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汉语中话题链的建构机制与英译策略研究
——以《桃花源记》英译本为例

2019-11-13高畅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太守省略

高畅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 510641)

0 引言

中国古典散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刘宓庆(2005)教授曾将中国的经史子集、诗词书画概括为自然美、人生美、人伦美、道德美、人格美和精神气质的永恒,可以看出,美学价值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古文观止》是清朝初年吴楚材、吴调侯选编古代散文精品,共收录有222篇,其中 《前出师表》、《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著名佳作广泛流传于后世,也是文人墨客借鉴的经典。

此文选取《桃花源记》为例,此篇散文出于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之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散文中描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世外桃源,是富有中国色彩的理想社会,成为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的一个精神家园。文章体现出了那时人心混乱、不安定的社会现状,其创作旨在表达作者对当时腐败的东晋王朝的极度不满,然而身处乱世却无力改变社会现实,文章即是作者的精神与情感的表达。

本文将以罗经国先生《桃花源记》的英译本为例,先对英汉语言的异同点进行分析,进而指出古语英译时应遵循的翻译原则。

1 英汉语言结构比较

汉、英句子一般都有主语,在汉语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句子或分句使用了相同的主语,第二个句子或分局的主语可以省略,而在英语中,除一些特殊句式外(祈使句等)主语一般不可以省略。

王文斌、何清强(2016)曾对回指语的众多定义作以概括,认为回指是一种语言形式或者表达机制,用指代或照应前文出现过的事物。李文丹(2005)认为:话题链由两个或者以上的小句组成,小句之间需要靠话题进行连接,话题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显性话题,也可以是零形主语。屈承熹(2006:250)在前人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自己对话题链的定义,即“一组以零回指形式的话题连接起来的小句”。因此,我们可以认回指可以通过话题链体现。

Ariel(1990)曾提出可及性理论:全程名词信息量大,语言编码更为复杂;代词属于信息量不大的中性指称语;零星回指信息量最低,只能理解为心理上的指称语。对于汉语中的指称语,钟书能(2015)教授认为,在构建话题链的过程中,汉语常使用原形、代词或零形三种形式投射到语篇各分句中,实现为各分句主语,而英语只能以原形或代词这两种形式投射到语篇各分句中。他还指出话题链的建构的机制,即经济原则、信息结构以及信息通达,为保证话题的衔接与连贯,需在以上三个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话题链的构建(钟书能,2016)。

而对于古语话题链的构建,董秀芳(2015)在观察中发现,古语语篇中对指称的省略比现代汉语更多,原因在于古语对于话题同指内容的省略控制力度更大,此外,在古语的话题中,主话题还可以直接压制与其不同指的成分,从而省略后续小句的主语。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在话题链中,主语在英语和汉语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以下我们将选取《桃花源记》中的部分译语作为示例,进行进一步分析。

2 话题链在古语中的翻译策略

2.1 典型话题链的翻译策略

曹逢甫(1979/1995) 最早提出汉语话题链的概念,他话题链定义为:由一个或多语句组成且以一个出现在句首的共同话题贯穿其间的语段。典型话题链中间没有子话题或新话题,在主话题出现后,其后的若干小句会延续主话题的描。孙坤(2014)按照零形主语的的表现形式对话题链作以分类,认为传统话题链就是典型的零形式链。

例1:村中闻有此人,Ø 咸来问讯。Ø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Ø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Ø 不复出焉,Ø 遂与外人间隔。

译1:As the words of his arrival spread, the entire village turned out to greet him.They told him that their ancestors had come to this isolated haven, bringing their families and the village people,to escape from the turmoil during the Qin Dynasty and that from then onwards, they had been cut off from the outside world.

例2:南阳刘子骥,Ø 高尚士也,Ø 闻之,Ø 欣然规往。未果,Ø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2:Liu Ziji of Nanyang Prefecture, a learned scholar of high repute, was excited when hearing the fisherman's story.He devised a plan to find the village, but it was not carried out.Liu died soon afterwards, and after his death, no one else made any attempt to find it.

例1在第一小句中引入话题“村人”,接下来的5个小句以“村人”为主话题展开叙述,皆使用了汉语中的零形主语。译文将“村人”译为“the entire village”将首句“闻有此人”处理为状语从句的形式,将“咸来问讯”作为主句和起始句展开叙述,接下来使用代词“they”作为主语,与汉语原文中的零形主语对应。

例2以“刘子骥”为先行语,后6个小句将此人物作为话题进行延续。译文中使用代词“he”对汉语中的零形主语进行替代。其中,“未果”“后遂无问津者”是对话题的补充说明,服务于主话题链,译文将其处理为并列句,使用连接词“but”与“and”进行链接。

结合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发现,典型话题链连接顺畅,其中无于话题无关语句穿插,处理起来较为简单,对话题主语的翻译多使用代词。

2.2 套接式话题链的翻译策略

套接式话题链由两个话题链组成,首尾相接,由话题重叠部分进行衔接,这个重叠部分同属于旧链与新链,这个机关叫兼环,以下进行举例:

例3:晋太元中,武陵人i捕鱼为业。Ø i缘溪行,Ø i忘路之远近。Ø i忽逢桃花林j,Ø j夹岸数百步,Ø j中无杂树,Ø j芳草鲜美,Ø j落英缤纷,渔人i甚异之,Ø i复前行,Ø i欲穷其林。

译3:In the year of Taiyuan of the Jin Dynasty,there lived a man in Wuling Prefecture who earned his living by fishing.One day, he rowed his boat along a stream, unaware of how far he had gone when all of a sudden, he found himself in the midst of a wood full of peach blossoms.The wood extended several hundred footsteps along both banks of the stream.There were no trees of other kinds.The fragrant grass was fresh and beautiful and peach petals fell in riotous profusion.The fisherman was so curious that he rowed on, in hopes of discovering where the trees ended.

例3中,第一个话题是“武陵人”,接下来的3个小句对话题主人物的经历展开叙述,均使用零形主语。而后小句中出现的“桃花林”成为新话题,替换原有话题,紧接其后的4个小句子对“桃花林”的美景展开描述,零形主语指代新话题“桃花林”。因此,小句“Ø i忽逢桃花林j”既为旧话题链的结尾,也是新话题链的开头,即为兼环。

译文在首句中使用There be句型引入话题“a man”,接下来使用代词“he”作为主语论述。在兼环小句中,出现新的话题“a wood full of peachblossoms”,在后续语句并都以“the wood”为主语,但皆是对桃花源景色的描写。景色描写结束后,通过使用原型主语“the fishman”重新回到旧话题。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发现,套接式话题链会在兼环语句中使用主语原型引入新的话题,在新的话题引入之后,可以使用主语的代词形式进行后续论述。在景物描写中,句子主语会发生变化,如上例中的“The fragrant grass”“beautiful and peach petals”,也会使用“there be”这种无主语句型,但都在前述话题范围内,属于一个话题。

2.3 内嵌话题链的翻译策略

内嵌话题链内部结构较复杂,即一个篇章虽然针对一个主话题展开描述或讨论,但中间插入了子话题链,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穿插的子话题链服务于主话题链。屈承熹(2006)认为:话题链可以作为话题中的插入成份使用,我们以主话题链与次话题链的概念对其进行区分。内嵌式话题链与套接式话题链有相似之处,但内嵌话题链在首个小句中一定会有两个先行语,若有多个子话题链,则会出现多个先行语(王文斌、何清强,2016)。

例4:(村人i)问(此人j)今是何世,Ø i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j一一为具言所闻,Ø i皆叹惋。

译4:They were curious to know what dynasty it was now.They did not know the Han Dynasty,not to mention the Wei and the Jin dynasties.The fisherman told them all the things they wanted to know.They sighed.

在此句中有两个先行语“村人”和“此人(渔人)”,话题为“村人”,后续零形主语即是对“村人”的指代。董秀芳(2015)曾指出,上古汉语中语段话题控制与其同指的小句主语的省略力度很大,即使中间有由不同于语段话题的成分做主语的小句插入,后续的与语段话题同指的主语仍然可以省略。此句中间穿插了以“此人”为主语的小句,我们可以认为以“村人”为主语的小句属于主话题链,而“此人j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子话题链,服务于主话题链,后续的“Ø i皆叹惋”与主话题同指,则省略使用零形主语。这种话题链需要读者利用个人经验与心智模型对主话题链和子话题链进行辨别,所以需要注意使用场景,以免读者发生混淆。

译文中的首个小句没有提及子话题链主语“the fishman”,在后文需要利用子话题链说明时使用了主语原型,而后继续使用代词继续话题的陈述。总体来看,内嵌式话题链以主话题为主线,需要利用子话题进行说明时引入主语原型,而后仍然延续主话题链的叙述。

2.4 复杂话题链的翻译策略

在实际情况中,话题链的使用情况较为复杂,往往无法归类到以上三类中,这就产生了复杂话题链。复杂话题链是多种话题链的杂糅,可能包含两种或三种类型的话题链。以下将以《桃花源记》中的源文文本为例,作以分析:

例5:(渔人i)既出,Ø i得其船,Ø i便扶向路,Ø i处处志之。Ø i及郡下,Ø i诣太守j,Ø i说如此。太守j即遣人k随其i往,Ø k+Ø i寻向所志,Ø k+Ø i遂迷,Ø k+Ø i不复得路。

译5:Once out,the fisherman found his boat and rowed homeward, leaving marks all the way.When he came back to the prefecture,he reported his adventure to the prefect,who immediately sent people to look for the place,with the fisherman as a guide.However,the marks he had left could no longer be found.They got lost and could not find the way.

此例便是内嵌式话题链与嵌套式话题链的杂糅。“渔人”为首个小句省略的主语,接下来使用零形主语延续话题,直到“Ø i诣太守j”引入新话题“太守”。我们发现,在新话题引入之后,“Ø i说如此”仍旧是旧话题链的延续,而在下一小句“太守j即遣人k随其i往”中延续新话题。于是我们可以认为,新话题的显性主语“太守”内嵌于旧话题链中,既作为旧话题链的一部分,又是新话题链“太守j即遣人k随其i往…”的起点。在新话题中,首个小句引入了三个对象,分别为“太守j”“人k”以及上一句话题链的主语“其i”,“太守j”是主话题,但接下来则是对“人k”和“其i”展开叙述,于是我们可以将此句理解为兼环(引入新话题k和i)首置的嵌套式话题链。

对于译文,我们可以在“However”前切分,作为原文两句的的衔接点。在译文中,首句使用了主语原型“the fisherman”作为话题,接下来使用代词“he”替代原文的零星主语展开叙述。对于“太守j即遣人k随其i往”的处理,译文使用了一个同位语从句“he immediately sent people to look for theplace”对“the prefect”进行说明,将本应是下一句的话题嵌入此句,即引入新的话题“people”,然后对新话题进行延续“They got lost…”。我们发现,后文并没有再提及“the prefect”,可能因为这一话题在原文中仅出现在兼环中,译者出于经济原则将其简化,跳过了这一部分。而后文也没有出现其他显性主语,仅有代词主语“they”,而前文以复数形式出现的主语只有“the people”,此时读者可能会产生疑惑,认为其指代代为“the people”,不过这一点并不会影响原文的大意理解,可以不作具体分析。

在对复杂话题链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相对于前三种话题链,复杂话题链的处理更为灵活,作者可以出于语言的经济原则,精简表达,灵活变换主语的位置,使得译文流畅不繁琐。但在处理时需要注意不要发生混淆,使读者产生困惑。

3 结语

通过对话题链进行解构,我们发现典型话题链脉络清晰,其中无于话题无关语句穿插,对话题主语的翻译多使用代词;套接式话题链会在兼环语句中使用主语原型引入新的话题,在新的话题引入之后,可以使用代词进行后续论述;内嵌式话题链以主话题为主线,需要利用子话题进行说明时引入显性主语,而后仍然延续主话题链的叙述;复杂式话题链的主语处理较为灵活,译者可以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前提下对主语位置进行适当调整,使得语言精简、流畅。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由于上古汉语语篇比现代汉语语篇中的指称省略更多,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话题线以及省略的主语进行分析,在英语翻译过程中清晰地指出省略的主语,才能准确、通顺地传达原文信息。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太守省略
“省略”讲解与训练
让子弹飞
薛宣割黄绢断案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桃花源记》
冒充太守,得认识儿子
《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解读
“太守”是怎样的官职
高考英语中的省略现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