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项目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研究

2019-11-13李文华彭立敏张东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班组长胜任工程项目

李文华,彭立敏,张东兴

工程项目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研究

李文华1,彭立敏1,张东兴2

(1.中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2. 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

为了探究工程项目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因素,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业技术能力对团队管理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管理能力和现场运作能力对岗位胜任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发展能力对团队管理能、现场运作能力以及岗位胜任能力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工程项目;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力评价;偏最小二乘法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施工班组长作为工程项目实施的一线员工团队领导,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起到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工程项目班组长的岗位胜任能力会对项目公司的绩效水平产生影响[1],而对于如何评价工程施工班组长的岗位胜任能力是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问题。有部分学者进行了关于班组长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的研究。郭丽芳[2]从沟通与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等分析工程项目团队胜任能力,并探索它们对团队综合胜任能力的作用。袁军等[3]从人际关系、管理技能、专业能力以及个人特质等方面对总监理工程师的胜任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对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程度较高。董留群[4]从管理能力和个人特征等评价工程项目经理胜任能力,发现综合管理能力对工程项目经理胜任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张术丹[5]从成本、进度以及质量控制能力等分析班组长的岗位胜任能力,并对班组长能力岗位胜任能力进行评价。蒋天颖等[6]从知识水平、组织协调、责任意识等方面分析了工程项目经理的岗位胜任能力。林志波[7]以班组长能力素质为出发点构建班组长能力评价模型,并对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建议。也有学者从班组长的绩效水平出发,分析班组长的岗位胜任能力对绩效水平的影响。梅强等[8]以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岗位胜任能力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徐小芳[9]分析班组长领导与建筑工人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跨层级的安全绩效研究模型,分析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与安全绩效之间的关系。目前,对于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10−11],有学者从个体特质、工作安全意识工作能力等方面分析其对领导干部胜任能力的影响[12−13],而对于工程项目施工班组长的岗位胜任能力与绩效关系方面研究文献不多。因此,本文以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班组长为研究对象,分析现场运营能力、团队管理能力、专业技术水平以及自我学习发展能力4个方面与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的关系,为施工单位培养和评价工程施工班组长的能力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偏最小二乘法

其中:1,1为系数向量;此时,满足以下条件:

再次,在得到主成分系数之后,建立回归方程:

根据最小二乘估计方法的原理得到:

接着计算残差进行更替。由于第一步提取的主成分可能只遗漏部分信息,因此需要再进行上述提取信息步骤,得到:

通过2次提取最后可以得到:

最终,得到偏最小二乘回归方程为:

2 班组长能胜任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及研究假设

班组长作为施工工程的一线员工的团队负责人,与上级领导和施工员工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班组长需要完成上级下发的指标,同时又要协调组员的情绪和工作压力。是工程实施的润滑剂,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点。班组长的现场运作能力可以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协调各方需求,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障工程项目按计划实施[14]。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1:现场运作能力对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即班组长的现场运作能力越强,其岗位胜任能力越强。作为项目工程的一线施工员工,岗位专业技能水平是不可或缺的,也是衡量其岗位胜任能力的重要内容。当组内成员面临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班组长成为克服困难,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班组长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较好的学习能力等,这些能力将有益于工程实施[15]。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2:专业技术能力对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即班组长的专业技术越强,其岗位胜任能力越强。班组长作为一线施工人员组织管理者,不仅要拥有专业的技术能力,还必须具有团队管理能力。要通过分工协作,组织成员合理协作,保障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班组长在工人群体中发挥着管理、沟通等重要作用[16];以施工班组以班组长为关键点进行重点管理,能够高效控制整个群体,提高管理水平。施工班组长作为团体领队,具有处理组内成员矛盾和事物的能力。既要保证团队成员的工作次序,还要保障团队成员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19]。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3:团队管理能力对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即班组长的团队管理能力越强,其岗位胜任能力越强。最后,班组长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以及工程项目的要求,班组长需要不断地自我学习,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快速接收上级的指示和技术难题等。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4:自我学习能力对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即班组长的自我学习能力越强,其岗位胜任能力越强。

3 实证分析

3.1 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本文从深圳市交通委员会下属的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获取深圳市在建的工程项目清单,选择 5个具有代表性的在建工程项目,通过在线管理平台向现场施工班组长在线随机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260份问卷,回收248份,通过数据筛选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00多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3.46%。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表

3.2 信效度检验

通过SmartPLS软件分析得到模型的AVE和克伦巴赫值如表2和表3所示,可以看到专业技术能力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520 9,Composite Reliability值为0.755 1;团队管理能力的Composite Reliability值为0.697 7;现场运作能力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641 3,Composite Reliability值为0.787 8;岗位胜任能力的Composite Reliability值为0.926 5;除了团队管理能力的克伦巴赫值小于0.5外,其他维度的克伦巴赫值都大于0.6。相对而言,各维度的AVE值都不是太高,但指标的AVE的开方大于该维度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值。

表2 信度和组合效度检验结果

3.3 岗位胜任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分析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因素,我们进行量表调查。通过数据清洗最终得到样本数据。运用SmartPLS2.0软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通过图1可以看到各个维度的路径系数。专业技术能力对团队管理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333,现场运作能力对团队管理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104,团队对岗位胜任能力的路径系数是0.113,专业技术能力对岗位胜任力的路径系数为0.298,现场运作能力对岗位胜任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162,自我发展能力对岗位胜任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097。

图1 岗位胜任能力影响因素路径系数

表4为观察指标对潜变量的载荷贡献率,通过表格可以发现安全生产指标对专业技术能力的载荷值为0.635 4,信息传递对团队管理能力的载荷值为0.811 4,专业技术对岗位胜任能力的载荷值为0.862 6,整改交接对现场运作能力的载荷值为0.784 2。

表5为各个指标的权重,比如安全生产对专业技术能力的权重为0.311 2,环境管理对专业技术能力的权重为0.302 5,带头榜样对团队管理能力的权重为0.286 9,专业技术对岗位胜任的权重为0.234 5,整改交接对现场运作能力的权重为 0.296 5,班中监督对现场运作能力的权重为0.247 4;通过权重与指标数据的乘积可以得到专业技术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岗位胜任能力、现场运作能力等维度的值。

表4 测量指标对潜变量载荷贡献分析结果

为了检验路径系数的显著性,通过SmartPLS软件进行检验,一般而言,当大于1.96时,表示显著性水平小于0.05,路径系数显著。通过图2和表5分析,专业技术能力对团队管理能力的路径系数检验为3.728,表示专业技术能力对团队管理能力的路径系数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团队管理能力对岗位胜任能力的路径系数检验值为2.003,表明团队管理能力对岗位胜任能力的路径系数0.113显著,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表6是观察变量对潜变量载荷值的检验分析结果。如信息传递对团队管理能力的载荷贡献系数检验值为9.648 42大于1.96,表示载荷贡献系数通过检验。其他指标对潜变量的载荷值检验都大于1.96,说明观察指标对于潜变量的信息载荷贡献率都显著成立。

表5 测量指标对潜变量的权重

图2 路径系数T检验结果

表6 测量指标对潜变量路径系数T检验结果

表7是潜变量对潜变量的检验分析结果。专业技术能力对团队管理能力的路径系数检验值为3.728 4>1.96,说明专业技术能力对团队管理能力的路径系数显著;专业技术能力对岗位胜任能力的路径系数检验值为5.213 4>1.96,说明专业技术能力对岗位胜任能力的路径系数显著;团队管理能力对岗位胜任能力的路径系数为2.002 6>1.96,表示团队管理能力对岗位胜任能力的路径系数显著。而现场运作能力对团队管理能力的路径系数检验值为1.292<1.96,表示路径系数不显著。自我发展能力对岗位胜任能力的路径系数检验值为2.041> 1.96,说明自我发展能力对岗位胜任能力的路径系数显著,正向促进作用。

表7 潜变量对潜变量路径系数T检验结果

综上结果分析,现场运作能力、团队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对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左右,并且专业技术能力影响最大,自我发展能力影响最小。可见,对于工程项目工作,技术是关键,只有技术能力强才能够更好地胜任班组长岗位。同时,本研究也发现专业技术能力对团队管理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发展能力对团队管理能力、现场运作能力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可见,虽然自我发展能力对岗位胜任能力的直接影响较小,但是可以通过其他因素间接影响岗位胜任能力。

4 结论

1) 专业技术能力对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最大,并且其可通过对团队管理能力的间接影响,促进岗位胜任能力的提升。

2) 团队管理能力和现场运作能力对岗位胜任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 自我发展能力对岗位胜任能力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其可通过对团队管理能、现场运作能力的间接影响来促进班组长的岗位胜任能力。分析发现专业技术能力对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发展最重要,而自我发展能力则可以帮助班组长保持长久优势。

[1] 李君明. 施工项目经理胜任力、人格特质与项目绩效的关系研究[D]. 深圳: 深圳大学, 2017. LI Junming.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ency,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roject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rs[D]. Shenzhen: Shenzhen University, 2017.

[2] 郭丽芳. 矿建工程项目团队胜任力与绩效关系研究[D].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 2013. GUO Lifang.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m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of mining construction project[D]. 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13.

[3] 袁军, 张云宁, 赵迎亮. 基于结构方程对总监理工程师胜任力模型验证研究[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5, 32(3): 72−77.YUAN Jun, ZHANG Yunning, ZHAO Yingliang. Competency model validation of chief supervisory engineer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J].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5, 32(3): 72−77.

[4] 董留群.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项目经理胜任力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6, 30(2): 24−27. DONG Liuqun. Study on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oject manager competence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6, 30(2): 24−27.

[5] 张术丹. 房地产企业项目经理胜任力对绩效影响的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5, 29(1): 154−158.ZHANG Shudan.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project manager competency on performance in real estate enterprise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5, 29(1): 154−158.

[6] 蒋天颖, 丰景春.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工程项目经理胜任力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1): 58−60.JIAGN Tianying, FENG Jingchun. Research on competency evaluation of project managers based on Bayesian network[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0(1): 58−60.

[7] 林志波.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建设及应用——以班组长能力素质模型为例[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15): 61−63. LIN Zhibo.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st competency model---Taking the competency model of team leader as an example[J]. 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2013(15): 61−63.

[8] 梅强, 王燕玲, 刘素霞. 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员胜任力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7, 27(6): 163− 168. MEI Qiang, WANG Yanling, LIU Suxia.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competency of SMEs’ safety administrators[J]. Chinese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s, 2017, 27(6): 163−168.

[9] 徐小芳. 班组领导与建筑工人安全绩效的跨层次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XU Xiaofang. Cross-level study on team leadership and safety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ion workers[D]. Wuh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10] Smith T D, Eldridge F, Dejoy D M. Safety-specific transformational and passive leadership influences on firefighter safety climate perceptions and safety behavior outcomes[J]. Safety Science, 2016(86): 92−97.

[11] 吴声声, 宋守信, 张莹. 企业安全职业胜任力的模型构建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2(1): 221−223.WU Shengsheng, SONG Shouxin, ZHANG Ying. Research on building enterprise safety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model[J]. Productivity Research, 2012(1): 221−223.

[12] 侯邦敏.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员胜任力模型研究[J]. 项目管理技术, 2013, 11(12): 80−84.HOU Bangmin. The research of safety personnel competency model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J]. Project Management Technique, 2013, 11(12): 80−84.

[13] 周海洋, 吴祥, 于荣江, 等.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者胜任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建筑安全, 2015(2): 4−8.ZHOU Haiyang, WU Xiang, YU Rongjiang, et al. Analysis of competency influence factors for safety manager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J].Construction Safety, 2015(2): 4−8.

[14] Taber B J, Blankemeyer M. Future work self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in the prediction of proactive career behavior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5(86): 20−27.

[15] Rautman M, Voelcker-Rehage C, Godde B. Fit between workers’ competencies and job demands as predictor for job performance over the work career[J]. Journal for Labor Market Research, 2011, 44(4): 339−347.

[16] Rejas-Muslera R, Urquiza A, Cepeda I. Competency- based model through it: An action research project[J].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2012(25): 117− 135.

Research on the post competency of team leader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LI Wenhua1, PENG Limin1, ZHANG Dongxing2

(1.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China; 2. School of Geosciences and Info-Physic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ost competency of team leader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partial least squares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se factors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mpetenc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eam management ability and post competency; team management ability, and on-site operation ability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post competency;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team management ability, on-site operation ability and post competency.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team leader; post competency evaluation; 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

U459

A

1672 − 7029(2019)10− 2636 − 07

10.19713/j.cnki.43−1423/u.2019.10.033

2019−04−15

2017年度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进步与创新计划资助项目(201726)

李文华(1980−),男,山西霍州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土木工程管理研究与应用工作;E−mail:837272487@qq.com

(编辑 蒋学东)

猜你喜欢

班组长胜任工程项目
化工企业班组长的安全素养及作用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怎样当好班组长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班组长的日常管理要点
职工自选班组长值得提倡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