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恋
2019-11-13姚雪
姚 雪
植物是乡村的情人,有乡村的地方就有植物,她们把根深深扎在乡村的血脉中,生是乡村的人,死是乡村的魂。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人走出了荒凉的乡村,只有植物毅然站在原地,与乡村长相厮守。然而,每一个离开乡村的人,她的心都被种在了植物的年轮里。
国 槐
小时候,国槐是村子里最受人敬重的树,每家的房前屋后都有几棵国槐,它那细细的叶柄两边是羽状排列的叶子,整齐、美观。为什么说国槐受人敬重呢?一是因为它不像洋槐那么张扬:洋槐可以长得奇形怪状,遮天蔽日,把洁白的花串挂在枝头,卖弄风情;国槐则是中规中矩的,不仅站得直,枝杆也生得有序,花穗向上,白里透着淡黄色,呈现出一派含蓄、厚重的东方美。二是因为国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的花可以入药,每年夏季,到了国槐开花的时候,都会有人到村子里收购国槐花,老人和孩子们就把采下晒干的国槐花拿出来,卖些零花钱。
一到暑假,孩子们最重要的活动就是采槐花了。午后,孩子们从午睡的屋子里溜出来,提着篮子,拿着绑有铁勾的竹竿,来到高高的国槐树下,开始采槐花了。高昂着头,举起竹竿,把铁勾对准一簇槐花,勾住枝丫,轻轻一拧,就拧了下来。(大些的孩子们都是在竹竿上绑一把镰刀,用镰刀刷刷地削下槐花枝,由于镰刀较重,又不安全,小孩子们一般不被家长允许使用。)有些槐花很大一簇,枝丫却很纤细,韧性好,由于铁勾较粗,怎么拧也拧不下来,让人又急又累,弄得满头大汗。采槐花通常需要两个人搭档,一个人采,一个人负责取下被拧断从而卡在铁勾中的槐花,或是捡拾掉落在地上的槐花。采得时间久了,脖子昂得又酸又痛,就不得不停下来歇息。低处的槐花采完了,就爬到树上去采,双手抱住粗糙的树身,肚子紧贴树身,双脚用力蹬,很快就爬到了树身的最上面,再用双手攀住枝杆,猛地一用力,就跻身于树上了。这最后一个步骤其实很不容易,或者可以说是艰难的,只要稍不留意,或是体力稍有不足,就可能会摔下来。爬上树后,先是喘几口气,接着便伸手去采面前的槐花。一枝枝拧断,一枝枝扔向地面。时有挂在了枝叶上的,只需用脚轻轻一跺,槐花便轻盈地落向地面。面前的槐花采完了,还需下面的伙伴把竹竿递上来,一手攀着枝杆,一手接过竹竿,举起来,对准槐花,勾住,拧断。站在树上用竹竿采槐花,比在地面上时更加困难了,正是那土生土长的一股倔劲支撑着我们,采下去。直到太阳落山,暮色笼罩,国槐树上的孩子们从树上下来了,拍拍衣服,这才发现身上一片片红红的,被蚂蚁咬出了包。
我们把采来的槐花放在太阳下晒,晒干后,把花朵从花枝上捋下来,用报纸包好,或是装在密封的塑料袋中,等着收购槐花的人到来。一天午后,突降大雨,我连忙把放在太阳下晒的槐花收回家中,可是槐花还是被雨淋湿了。原本黄亮亮的槐花一夜之间就变黑了,还发了霉。收购槐花的叫喊声在村子里响起了,我和邻居姐姐把各自收藏的槐花捧出来,拿到收购槐花的中年男子面前。邻居姐姐打开包有槐花的报纸,露出了一朵朵黄亮亮的槐花,中年男子捏了一撮,放在鼻子上闻了闻,笑了笑,对邻居姐姐说:“槐花晒得不错,可是骨朵太少了,都是开放的槐花,下次记住多采些骨朵,骨朵比花朵更好。”中年男子收下了邻居姐姐的槐花,给了她钱。我忐忑不安地打开手里的纸包,露出了黑色的带着霉味的槐花,中年男子闻了闻,问道:“淋雨了吧?”我如实回答:“不小心让雨淋了。”他笑了笑,说:“虽然让雨淋了,可是你这大部分都是骨朵,这就是我想要的,下次一定注意不要再让雨淋了。”那次,出乎意料的,中年男子给我的价格更高,用他的话来说,他是看花给价的,花朵是要比骨朵便宜的。这件事,竟让我偷偷乐了好多年。
来自乡村的人找个来自乡村的爱人,总是件美好的事;喜爱槐花的人找个喜爱槐花的爱人,总是件完美而有趣的事。这样的事就被我遇见了。又到了槐花开放的季节,前两天,我和爱人在公园散步,见到了几棵国槐,一下子便勾起了久远的回忆。爱人说,他在某城市打工期间,看到了路边有许多开花的树,貌似槐花,他便找来竹竿,绑上镰刀,刷刷刷削下了许多花枝,仔细一看,原来不是槐花,自己竟闹了一场笑话。或许每个在乡村生活过的人,都对槐花有着深深的感情吧!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就不再采槐花了,也不再有人来村子里收购槐花了。
茅 薏
茅薏就是茅草未开出的花朵,春天,茅草长出了尖尖的针状花苞,拨开茅草叶子,用手指轻轻一抽,那针状的花苞就被抽出来了。花苞嫩绿的外皮上透着淡淡的紫红色,把外皮剥开,就露出了嫩白的茅薏,像一条长长的毛毛虫。放一条到嘴中,轻轻一嚼,淡淡的甜香味浸满口中,令人回味无穷。
小时候的家乡也是茅薏的家乡,山上、路边、塘埂,到处都是蓬蓬勃勃的茅草,茅草丛中有我们快乐的身影。放学后,我们三五成群来到山坡上,寻一片茅薏密集的地方,把书包丢在一边,蹲下身子,迅速地抽起茅薏来。山坡上土石坚硬的地方,不易贮存水分,茅草便长得矮小,而茅薏却恰恰生得密集,直直地插在地上,像一根根尖锐的绿针。不一会儿,我们手中就有一大把茅薏了,握不下了,就装到书包里。我们踩着暮色回到家中,打开书包,书本里、书包的夹缝中都塞满了茅薏。拿出来,摆在桌子上,剥开,津津有味地嚼着,不一会儿,桌子上就留下了一堆茅薏皮。
跟着父母下地时,我们会溜到地头路边,寻找茅薏的身影。找着找着,便惊叫起来,啊,茅薏!于是,侧躺在地头斜坡上,一边抽着茅薏,一边悠闲地嚼着。奶奶家门前有个水塘,水塘埂上的茅草十分茂盛,叶片很宽,修长翠绿,茅草最深处足有一人深,这儿的茅薏是我见过的最长、最嫩、最饱满、外皮最绿的茅薏,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茅薏。然而这里的茅薏数量却并不多,草丛又茂盛,得扒开来仔细地找。每寻到一根长长的、饱满的大茅薏,我心里就装满了沉甸甸的喜悦。
茅薏成了我们那一时期最好的零食,无论在家还是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我们手中都握着茅薏。茅草开花的时候,就是我们离开茅薏的时候了。茅薏在花苞中渐渐长大,撑破了外皮,露出白白的绒毛,最后全部开出来,便成了美丽的茅草花。雪白的茅草花在风中轻摇,好似一个个软软的、柔柔的梦……
野蔷薇
野蔷薇是我生命中最美丽、最接地气的花,它生长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自由地生长、开放,给荒凉的乡村增添了一些喜色。
小时候,野蔷薇是孩子们最爱的花儿,每年初夏,上学放学路上,孩子们看到野蔷薇开花了,都会又惊又喜地忙着采摘。从书包里拿出削铅笔用的小刀,选准最美丽的那一枝,一手拎着花梢,一手拿着小刀斜斜一削,就削下了一大枝蔷薇花。蔷薇花越开越多,越开越密,仅有一层花瓣,粉里透白,白里透红,风儿一吹,许多花瓣便被风吹散,落得满地都是。尤其是下过雨后,蔷薇花被淋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不再像先前那么美丽迷人了。但只要阳光一照,它们便立即打起精神,许多花骨朵儿又争先恐后地开放了。空气中弥漫着蔷薇花的香气,那香气灌醉了孩子,也灌醉了蜜蜂,一只只蜜蜂伏在花蕊中,贪婪地吮吸……野蔷薇一直被我们叫作“刺么苔”,这是特指它的嫩苔,折一段野蔷薇的嫩苔,剥掉皮,吃一截,水多肉嫩,清甜可口。孩子们为了折刺么苔,常常不顾一切钻进野蔷薇丛中,出来时,手里 握着一把刺么苔,脸上、胳膊上却被野蔷薇的刺儿划出了一道道血痕,但他们不管,他们剥着刺么苔,正吃得有劲。当你走在放学路上,急需回家喝口水的时候,折两根嫩嫩的刺么苔来吃,还能为你缓解口渴呢。
如今,又是一年夏季,我回到乡村,陪在父母身边,与父亲一起打理他的花草。父亲的园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开得艳丽多姿,每当与父亲谈起花时,我总是想起那长在我心上的野蔷薇。傍晚时分,我在夕阳中散步,走着走着,便来到了野蔷薇丛中。在我家前面的小树林边,有一片野蔷薇,长势随性,茂盛的枝叶、花朵将一棵树团团围住。树林旁边的小路上,时有一两个村民经过,有时步履匆匆,有时神情懒散,但谁也不去注意那生性自然、恣意开放的野蔷薇。或许是太熟悉了,或许是野蔷薇太普通,太一般了,在农村人眼里不足为奇。顺着小路走下去,是一片田野,田野的尽头有一条水沟,沟埂上长满了野蔷薇。每当我内心孤寂,心生烦恼时,便会来到这里。冬天,它们将赤条条的枝藤伸展在寒风雨雪中,像一条条铁打的汉子,不动声色地伏在乡间大地上。光秃秃的枝头上结了许多圆圆的红色果实,用手剥开,里面满是种子。一整个冬天,它们都在积蓄能量,等到冬去春来,它们立刻返青、发芽,很快便把葱茏的绿色盖满了沟埂。开花时节,乡野的沟埂自然变成了一条漂亮的花带,宛如给田野围上了一条花围巾。我剪下那些开得密集的花枝,弄掉花枝上的刺儿,用手握住,一边往家走,一边不停地嗅着。回到家后,每个空花瓶中都插上了野蔷薇,家里充满了来自大自然的颜色和味道,是那样清新、朴素、纯洁、芳香……
我终究要离开乡村,许多人终究要离开乡村,人们的心啊,开满了与小资、时尚、富贵、权利有关的花朵……谁会把野蔷薇放在心上呢?
大自然将植物的种子撒向大地,它们便成了大地最忠实的情人。它们被城市的洪流侵犯着、驱赶着,唯有乡村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地方。而如今,许多野生的植物正在从乡村消失,在乡村的土地上,多出了许多人工种植的经济型植物,比如那大片大片的杨树,侵占了乡村的土地,那白色的毛絮扰乱了乡村的心绪……
只有属于乡村的人,才明白:对于乡村的植物,我爱得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