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情于理,法者仁心

2019-11-13

莫愁 2019年34期
关键词:叶某莫愁赣榆

编辑手记:

2013年,《莫愁》采访了原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姜霜菊。那是一个忙碌的上午,她几乎没时间坐到办公桌前,一直站着为前来咨询、办案的人解答问题、处理案件。我们几乎是见缝插针地完成了那一次采访。自1984年参加工作,至2018年1月正式退休,全身心投入工作的34年里,姜霜菊所办案件无一错案,无一当事人申诉,无一当事人上访。2019年12月,《莫愁》再次拜访了姜霜菊,这一次,她终于得空,坐下来和我们聊了聊这些年所走过的路。

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几十年如一日地处理着邻里矛盾、家庭财产纠纷、夫妻关系等鸡毛蒜皮的事,对此,姜霜菊说:“法官不是官。法是一种大爱,爱这世上每一个需要保护的人,法官就是这大爱的执行者。”

“某个案件对承办无数案件的职业法官来说,并不起眼,可对每一位当事人来说,这可能是他这辈子唯一的一次官司。所以,为了这众多的‘一生一次’,我必须反复掂量斟酌,真正为当事人考虑,为双方当事人找到一个平衡点。”

——摘自《莫愁·智慧女性》2013年7期

熟悉姜霜菊的人爱叫她姜大姐、姜阿姨,她思维敏捷,语速轻快,是个极擅沟通的人。她进行调解,从来不会只有一种定式,多数时候她心平气和,循循善诱,急起来却也能连珠炮一样把当事人一顿数落。什么情况下,面对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她有一套自己的逻辑。

有一件案子,是她职业生涯中印象极深刻的,从中也足以看出姜霜菊灵活变通、亦柔亦刚的个性。

早年间,在赣榆农村,有不少人赴贵州、云南等地“买媳妇”。终日酗酒、游手好闲的常某也去贵州娶回了媳妇叶某。每次酒喝多,常某就会打骂叶某。叶某不堪忍受,带着女儿跑回了贵州。转眼孩子要入学,为了迁户口,叶某多次赶回赣榆起诉离婚,却总因常某拒不出庭无奈作罢。面对法院的传唤,常某甩下一句:“除非法官上我家来开庭!”

叶某第四次起诉时,案件转到姜霜菊手上,看到这位母亲为了孩子如此奔波,姜霜菊当即决定特事特办。

姜霜菊领着书记员来到常某家时,他正喝得醉醺醺的。常某怀疑自己眼花了,因为他从心底觉得法官不可能为了一个外地人真的到家里开庭。看着连桌椅板凳都没有,只剩空酒瓶的屋子,姜霜菊严厉地开口了:“你没老婆,好不容易娶了个老婆,却不把老婆当人;生了女儿,又没有爸爸样子,你还算个男人吗?你有脸管自己的女儿吗?你想过她未来怎么生活吗?”一连串提问让常某酒醒了大半。

姜霜菊接着循循善诱:“离了婚,女儿可以好好长大,你也能够重新开始,赚点钱去看女儿,她日后还会认你……”常某听着听着眼泪流了下来。姜霜菊放缓语气:“孩子女方带,学费女方出,人家对你的要求不过是签个字,让孩子好上学,难道这么一点小事你都不能为女儿做到吗?”常某立刻答:“能做到。”

只要能把案件办好,语重心长也好,劈头盖脸也罢,都是姜霜菊沟通的方式。这背后真正让人信服的力量,来自她那颗真诚、仁爱的心。

拿到常某签字的调解书,姜霜菊马不停蹄赶回法院。原本从受理到结案至少需要20天,姜霜菊一天就把事办完了。看到调解书,叶某愣住了,她说不出话,只剩眼泪不停往下掉。

叶某要请姜霜菊吃饭。姜霜菊说:“我给你特事特办就是想让你今天就能回去,不多花这一晚的住宿费。快走吧,女儿还在家等你。”叶某不愿走,姜霜菊一路连拖带拽,把叶某送到法院门口。叶某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小捆钱让姜霜菊收下,那是数张1元、5元、10元的纸钞,被小心地捆在一起。

“唉呀,那一瞬间我真是太伤心了。”多年后回忆起来,姜霜菊还是忍不住心酸。见她不收,叶某急得跪了下来。姜霜菊只好把钱接过来,她说:“这笔钱,是我的了吧?”叶某点头。她接着说:“是我的,我说了算,现在我把它给你,请你代我转交给你的女儿,让她好好学习,好好长大。”

叶某无言,她抱着钱边走边回头,姜霜菊只挥挥手,示意她快去赶车。

姜霜菊说:“有人会误解我们的工作,尤其像我处理婚姻案件比较多,以为我总是劝和不劝离。其实不是的,我只会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该劝离的,我一定劝。”

姜霜菊在职时,法院里很多人去找她请教工作方法。现赣榆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曹胜就是其中一位。姜霜菊的一段话让曹胜谨记至今:“所有的办案技巧都绕不过一个‘情’字和一个‘理’字,‘情’是感情,‘理’是法理。要寄感情于法理之中,以情动人。”

姜霜菊去外地监狱进行民事调解,想到服刑的是赣榆本地人,她会特意带上煎饼、小鱼和花生,它们卷在一起,就是赣榆当地的一种美食。这份心意,让不少服刑人员一直记挂。其中有一位出狱后来看望她,姜霜菊一时没认出来,他急切地说:“你带着煎饼和小鱼去监狱找我的呀!”姜霜菊笑了:“记得,记得。”

如今,姜霜菊在赣榆区法院里的“姜霜菊调解工作室”继续忙碌着,空闲时间还要去各处作报告、演讲。每次演讲前,姜霜菊都会提前在家练习,她不知道,崇拜她的小孙子一直在偷偷模仿。有一次别人问起孩子:“你奶奶是做什么工作的?”他马上自豪地说:“我的奶奶是姜霜菊——人民的好法官!”接着有板有眼地背诵起来:“30多年来,她一直工作在民事调解的第一线……”

猜你喜欢

叶某莫愁赣榆
寻找“莫愁·幸福家庭”
寻找“莫愁·幸福家庭”照片选登
莫愁前路无知己
《莫愁》一直记得你,我们从不会忘记,每一个相遇者。
账户多出 的钱能花吗
无赖骗小鬼
今年冬天赣榆下雪了
德基机械整体式热再生“绿动赣榆领跑全球”——赣榆交通·德基机械沥青热再生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赣榆区麦秆还田稻作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