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关怀: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体系构建研究
2019-11-13朱红雪济宁市太白湖实验小学山东济宁272167
朱红雪 济宁市太白湖实验小学 山东济宁 272167
一、引言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综合人才的培养才是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现今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各个环节配合度较低,学生心理素质差、厌学情绪高涨、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现象层出不穷。因而,必须对学生进行全景式的关怀,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有机结合,共同助力德育体系的构建,达到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需求。
二、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化德育体系构建路径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学校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性、目的性更强,且更加系统化,对学生三观的正确树立和思想道德觉悟的提升作用更大,应充分发挥学校的德育主导作用。
1.1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树立学习榜样
教育改革的实施和践行者都是教师,因而教师在德育体系建设和素质教学全面推动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师的日常言行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身教的作用要远远大于言教。
首先教师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和思想建设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在实践中去践行道德理念,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如,说话做事要公平公正,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和成绩多关注,在生活中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予以关心等。
1.2 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德育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在基础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使学生从多方位教育中更全面建设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如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德育短片播放以辅助教学,提升学生对道德理念的认知度,也可以通过结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身边的德育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印象,还可以聘请司法局在职工作者为学生开展主题讲座,对学生进行法制观教育,提升其辨别是非的能力。
1.3 创建优化德育教育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校园环境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校应该创建良好的德育校园环境,为德育教育打好环境基础。如学校可以在教室走廊和教室内墙壁上张贴古今的名人名言,可以在校园草坪中张贴爱护环境的提示标语,也可以在学校公告栏上设置德育模块以宣传日常的好人好事,也可以在班会上进行德育专题讨论活动等。通过德育环境的营造和学生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德育教育的目的的达成。
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加油站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生接触最早的教育,它对学生的影响是长久且深远的。然而很多家庭都因为工作或者事业忽略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将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还有的家庭缺乏正确教育方法,改变家庭环境,充分发挥其加油站作用,有利于学生品质提升。
2.1 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家庭的相处模式和生活情趣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家庭可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丰富家庭活动,如进行家庭野游或者一起去海洋馆、游乐园增加生活情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家庭成员的交流与沟通,构建和谐的亲情关系。
2.2 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现代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且个性化较强,因此家长对教育日常工作和生活作风对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注重和谐家庭环境和亲子模式的构建,学生创新想法的尊重,为学生创建健康、乐观、民主、尊重的心理健康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3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在家庭中站主导地位的,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和教学方式对于家庭氛围的营造和学生的成长方向有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方式都受父母影响,父母改变与学生的沟通方式,充分尊重学生,主动与学生进行想法的沟通,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导与鼓励,对不当的行为做法进行监督和指正,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三、充分发挥社会的教育实践实践作用
科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生接触外部社会信息的机会越来越多,因而,社会教育现今也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力量。正处于青少年成长阶段的学生通常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是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社会的大染缸的影响力会大于学校和家庭。这就要求国家和政府通过法制建设和道德教育等方法进行社会环境净化,同时学校和家庭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优质公共资源对学生进行有力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有选择性的进行事物学习。
总而言之,学校、家庭和社会虽然是三个不同圈层,有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作用也不尽相同,但是教育体系的搭建需要三方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协调促进且各自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多层次、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能够营造全员育人的环境,使学生无论在学校、回到家庭还是走入社会都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四、小结
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我们的教育责任还很重,只有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有效结合,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全景式关怀,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总结新的教学方法,才能紧跟时代的脚步,满足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