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脸谱
2019-11-13唐汇寅
●唐汇寅
大人物都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定位,曹操也不例外。他年轻时找当时的名士许劭为自己预测未来。许劭对其品行了然于胸,不便直言。最后被逼急了,才脱口而出:“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三国志》)曹操听后仰天大笑,十分满意。他看重的是英雄,没把“奸”字当回事。于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舞台给曹操馈赠了一个水白脸脸谱,表示其为阴险奸诈之人。
三国时期,曹操的能力独冠群雄。刘备顶着皇叔的桂冠走四方,基本由孔明牵着鼻子走,其才能远胜于阿斗,但儿子的遗传基因终归来自于他。孙策上靠父亲的一点基业,另加连襟周瑜相助才成气候;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俨然提线木偶一个。曹操不一样,他白手起家,善于搜罗人才、用其所长,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刘晔、司马懿等均为顶级智囊。曹操实行集体议事、个人拍板,他虚怀纳谏,审时度势,“挟天子以讨不臣”,抢占政治制高点,借以统一了战乱的北方,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他还为兵家圣典《孙子兵法》做注,精通琴棋书画,懂医药养生,在文学史上名声显赫。刘备孙权之辈望尘莫及。
如此绝代豪杰,为何头衔上被冠以“奸”字?多说乃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成就。罗氏固然有“帝蜀寇魏”丑化曹操之心,但《三国演义》的故事多有史书记载,贬低曹操的情节即便有点虚构成分,亦非完全向壁,大抵事出有因。
他梦中杀近侍或许不实,三国时代仅次于董卓的杀人狂却举世公认。他父亲避难徐州时被陶谦的部下杀害,为报私仇,他率军攻陶谦未克,竟迁怒于周边的无辜百姓屠杀男女数十万,《资治通鉴》谓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心狠手辣,一至于此。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后,为绝后患,他活埋袁军俘虏8 万,全无一丝怜悯。对政敌更是赶尽杀绝,董承、伏完、金袆等多人俱遭灭族,连伏皇后和两个皇子也不放过。他以个人好恶定生杀予夺,一代名士、“建安七子”之首孔融好提异见,他看不顺眼将其灭族。袁忠、桓邵得罪了他,亦遭灭族。杨修恃才傲物,曹操怕他日后坐大,一杀了之。名医华佗屡请不至,也怒而杀之。对身边的侍妾偶有怀疑就大棒打死,杀吕伯奢仅为防止他举报。有一次军中缺粮,他担心军队哗变,居然栽赃主粮官偷粮,借这颗人头稳定了军心。
功臣若有半点异心,同样不会放过。荀彧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立有不世之功,荀彧见他有篡位野心,劝其尽忠汉室勿行大逆不道之事。曹操奋斗一生就是为了自家坐江山,尽管他没上孙权的当,僭越称帝,却早已是无冕之王。他还挑明“我就是周文王”,儿子当周武王自然水到渠成。荀彧的劝告触及了他灵魂深处的核心利益,怎会有好果子吃,最后逼其自尽。
李宗吾说:“三国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长全在心黑。”曹操完全彻底地以自我为中心,凡不如意者绝不轻饶。他的野心重于千万人的性命,公然宣称:“宁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为曹操翻案者说他的“奸”只是不忠于汉室,违背了过时的正统观念并不为错。无奈历史首先由当事者亲手书写,其次才由他人论定。曹操欲取代汉室纵可见谅,他杀那么多无辜臣民与汉室何干?他自知树敌太多,自己又是盗墓专家,因而临终前下令不许在墓中塞进金银珠宝。强盗也怕盗墓的,心有冷病得防人。
“兴亡谁人定,是非岂无凭”。刘备摔阿斗固有假仁假义之嫌,但他施仁政颇得民心,败军之际竟有十多万百姓随之逃难。此时他自身难保,别人劝他甩掉这拖家带口的包袱。他说:“夫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刘备不忍弃民,曹操滥杀无辜,二者高下立判。老百姓不管如何“下愚”,对于谁真爱民、谁假爱民,心中终究有杆秤。
曹操的脸谱业经自己画就,本人亦认同。谁想替他涂脂抹粉去掉“奸”字,只是一厢情愿。“说你行你就行,说不行就不行”,恐怕历史和人民都不会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