方面,首先要按照统一标准搭建医疗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