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1-13
(新泰市新汶中学,山东泰安 271219)
0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无论是在教学目标方面还是在教学内容方面,亦或是在教学方法方面都需要进行创新,高中数学教师应提升创新意识,丰富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为大多数教职人员所了解,但消除应试教育的工作很难在一朝一夕间完成,受到各方面压力的影响,很多高中教师不得不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数学教学,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造成班级内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为严重,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由此可见,明确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十分重要,据此,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现实意义。
1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为我国高中以往的教育都以应试化为主,这种教育无疑不够全面,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来说,其能够成为高中课程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其是学生高考中的“筹码”,更是因为数学课程包含着很多知识,具备成为文化体系的先决条件,学习数学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逻辑性,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这些也都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必备素质,除此之外,数学学科还具备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性,通过学习数学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知识去对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解决。所以,在传统高中数学教育还不具备完善性的情况下,根据新课程改革背景对数学教育进行创新十分重要。
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高中教师还是高中学生,亦或是学生家长都十分重视数学这一学科,但是,我国高中在数学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讲完课程内容后,就开始不断的让学生做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是,这种机械式的训练方式很大程度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毫无兴趣,完全是在教师的强迫下学习,长此以往,部分学生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抵触感,即便在老师的要求下做了大量的数学习题,也没有真正的掌握数学知识,反倒会引起学生的挫败感。这种低效率的教育无法达到教学效果,甚至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必须要明确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学习,如此自然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
2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过程缺乏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是不能不提的。正确的数学教学过程也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点以及相关的公式进行灵活运用,就可以逐渐树立思维意识,通过数学思维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然而,国内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在讲台下听讲,在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完了课程内容之后,就开始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整体教学过程具备机械性的特征,并没有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无法引起学生的认同。
2.2 没有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除了逻辑思维能力之外,创新思维能力也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在高中阶段最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科非数学莫属,合理的开展数学教学,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数学教师都忽略了这一问题,在对习题进行讲授时,往往会直接公布正确答案,没有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也没有向学生启发解题的思路,这种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再者,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数学教师都忽略了对教学氛围的创设问题,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
2.3 课堂评价体系不完善
课堂评价体系不完善是必须要提到的问题,我国高中数学教师普遍没有关注课堂评价的问题,仅仅以学生的测试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也没有达到教育部门的要求。与此同时,在上课时很多教师都没有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没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导致很多数学基础本来就较为薄弱的学生无法对抽象的知识点进行理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部分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但是由于教师的评价标准以分数为主,所以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会日渐削弱,长此以往,学生甚至可能会出现厌学的心理。
3 新课程改革下解决高中数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合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想要对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着的问题进行解决,就必须要适当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因为现有数学教学过程较为传统,缺乏创新,不能够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更不要说利用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除此之外,高中数学知识内容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难度,知识内包含着很多的抽象图形,学生无法对其进行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可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利用计算机可以将原本抽象的图形变得更加清晰,更加直观,能帮助学生对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思维意识。
3.2 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原有的教学已经无法对现实需求进行满足,所以除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外,还应该让学生具备各方面的能力与技能。传统应试教育的现实意义在如今的时代可谓越来越少,因此对原有教学进行改革十分重要。引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能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除此之外,由于高中数学知识具备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不同学生分成不同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实施针对性教学,尽最大努力提升所有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不是仅仅关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除此之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氛围,让学生通过交流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课时,教师还可以让小组选出学生代表,由学生代表来对解题思路进行讲解,可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3.3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实事求是地说,数学并不仅仅是对公式进行机械式的学习,而是要以思维能力为基础,由此可见,数学成绩不是数学的全部,教师只有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才能够培养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积极的思考过程中获得进步。因此,教师需要多关注那些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以学习态度、进步幅度为评价指标,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数学教学真正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明确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学习,在丰富的学习内容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