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11-13张宗健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19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核心素养

张宗健

(山东省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山东肥城 271600)

0 引言

高中地理学科与其他课程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通常情况下高中阶段课程设置是需要学生掌握定理、概念,从而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但是,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系统性的知识内容,这样才能学好地理。这是因为地理学科知识偏重知识网的构建,其中有很多细化的知识理论需要学生去了解和掌握,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困难。

1 核心素养梗概

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各个学习阶段学生应具备的与社会发展、自身发展相匹配的能力与品格。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想要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以社会发展为背景,结合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来拟定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综合能力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我们知道,高中地理课程包含很多方面的知识,如区域性、整体性、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等。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为高中生传授地理知识,能够让学生对地理学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就会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具备核心素养意识,并且能够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融合核心素养观念,注重塑造学生的实操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育人目标。

2 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有效建设路径

第一,高中地理知识结构非常清晰,是以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这两部分为主,但是在细分结构中需要学掌握很多知识点。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不同区域的学习进行对比,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逐渐让学生学习到什么是“人与自然”。

第二,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析:(1)在地理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核心素养;(2)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性地接纳地理基础知识,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3 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策略

3.1 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中心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课程中的知识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工具性特征,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使其更加丰富。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还需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然而,学生认知能力的高低,是由其自身的思维能力决定的,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完善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例如,学生在学习有关“地理环境特征”这部分知识内容时,需要教师能够为其展示出核心教学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对目前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有整体且正确的认知。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内容中的问题,从而研究得出解决现下问题的相关策略,这是拓展学生地理学习思维的有效途径,加以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教材内容了解到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的严峻问题。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之一。

如何判断一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实际上,高中地理课堂是否具有高效的教学价值,在于课堂最初的教学引导工作,教师在讲新课之前对学生的教学引导直接影响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讲新课前需要做好课堂设计,通常情况下,教师会以问题引导的形式切入主题,也有一部分教师会用课前小故事做引导,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快速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而且可以确保学生的专注力,由此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度。

3.2 不断丰富学科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地理理论知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想要对学生实现有效的核心素养培养,仅凭教材内容是无法达成的。因而,需要教师考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知识输出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地理知识面,或者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新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地理学科理论知识的认识度会得到提升,会掌握更加多元化的知识理论,这对于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以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并过多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系统性的地理知识,是否已经具备了地理实践能力。那么,以核心素养为背景的高中地理教学工作,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地理知识的课堂环境。

由于地理理论知识结构比较复杂,学生想要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结构,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针对一些难度较高的理论知识内容,学生是无法做到理解透彻的,这需要教师能够为课堂学习环境添加一些新元素,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丰富一下教学方法。在学习“自然现象”这一类型的知识点时,学生会在理解抽象理论概念上出现困难,这需要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生动的画面,把抽象的理论概念用直观的图像、影像形式展现出来,学生会对课文中知识的理解达到另一个高度,由此便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过程。例如,在“晨昏线”这一单元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感,但是,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并不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时常会混淆晨昏线的界定,还有一部分学生计算能力稍弱,在学习晨昏线计算方法时会显得非常吃力。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现代化教育教学条件,利用多媒体教学用具,为学生呈现动态的地球运转轨迹,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文字描述有一个动态的认知,通过运动轨迹能够观察出夜半球、昼半球,同时加以教师的讲解,学生就会在短时间内理解晨昏线这一知识点。

3.3 不断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一,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品德。我们常说教师是灵魂工程师,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秉承积极的教学态度,平等看待学生的差异化发展,针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第二,高中地理教师需要认清自身的教育职责。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形式,给学生创建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并科学合理地制定学生学习计划与学习任务,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要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第三,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具备全面的专业能力。若想要做好高中地理教师这项工作,就需要教师本身的知识面、知识结构够全面,并不是要求高中地理教师要有渊博的地理知识积累,但起码要对高中阶段的知识结构有非常透彻的了解,同时能够做好对单元知识点的教学延伸工作。

第四,高中地理教师要与学生保持交流沟通,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要具备答疑能力,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探究。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知识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出现负面情绪,这并不利于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因而,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一味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要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塑造。若想要实现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就需要教师能够掌握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所以,高中地理教师要对核心素养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清楚地知道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从而才能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计划。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其评价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