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马拉松》:上海出品探索中国农村题材电影新美学
2019-11-13谈洁
谈 洁
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尚世影业、宁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春天的马拉松》被国家电影局列为向改革开放40 周年献礼重点影片,电影由夏晓昀执导,张铎、郑昊、徐百卉、杨立新、杨昆等主演,自2018 年12 月14 日上映以来有非常好的口碑。这部影片在近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18 贺岁档电影调查结果显示,观赏性、思想性、传播度三项指标均获第一,得分分别为83.9 分、84.6 分和80.1 分。
《春天的马拉松》核心剧情取材于浙江宁海推行《村级权力清单》(简称“36 条”)过程中的真实故事,是一部新型现实主义农村题材电影。影片讲述了热情为民的村主任方春天,在筹备接待莅临本村的一场国际山地马拉松分站赛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涉及村级公务、村民管理及氏族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棘手问题,他代表集体和个人所做的选择与坚守。
去年12 月21 日,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上海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电影《春天的马拉松》创作研讨会”在沪举行,来自全国的电影评论工作者、学者、电影从业者共同就影片展开热烈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作为改革开放40 周年的献礼力作,《春天的马拉松》集中展示了当下农村基层治理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人民当家做主的农村新貌,也塑造出一个敢作敢为、有情有义、有纪律、有担当的年轻基层干部形象,是一部为时代立心、为民族铸魂、为人民抒情的现实主义英模片,在谱写新时代农村风貌上有着新思路、新探索、新表达和新呈现。
回归海派传统,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创新之作
在代为宣读的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同志的发言稿中首先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影坛于农村题材建树颇多,《李双双》《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等作品反映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农村的精神风貌。《春天的马拉松》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了中国农村喜剧电影的优良传统和海派风格,谱写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有新思路、新探索、新表达。
对于此,《文艺报》的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表示同感,《春天的马拉松》给予他最突出的感受是“新”,不再一拍农村戏就是脱贫致富。他在发言中指出:我们大量的农村戏,跟我们政治形势连接得比较紧密一点的,一类脱贫致富,一类是喜剧类,主要体现在电视剧上,后来农村题材重镇有一点转移到北方,虽然电视剧和电影一样都是文艺作品,但都没有超越上海之前拍摄的那一大批农村题材电影。《春天的马拉松》在反映新农村的“新”时,聚焦了新时代富裕之后新农村的故事,新时代新农村的新体现,其中“新”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环境的新,真的是诗和远方、诗情画意的地方,确实是最宜居的地方;二是人物的新,我们说城市反哺农村,首先是需要人,要由有志向的人来反哺农村,这个新很重要;三是村规的新,把制度关进笼子里,以小乡村我们看见了大问题,这也是影片的矛盾冲突点。
上海影评学会会长、导演朱枫进一步提出《春天的马拉松》是一部有小小里程碑意义的电影,这个电影有特别不同的纪念意义,不仅是献礼改革开放40 周年,还有农村基层直选20 周年。1998 年11月14 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农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从这一天起,中国做到了农村基层一人一票选自己的父母官,这是惊天动地的事情,当时许多西方的电视台都来拍了纪录片,在西方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他提到:“1998 年11 月到现在是2018 年,整整20 年,我觉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纪念,而且我没看到其他相关的文艺作品,在这个点上进行表现。”朱枫还提到,上海是城市电影的发源地,或者说是一个重镇,但是上海电影从票房上来说,历来最出彩的便是农村电影,可能谢晋导演的片子上座率都不如当时大牌农村电影《喜盈门》《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上海电影有农村电影的传统,从《李双双》开始,但是这个传统不张有好多年了,现在我们又有这样一部上海产的农村片,这是一种上海农村电影的回归,也是中国农村的政治电影的回归。
读懂中国,从农村开始;理解社会,从基层起步
这是饶曙光在发言稿中的一句话,他认为:“春天的马拉松”是一场奔跑在长三角广阔沃土上的马拉松,也是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马拉松。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的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波澜壮阔的改革伟业,反映在电影中,投射出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36条”这一个闪光的千面,它是影片的逻辑起点、核心价值,我们也可以说她是最高层级的主角,围绕它产生的一系列的戏剧冲突,也就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同群体利益和不同人性诉求的现实遭遇,即将发生在云顶中的马拉松比赛是真实的。而在象征的层面,这场马拉松早已开赛。且因责任之担当,民心之所向,在片尾逐渐汇聚成一场和谐向上的接力跑。
《春天的马拉松》没有表现精准扶贫,实际上它是关注了富裕起来中国农村下一步怎么走。高小立在发言中指出:不是脱贫以后就平静了,富裕以后问题更尖锐,出现问题更多,我们说新问题,不能用老办法解决,这就是我们特别先进的36 条新办法,对农村,乡村基层政权建设,对振兴乡村建设发展都有启示意义。这个影片对广大的乡村政策,基层政权建设有以小见大,意义深远的现实意义。
浙江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范志忠从改革开放40 周年的角度来进一步解读放映这部电影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他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农村的经济改革作为起点,这一部电影,恰恰展示的是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新起点。要更好理解“36 条”,以及围绕“36 条”农村治理,怎么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改革开放的初步是经济改革,所以在这个电影中去展示这样的一个重大的主题,可能其意义我们现在已经感受到了,若干年之后,我们还会感受得更清晰,也看得更清晰。在这个意义上,它肯定是中国电影史上以后谈起改革开放的系列电影绕不过去一部有分量的电影,它展示了一个丰满的农村,一种文化的生态。
这样一部通过农村“36 条”小微权力清单,进而关注到农村的选举和基层民主生活,导演朱枫觉得这个视野是很独特的,他认为当初能把目标聚焦到“36 条”权力清单新生事物上面是很敏锐的。创作电影难度非常大,要把一个政治性很强的政治话题变成艺术的书写,这需要很高级的艺术手法才行。夏晓昀导演做到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中国电影小小的里程碑。
对此,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电影局局长胡劲军发言说:今天浙东农村,提出来时代的课题依然是振聋发聩,要把权力锁在笼子里,我们说“锁权”,从这个“索权”到这个“锁权”中国老百姓的精神世界,中国社会治理结构的理念突飞猛进。我们是非常希望在上海,我们和全国同行一起,要写我们新时代,写我们新生活,特别写物质生活丰富了以后,中国人民精神的富足和他们的克制和特质。
在银幕上重建风景抒情,展现江南独有的农村文化气息
影片《春天的马拉松》展现了江南独有的农村文化的气息,让范志忠在看这个电影时很有亲切感。一方面体现农村非遗手工业的传人,得不到女友家人的理解,是文化传承的忧虑,一方面通过民宿、风车、云海、竹林、茶园、民俗,勾勒出一幅新时代的乡村风貌,按照习总书记指示振兴乡村,首先从浙江的乡村经济,乡村文化,美丽乡村的建设的起点,很好地展示了江南乡村的风情化,这种风情化又富有时代的气息。高铁在非常美丽和谐的乡村当中穿梭而过,构建既传统既宁静又有现代气息的场景。
资深媒体人李星文表示,镜头里面出现一座美丽的乡村,绿水青山的浙江农村的景色如诗如画,在夏导和团队的镜头当中,他觉得把浙江农村拍得非常美,是跟北方完全不同的江南风光,尤其云顶村云雾缭绕,近景、中景、远景都有云雾缭绕的场景,看上去赏心悦目。
饶曙光认为:电影取景于浙东地区,展示江南优美的生态环境,鲜明的区域文化,热情的待客之道,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景让我们叹为观止,农业强、农村美、农家富、农民智。人物塑造既坚持党性,也尊重爱情、亲人、友请。十里红妆、泥金彩漆,生活美、自然美、文化美、处处新时代,新乡村的改革新风貌。
华东师范大学毛尖教授从电影史的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这部电影的美学特点和意义,她指出这部电影:其一,在银幕上重建风景的抒情能力。银幕上地理非常重要的,银幕上应该重建中国电影美学,重建风景和地方国家之间的感情方式。观众从银幕上看到风景会有吾乡吾土的感觉,是时候让乡村重新回到我们银幕上来,这个乡村不再是以前那种脏乱差的乡村,而是清新家园。其二,重返南方乡村美学。中国电影是时候表现干净的南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干净,还可以是表现官场干净和意识形态的干净。其三,银幕上让乡村重新有来路,有自己的情感逻辑和美学逻辑。其四,重建乡村的治理逻辑。要让乡村重新回到人情社会和现代治理,重新具有人情社会感。其实在重建乡村治理逻辑当中还是要强调群戏传统。群戏传统被强调出来了以后人情感就出来,人情感出来了以后乡村治理不一样,乡村治理,南方的乡村感。回到电影当中南方乡村美学,南方乡村的情感逻辑和美学逻辑,这个电影会更加好。
与会学者也纷纷各抒己见,其中不乏精彩观点。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题材更大的市场可能在乡村在城镇,如果朝这方面传播会更好。有人指出《春天的马拉松》电影风格很平淡,矛盾不集中,冲突不大,但黄昌勇觉得,平淡风格追求和整个自然的环境生态是一致的,这个电影很有意思,要细细品味。他认为南方以浙东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和北方的农村题材的表现是有差异的,北方自然具有非常好喜剧的成分。浙东的文学表现是有历史、有传统的,这个传统基本上是现实性,对乡村的困境、乡村的现状、乡村历史展现非常深,并且这些作品非常具有风俗民情的特色。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导演郑大圣从创作者的角度指出这部电影对于主旋律题材命题作文尤其有严肃意义的启发性。第一,作为编导要有能力把命题转化成创作者由衷的书写,首先是态度,同时也是能力,不是每一个创作者都有这样的态度和能力的。因为拍电影这个事,是最不能“假扮”的,是演不了拍电影的。先要自觉自发地跟主流价值找到契合点,把命题变成自己自拟,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启示,因为观众最不愿意看到主旋律的电影是“伪”,最难做到的是“信”。 主旋律题材,更需要做高级的选择,主旋律题材约等于现实主义创作。第二,如何把主旋律的题材拍得正常。“信和正常”都有一个难能可贵的出发点,就是不以官的立场,而是以民的立场,主旋律电影拍的不官腔官调,拍正常人,拍正常的生活。信和正常才使得这部电影真切、诚恳、清新自然不矫情,不拔高“宣传值”,不回避客观存在的现实矛盾,而且还很温润地有节制有保留地含着批评,这是一个很知性的态度。 “信”和“如常”,在主旋律题材创作中很难做到的,当然也是电影创作者最应该守住的一个基础,从这两点上看,《春天的马拉松》真的很难得。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文艺评论家郦国义进一步补充阐释《春天的马拉松》对于主旋律作品创作的启示,如把乡村战略的宏图放在心里,吸取了整个思想文化资源包括政策资源;在人物塑造上,也处于把控着我们所需要的主人公时代本质特征;在镜头呈现上,在现实社会现实自然的环境当中找到他的美感。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系副主任赵宜副教授觉得马拉松的比喻非常巧妙,整个电影和马拉松一样,没有短时间让人血脉偾张的加速,但是非常坚定地站稳土地的叙事。一系列的叙事题材当中,《春天的马拉松》非常具有特色,在宣传稿当中反复出现诗和远方可以概括的,当中可以体现这样一种诗意感,是《春天的马拉松》现实题材独特的艺术魅力。回到主旋律叙事。主旋律多元化体现在里面,这个影片恰恰不像主旋律电影当中铿锵有力旋律激昂,还是充满诗意的,比较灵动的,有时候显得过于佛系的叙事,但完全带来一种新的叙事可能性。他认为上海文化品牌的实践已经成功了,至少已经形成品牌的影响。
尾声
电影名字从《权力的清单》到《郝帅的阳光》,再到《春天的马拉松》,显然最后这个题目画龙点睛,这是政治新时代的春天,是物理的春天,同时也是个人的春天,主人公的名字也叫方春天。马拉松物理的动作线,就是空间上、时间上做了很好的展示,但又是个人在跑,从头跑到尾,作为一条线,一条若有若无的线在那里穿行。这确确实实是一部值得推荐也值得呼吁与鼓励的反映新时代农村主题的电影。
在创作研讨会的尾声,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电影局局长胡劲军同志特别谈道:从《春天的马拉松》成功来看,我觉得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要忽视对基层写作者的爱护,对他们的引领,对他们的倾斜。我们要高度重视写作者的来源,创作的来源在什么地方。我们要想想未来5 年,未来10 年,谁在为我们写长篇小说,谁在为我们写优秀电视剧的剧本?如果今天看不到这样的来路,看不到新鲜血液,接纳新生力量的加入,那就不会走得太远。要高度重视青年写作者,重视青年写作者的培养挖掘,特别关注行业写作者的培养,没有行业写作者,就没有行业的人选,没有行业的创作,也没有全社会对行业真正的尊重。我们对青年写作,对行业写作,对基础写作要保持敬畏,要给他们足够多的呵护。
我们今天的上海电影奋起直追,下一步上海电影两步走:第一步打造上海出品的电影创制的闭环,在做电影工业体系闭环;第二个闭环是形成影视人才教育的闭环。电影不仅要有学术、理论、科技的攀登者,也要培养我们的“蚂蚁”,要让电影行业做蓝领的工人出好镜头,好画面,好音效,这样的“工人”真正有行业的体面感,内心要有行业的自豪感,要有从业的冲动感。蓝领我们也要培养,高级人才我们也要培养和输入,这是上海未来两步。我们呼唤更多的写作者和更多的文艺创作者,能够关注富足以后,我们对公平、秩序、和谐、平等、自由这些的追求就一蹴而就,这个应该是我们创作取之不尽的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