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山花椒香
2019-11-13付丽萍
◎付丽萍
博厚?这应该是一个很有文化的地方。 “博”字,大约是出自 《论语》里“博学而笃志”, “厚”应该是 “厚德载物”的 “厚”吧?这样有内涵的村名,应该不会太贫困!苏云朵心里想。
二十一岁的苏云朵美丽而内敛,是个文静而温柔的女大学生,今年大三。前几天系主任通知几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去年级办公室开会,宣讲 “美丽中国”的相关政策。 “有意愿去农村边远山区支教的同学,自愿报名!支教时间为期两年”。怀着对三尺讲台的憧憬,苏云朵选择了贫困县的边远地区——大姚三台博厚小学。
从省城昆明坐高铁到南华县,支教的同学们一路憧憬一路歌,一小时的时间恍若弹指,到南华站,早就有车来接。汽车行驶在宽阔的南永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大块大块绿油油的豆麦和金黄的油菜花,苏云朵和同学们激情澎湃,激动的心,早就飞到了支教的地方——三台乡博厚小学。
车速渐渐变慢,笔直宽敞的道路渐渐变得又弯又窄!扑面而来的不再是宽敞美丽的原野,而是重重叠叠,遮天蔽日的大山。春节刚过完,尚在春寒料峭之时,汽车七颠八簸了5小时后,终于到达三台乡博厚小学。
车门被打开的一刹那,一股馥郁的香气袭向了苏云朵,使她从昏昏沉沉的晕车状态被瞬间惊醒,香气像一万双柔美的观音佛手一样环绕着她,苏云朵激动不已,茫然四顾,问司机,这是什么味道?司机呵呵一笑,说 “花椒啊,这可是彝山的金矿。”花椒,他指给苏云朵望那些长得乱糟糟的带刺的树,它们散发着浓烈的气息,它们寂静地用最原始的诗意和最狂放的诱惑吸引着她这样一个尚且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大学生。这里有着重重叠叠的大山,还有着古朴而繁茂的核桃树,以及漫山遍野的花椒树。初来乍到,苏云朵觉得空气异常清新。
第二天早上,校长带着支教的四个大学生到村支书家吃饭,出来时看到一个赤身裸体的小女孩蹲在土路边捡核桃花。夏天还没来呢,这不冷么?接着旁边的垛木房里冲出来一个彝族老奶奶,手持木棍,对着孩子的背就是一棍子: “叫你穿衣服叫你穿衣服,就是不穿,冻病了又得花钱治!”
苏云朵被棍子打在一把瘦骨头上的清脆声惊得直打寒战。
“怎么回事?”村支书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声。
等走远了,他才压低声音说: “这小孩真可怜!” “她父母呢?” “死了。她爸喝完酒骑三轮拉着满满一车货到黄家湾去卖,由于超载,栽到山沟里,死了。”从那以后,她妈妈就每天到村口张望。有一天,她的妈妈就走出了村口,再也没有回来。”爸爸妈妈出事后,小女孩再也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回学校的路上,苏云朵却满脑子都是那小女孩的疼和冷。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这么受虐的小孩?她家里养的猫都是天天抱在怀里,吃进口猫粮,戴各种款式的饰物,为什么一个鲜活的孩子,却在大山的角落这般活着?
走远了,村支书说,女孩家属于贫困户,是县文体局的干部帮扶他们家。若去年建盖新房,政府会补助6万元的建房费用。但他们家这种情况,老弱病残的,要出一个劳动力尚且是难事,别说盖房子了。女孩奶奶一个月一百多块钱的低保,村里正在给女孩申请低保,申请下来了共有三百块钱左右。
苏云朵站住了: “一个月三百块钱能干什么啊,能吃饱饭吗?”
她执意要回去给孩子奶奶点钱。村支书说: “苏老师真是大好人啊!”
敲开门,孩子已经被强行套上了一件破衫子,下身还光着,一边挨喝斥一边在家里东躲西藏的疯跑。
见来了人,还有村支书跟着,老奶奶脸上笑开了花: “这是……”
苏云朵把钱包掏出来,她一共只带了四百多块钱现金。她也没数,全拿出来递给老奶奶: “大妈,给孩子买两件衣服穿吧。”
村支书在后面解释:“城里来的好心人,来我们博厚小学支教的大学生苏老师。”
老奶奶激动得全身都快颤抖了,操着彝族话夹杂汉语说道: “哎呀快和县上的领导说说我们家,你看我们家,你看我们家这情况……”
老人喋喋不休的说着,女孩靠过来,懵懂地看着苏云朵。
头发乱蓬蓬,小脸脏兮兮,眼睛却水汪汪的。
苏云朵向她伸出手。眼里满是怜爱。小女孩看了她一会儿,躲到奶奶身后。
村支书说: “没见识的小孩,不懂事。”老奶奶闻言,也立刻把孩子往外拽,但怎么都拽不过来。
“你叫什么名字?”苏云朵柔声问。
“快说你叫什么名字!说啊!说啊!”老奶奶吼着,转脸歉意地告诉苏云朵:“叫幺妹,李幺妹。”
苏云朵从包里摸出一颗巧克力,递给女孩,女孩迟疑了一下,接过巧克力,吃得津津有味。水晶似的大眼睛闪现一丝欢喜和期待的神色。
回到学校,李幺妹那可怜的小模样和水晶似的大眼睛时刻拨动着苏云朵的心,她总是在想:“这么小的一个女孩儿,不读书,她的前途和未来怎么办?不行,一定要帮帮她!”
第二天是星期天,下午光景,陆陆续续有摩托车和面包车载着孩子们到学校,那些朴实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一到六年级都有,大约百十来个小学生,让这所边远山区的小学霎时变得沸腾起来,生机勃勃的。
下午六点,小学校长召开了一个简短的校会,在会上苏云朵和三名来支教的大学生,被隆重地介绍给博厚小学的全体师生,孩子们用喜悦和好奇的目光打量这些年轻的老师,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苏云朵被安排上语文课,学校里没有专职的舞蹈老师,她还兼职给孩子们上音乐舞蹈课。
山村的夜晚静谧而安详,窗外是皎洁的月光,只有山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春寒料峭之时,参天耸立的核桃树正在吐露新芽,而那些成片成片的花椒树,早就长出了油嫩的绿叶,在微风的吹拂下,散发出了一种特殊的香味。这香味,令人迷醉,令人心驰神往。这使苏云朵有了一个美好的想法。她下决心必须在学校创办一个诗刊,花椒诗刊。
花椒有两种颜色,一是红色,二是绿色,都让人想到生命之初的温柔和希望,真是生机勃勃,百折不挠的颜色和气味啊,如同春天本身。
诗社成立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很高,每天都会有一些稚嫩的小诗呈现在苏云朵的面前,苏云朵非常欣慰。
大山的生活很艰苦,条件不好,气候变化多端,大山里的孩子,因为路程较远,从学前班开始就要求住校。有的孩子不适应,想家,往往读不上几天就跑回家去了。于是家访,找学生来读书,就成了苏云朵工作的常态。
每次家访都要翻山越岭走二三十公里,腿上常年摔得青一块紫一块,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那些意料之外的,才是最具挑战的。
但和许多支教大学生一样,苏云朵也是抱着一种使命感而来:帮助孩子走出大山,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但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优等生只是少数,更多的孩子,厌学、逃课、打架、早恋。家长远在外地打工管不了,有的家长,甚至连汉话都听不懂,不会讲。老师也大多无可奈何。
有一天,支教的四个老师聚在一起聊天。苏云朵说: “你们知道这个小山村最后的主人是谁吗?就是这些最终留在山里的孩子。他们现在怎么样,未来的小山村就是怎么样的。”
一番话,字字敲在支教老师的心上,从那天起,她们就在想,我们可以多做一些什么,让这些孩子更好一点?让小山村的未来更好一点?
苏云朵他们做了种种努力,把混日子的同学集中在一起,陪伴他们,给他们补课,激发他们的兴趣。教他们唱歌跳舞,给他们讲外面世界的精彩……但是对于这些大山深处的孩子而言,由于知识和见闻太单一,一道简单的题,讲好几天,还是不会,那只得重复讲,变着花样讲,直到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苏云朵把他们做得好的地方都一一记录下来,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
一天下午,苏云朵沿着乡村小路散步,不知不觉中走到李幺妹家门口,见老太太正在指挥一个背着小孩的年轻妇女刷墙。
“哟!苏老师!”随着老奶奶的惊呼,年轻妇女也放下了手中的刷子。
“这是我大孙女。今年16岁,自从他爸爸死了,妈妈下落不明后,我家的大小事务都由她来做。这不,县上来扶贫的干部说,要在我家外墙上刷字,补助我家200块钱,我想连外墙一起刷白了好看些。 “这小孩是?”苏云朵好奇的问道。“她的!”老奶奶朝大孙女呶了呶嘴。
哇喔!这么小就结婚生子了?苏云朵大吃了一惊。大孙女满脸不好意思的神色。苏云朵好奇的和大孙女攀谈起来。
本来,小姑娘在三台民族中学读初一,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自从她们家里出了事,由于农活多,小女孩就被迫辍学在家,成了这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彝族是个相对开放的民族,小姑娘辍学在家不久,就和邻村的一个彝族男青年恋爱了,不久就有了小孩。彝族的习俗是:男女结婚有了小孩,只办满月酒,不办结婚宴。
大孙女背着的小孩,刚刚满月。家里人本就食不果腹,现在又添了一个小人儿,更是雪上加霜。
苏云朵打量着这个小女孩,她小小年纪就做了母亲,她的脸上有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成熟和沧桑。她的眼睛里看不到一丝希望。
如花似玉的妙龄,没有看过山那边的风景,就要在大山里生儿育女,麻木的度过一生,这似乎是大多数山区女孩子最终的宿命。
苏云朵对小女孩充满同情和怜悯,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幺妹呢?”
老奶奶颠颠地去叫,前后屋都找遍了,也没找着。
“没事儿,”老奶奶说: “吃饭的点儿她就回来了。”口气像说自家的狗。
果然不一会儿幺妹回来,苏云朵一看,还是光着屁股呢。一个9岁的女孩,上身套着一个破褂子,一看就是大人的,领口咧到肩膀。下面两条小腿瘦得跟芦柴棒似的。
苏云朵愠怒: “没有给她买衣服吗?”
“哎呀她捡点大孩子的衣服就够穿了,这不还没到过年吗,你不知道我们村子里是到过年才给小孩买新衣服的。”
“为什么不送她去上学?”
“她不去,乱跑,不会说话,学校不要。”
苏云朵又向幺妹伸手: “李幺妹,我叫苏云朵,你可以叫我云朵姐姐。”
李幺妹瑟瑟索索的挪过来,老奶奶不耐烦的拉着她,
苏云朵感到这个老奶奶,用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要不然,”她深吸一口气, “就让我把孩子带到学校去吧,在我支教的这两年,我来管理她!”
老奶奶感激得无法形容: “这孩子,遇到大恩人了!给您添麻烦了,你看我们家这种情况……”
一路上,苏云朵牵着李幺妹的手,幺妹温顺的跟着她,只是不说话,但眼里是满满的感激,充满了光芒和希望。
到了学校,苏云朵把宿舍旁边的一间小屋子收拾干净,又到学生宿舍找了一个钢架床,找来铺盖行李,把李幺妹安顿了下来。洗了个澡,换上干净衣服的幺妹,是个多么清秀的小姑娘!
支教的日子,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窗外那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长得越来越茂盛了。
苏云朵通过观察和查资料得知,花椒树系落叶乔木,它结一种果,这种果可以用作调料。起初,它开的花就像小小的桂花一样,一撮一撮的。待花期过后,这些花就结出小小的果。那些果实也一撮一撮的,就像小樱桃或枸杞果。随着日子的流逝,那些绿色的小果就浸染上了岁月特有的斑斓。及至成熟的时候,那些红艳艳的小果,就像一颗颗红宝石一样点缀在花椒树上。
红过一阵子,花椒突然在某些酷热的日子里訇然炸开,红宝石们都作出了展翅飞翔的姿态。炸开的花椒,露出花椒籽,乌黑透亮,颇似一只只神采奕奕的黑宝石。在花椒成为最美的风景的同时,也预示着一个收获的日子到来了。到那个时候,漫山遍野都是摘花椒的人们,他 (她)们穿着绣花的彝族服装,背着小竹箩,在一棵棵花椒树下穿梭。采摘着这些丰收的果实。
马樱花开的日子,作文课上,苏云朵带领着孩子们去观察大自然,观赏马樱花,寻找诗意。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展翅飞翔在山野中。苏云朵感觉到,这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他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有一个孩子这样写到: “我的老师是一朵马樱花,给我们读诗讲课时是一朵白色的马樱花,而她教我们唱歌,跳舞的时候是一朵红色的马樱花”。看到这些简单质朴的文字,苏云朵笑了,孩子们终于能够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最纯洁,最本真的情感了。最重要的是,有了一点诗情画意。再干枯的心,再麻木的心,遇到这些文字,也会像碰到了一场春雨一样柔和而美好。山里面的小孩就是这样,他们有着与城里长大的孩子不同的际遇,经历着城里孩子不曾经历过的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对世事的悲悯、单纯、热爱,更加弥足珍贵。不需要唤醒什么,他们本身就拥有。苏云朵觉得她们需要做的就是肯定,还有一再的鼓励和赞美。
此刻的李幺妹,一个人静静的坐在角落里,写着写着忽然哭了,吧嗒吧嗒掉眼泪。苏云朵走过去,看到她写在纸上的一首小诗,字体虽然歪歪扭扭,有些字还用拼音代替,但内容却很感人:
我是个自私的孩子
我希望雨后的太阳
只照射在我一个人的身上
我会感到温暖
我是个自私的孩子
我希望世界上有个角落
能在我伤心时空着
安慰我
我是个自私的孩子
我希望妈妈的爱
只属于我一个人
让我享受爱的味道
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自从五岁那年爸爸出车祸去世妈妈下落不明,就从来没有感受过母爱的滋味。一直不肯开口说话的她,在苏云朵的教导和感召下,竟然能开口说话,并且脸上有了笑意,眼中有了光芒,小小的内心有了想法。还能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转变啊!
苏云朵的内心,有了一种成就感,又觉得心疼幺妹,又忍不住想:这些大山里的孩子,或许更需要的是表达自己的想法、渴望被倾听、被关注。写诗不就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花椒诗社,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名字,也是孩子们展现自己才艺的平台。孩子们通过诗歌,去记录情感,表达思想,这里充满了最原始的情感和本真。这应该就是初心吧!即使成不了太阳,也要始终向着光明,奔跑向心中的远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和孩子们相伴的时光总是漫长而又短暂。县文体局的驻村干部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他们带来了一车又一车的核桃苗和花椒苗,运来了贫困户穿的四季衣物,大米和食用油等,还为贫穷落后的彝族山寨带来了很多经济林木栽培技术,给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暑假就要到来了,学校通知,要组织一场篝火晚会,来欢迎县文体局的驻村扶贫干部。
在晚会上,孩子们表演了彝族歌舞,展示了才艺。节目的最后,苏云朵和孩子们合作,朗诵了一首集体创作的诗歌 《小家、大家、国家》:
小家,大家,国家
祖国是最温暖的家
你家,我家,他家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天大,地大,爱大
共同富裕的心愿最大
泱泱大中华
脱贫攻坚的号角
在神州大地上开满了花
扶志扶智扶贫
结队帮扶进村
山间小道撒满奔走的脚印
走入户沟通详情
出资出力献爱心
村村寨寨都是繁忙的身影
扶贫扶志治愚
财力人力物力
不求回报给予
不是亲人胜亲人
我们来自中华民族大家庭
逆境善待自己
顺境善待他人
贫困户的岁月静好
帮扶者在负重前行
鸦有反哺之义
羊有跪乳之恩
致富不忘共产党
吃水不忘挖井人
小家,大家,国家
互帮互助是一家
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
大爱无疆散满天下
共筑中国梦,共享幸福花
晚会结束后,孩子们都很兴奋,整场晚会得到了扶贫驻村干部的一致好评,县文体局局长是一个年轻有为、温文尔雅、博学多识的领导,在交流中,夸奖苏云朵她们支教的老师,为彝山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为山区小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很有思想,很有眼界......苏云朵很欣慰。放暑假的时候,孩子们依依不舍的和苏云朵告别,他们说: “苏老师,我们一刻也舍不得离开你,我们想你的时候,就看看天空,我们是星星,你是月亮。”苏云朵感动得热泪盈眶。
暑假很快就结束了,汽车行驶在回学校的路上。空山新雨后,空气是那么清新,云雾中的村庄静谧而安详,恍若人间仙境,一棵棵参天耸立的核桃树古朴美好,绿意盎然。那些满山遍野的花椒树,郁郁葱葱的,闪着绿油油的光,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气。他们努力而缓慢的生长着,开花,结果。有绿色的,有红色的。绿色代表希望和生命,红色代表激情和乐观,它们的生命充满了张力,它们是彝山的金矿。
看着这些花椒树,苏云朵的心里涌出一种莫名的感动。多少人终其一生,都没能找到愿意为之奋不顾身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云朵是幸运的,追随内心,做认定有价值的事,这种人生,千金不换。
从小,苏云朵就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多年的夙愿已然实现,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不管环境有多么艰辛,无论前路有多么困难,不论山村的日子有多么枯燥乏味,苏云朵决定撸起袖子加油干,因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苏云朵仿佛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棵扎根彝山的小花椒,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和蓬勃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