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样式雷专家,专注古建家族

2019-11-13向阳枝

莫愁 2019年32期
关键词:学社样式古建筑

文/向阳枝

近40年的时间里,王其亨带领团队倾心研究“样式雷”家族留下的大量建筑,让全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建筑的价值。年逾古稀的他,一面做研究,一面孜孜不倦地培养接班人,日日夜夜,不知老之将至。

缘起营造学社

热爱中国古建筑的王其亨,时常因为英国学者弗莱彻那幅著名的“建筑之树”感到如鲠在喉。在那幅图上,希腊、罗马建筑占据主干位置,而影响了整个东亚的中国建筑却被认为是发源早,但影响力小的一个次要分支。中国建筑的价值远远被低估。

王其亨发誓要把中国古建筑失掉的话语权找回来,把世人不了解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找回来,把中国古建筑的尊严找回来。

立下这样的心愿,王其亨也是受中国营造学社的前辈们影响。上世纪30年代初,目睹一座座西洋建筑拔地而起,传统木式建筑日渐消失,朱启钤创立了中国营造学社。之后学社汇集了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杨廷宝、赵深、李四光、李济等学术精英,他们走访了中国22个省,对2000余座中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科学调研,最终实现了由中国人自己写中国建筑学专著的夙愿。

上世纪80年代初,王其亨从天津大学建筑系毕业并留校任教,他决心继承营造学社传统,对清代“样式雷”家族留下的建筑实地测绘,挖掘出中国古建筑蕴含的大智慧。

“样式雷”是连续七代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氏家族,这个了不起的家族不仅主持设计和建造了清代几乎所有的皇家建筑,还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建筑图档,可谓创下了当时的顶级建筑设计品牌。

自从开始搜集、整理、解读、研究“样式雷”的建筑,王其亨已经连续36年没有好好休息过。当得知国家图书馆有一批珍贵资料,王其亨每天从开馆坐到闭馆,全心埋头研究。为了完成对相关古建筑的测绘,王其亨常常扛着经纬仪,爬高山,下地宫,为的就是摸清古建筑的每一个细节。在实地测绘的基础上,他指导团队绘制了1万余张测绘图纸,其中仅颐和园就有4000多张。

“样式雷”留下的资料散落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处,日本、美国、法国、德国……图档上经常没有明确信息,只能大海捞针般一张一张去寻找出处。绝大部分图都由王其亨亲手整理,以专业的排序方式,使它们变得可读,并且能够清晰还原雷氏家族的工作细节和工作内容。

恋上“样式雷”

2004年,王其亨带着团队根据整理成果举办了“清样式雷建筑图档展”,之后相继在巴黎、瑞士、德国推出了该展览的外文版,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这件事,直接推动了2007年“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对于中国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和美学思想,王其亨如数家珍。讲台上的他总是中气十足,不仅常常引经据典,数据也是信手拈来。

他告诉学生,“我们可以从雷氏家族绘图所使用的‘平格法’中发现,古代的方法和现代完全接轨,我们现在使用的DEM(数字地面高程模型),核心原理和平格完全一致。DEM是上世纪50年代发明的,而老祖宗的平格已经用了2000多年!”

他强调中国古建筑充满人本主义精神。中国古代皇宫极尽雄壮之能事,但仍然富有人性,人走在里面不会像走进欧洲教堂,感到自己很渺小。紫禁城正门是最高的,也没超过37米。太和殿虽然阔大,但皇帝走在中间,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与两边大臣们沟通。

自从开始研究“样式雷”,王其亨每天凌晨两三点睡,清早六七点起,平均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他把文献和图档就放在床边,一睁眼就能看见它。梦里梦见的依然是“样式雷”。

留下璀璨记忆

王其亨在天津大学给学生们讲授了30多年的古建筑和“样式雷”。本来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他又被学校返聘,继续指导研究生、本科生的古建筑测绘课程。在他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外校学生争相来蹭课,没有座位的就蹲着、站着,还有趴在窗外听的。原来选了此课的学生却被挤出教室,令人哭笑不得。

30多年来,王其亨没有休过暑假,他带领建筑学院的师生们测绘“样式雷”相关古建筑。他说:“教书是最让我感到开心的事情,让学生们零距离和古代大师对话,让他们知道我在做上对祖宗、下对后人的事情。”30多年的耕耘不辍也让王其享桃李满园,我们现在熟知的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等,这些建筑的中方设计师都是王其亨指导过的学生。

这些年,王其亨有两大愿望。第一,是为“样式雷”和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培养一批接班人,第二,是在更大的坐标里给“样式雷”找一个应得的位置。他说:“‘样式雷’是属于中国的,更是属于世界的璀璨记忆,应该获得全人类的承认和共享。”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张国立动情地说:“感谢王其亨老师的团队以学术为天下公器,让中国古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王其亨则说:“我能做的有限,但为了做这件事,我绝对是‘不知老之将至’。”

猜你喜欢

学社样式古建筑
古建筑木结构保护技术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学社奋发担使命 草书千载绘华章——写在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建社90周年之际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在不同的Word文档之间借用样式或格式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最是情浓毕业时
中国古建筑
基于Android平台的学社APP设计与开发
以“精龙学社”为载体,党员团员为骨干,推动医院文化建设
这是巴黎发布的新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