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实验资源,培养科学探索能力
2019-11-13邱宇辉南通市通州湾三余小学226331
邱宇辉 南通市通州湾三余小学 226331
一、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师生动手建设、管理实验园。
很多学校都有一定的校园空地,可以建设为学校的实验园。
1.实验园能为教学提供观察实验的材料。如教学《我眼里的生命世界》这单元时,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验园观察按教学需要分类、分期栽培植物,饲养小动物,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解决了学生因缺乏实验材料无法亲自观察、实验的矛盾。
2.实验园是学生进行栽培、饲养等学习活动的基地。如教学《养蚕》这单元时,科学教学大纲要求尽可能创造条件,联系实际,让学生直接用桑叶养蚕等实践活动,学习科学知识,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
3.实验园的建设能紧密结合当地生产实际,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在实验园的建设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进行培植花木幼苗、果树、药材等经济作物的实验。
总之,实验园不只是教学的基地,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功能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教学需要的替代材料。
科学课中的观察、实验材料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和学校,对于那些当地缺乏的材料怎么办?我们采取的办法是:选择可以达到的教学目的要求、当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补充。如学习《我眼里的生命世界》这单元时,用我们可以用校园里现有的植物和动物加上自己看到的替代教材内容。 改变了因缺乏教学材料,只能靠老师演示实验、学生看的状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了学生了解家乡自然事物特点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展环境考察和课外科学研究活动。
大自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考察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科学课教师注意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去上课,科学课中凡是适合在当地自然环境中教学的内容,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土壤等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把科学课的教学和课外科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科学课取得了综合的教学效益。
本学期我上科学探究课《声音的产生》时。在撰写教案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本单元科学课的实验内容很多,在身边就能找到较多的实验材料,设计的教学过程极其简单。第一个环节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声音,通过声像并茂的方式让大家了解了声音无处不在。第二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制造声音。第三个环节,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第四个环节,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延伸。
这次教案的设计,没有了预设的琐碎提问,没有了预设的学生答案,没有了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和教学环节,主要的环节,只有简单的一句“学生各自设计实验,师生共同欣赏点评。”在演示实验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所猜测的结论,这对学生来说既是挑战,又是创造实验的好机会,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明显。课上有的学生为了让物体发声,想出多种方法,学生的实验操作我也看了,尽管方法各不相同,但目标一致,通过实验验证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前我也预测了学情,为的是能够和学生亲历过程,在课堂上互动时一起交流更加开放。有学生用手弹拨,有学生用棒敲,也有学生用嘴吹,这样的交流容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交流有着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我追随着学生的兴趣、问题、体验与感受,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不断地及时处理多种反馈来推进教学,如学生做完实验后,我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液体和气体的振动是否也会产生声音呢?请用实验验证,学生设计多种不同的实验证明液体和气体的振动同样会产生声音。我的适当点拨,激起了学生的内在智慧;那天上课,外面风较大,教室的铝合金窗户被吹得呼呼响,我灵机一动,便提问学生:教室里的窗户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有学生很快就想到了,窗户被风吹后引起的振动。我又接着提问:谁能想办法让窗户不要发出声音,试一试,谁的方法灵? 我的智慧引申,架设了师生、生生互动的平台,形成了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学生们自由表达,互相促进,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达到心灵的感应。通过试验,教室窗户的声音消失了,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身边的问题,真正使课堂内外贯通,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和情感的释放,让我们走向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新境界。课后我看了学生的活动记录,可谓百花齐放。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动态发展的课堂,是我努力追求的课堂,也是我孜孜以求的教学境界。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想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首先教师要学会巧用身边的教学材料。让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探索的过程,我想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应对学生的提问,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材料,让学生产生疑问,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科学探究所追求的境界!教学教学,教即是学,的确如此。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立足于学校实际,充分发挥本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受到“科学启蒙教育”,使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得到培养;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校本课程的作用和功能;才能使科学教学得到社会家长欢迎和有力支持,从而开创科学教学的新局面。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和对家乡的资源、环境、经济的了解,增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培养科学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