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永在 青春不朽
——从罗家伦《五四运动的精神》谈起
2019-11-13陈娜娜山西大同大学037009
陈娜娜 山西大同大学 037009
一.回望五四精神,追寻五四初心
罗家伦先生是五四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1919年,罗家伦先生22岁,他与当时众多先进青年一道,为挽救国家危亡,探索救国道路,不停奔走呼号。五四运动发生不久,罗家伦就对五四运动做了剖析,写了《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现在也影响着我们对于五四精神的理解。
我们回顾五四,不能只以当代人的眼光去审视,同时也要倾听那个时代亲历者的声音。罗家伦先生在《五四运动的精神》提到了五四运动的三种精神:“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制裁的精神”、“民族自决的精神”。
(一)学生牺牲的精神
面对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面对军阀势力的腐朽,为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青年学生挺身而出,用尽全力奔走呼号,显示了强烈的历史担当。许德珩“把他仅有的这床白色床单撕成一条一条的,用来书写标语,为第二天的游行做准备——为了救国,他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还有郭钦光,五四运动时24岁,抱病参加了游行示威活动,后吐血身亡,成了五四运动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牺牲的学生。
他们是那个时代青年的缩影,他们所做的一切,并非为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整个民族的利益。中国之所以在列强瓜分豆剖的局面下不亡国灭种,在落后西方近百年的情况下能奋起,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有着一群不怕牺牲,有责任有担当,有着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
(二)社会制裁的精神
“在这无法律政治可言的时候,要想中国有转机,非实行社会制裁不可”。可见,当时的先进青年已经认识到“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并不是这场运动的最终目的, 当时的中国,最要紧的是动员整个社会,以全民族的力量去改变中国的现状,以6月3日为转折点,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由学生为主体转变为工人,商人等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这场运动真正使整个社会动了起来,工人崛起了,下层民众的力量被彻底激发出来了,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社会运动。在民众的压力之下,北洋军阀被迫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接受了社会的制裁。
(三)民族自决的精神
在五四运动的感染下,广大民众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激情被点燃,迫切要求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建立民主独立的国家,学生作为先锋力量采取了与以往运动不同的方式,他们没有“请愿活动”,没有“公车上书”,而是“直接向公使国表示”,堪称“中国民族对于自决第一声”。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民希望用自身的力量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民主独立的国家。这是在历次斗争中得出的经验,这标志着人民的真正觉醒。
罗家伦先生在《今日之世界新潮》中写到:“现在世界的新潮来了,我们何妨架起帆桨做一个世界的‘弄潮儿’。”一个世纪前,在面对世界大潮的浩浩荡荡,青年学生毅然站在潮头,用他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做了时代的弄潮儿,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五四运动的初心就是唤醒民众,以全民族的力量拯救祖国于危难之际,挽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二.不忘五四初心,牢记青春使命
(一)远大理想引领爱国之心
理想是灯塔,照亮前行的路。 没有理想的人生就像在黑夜里行走找不到方向,理想的人生才能看到黑暗尽头的那束光,只要努力,总能抓到。作为当代青年我们的理想不能只停留在个人层面,更要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结合起来,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能成就青春之我,只有把“小梦”融入“大梦”才能实现强国之梦。
(二)永久奋斗熔铸报国之情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理想不是说说而已,报国不是看看而已。当下,青年的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点滴积累,久久为功。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要相信天道酬勤的力量, 相信努力是成功最喜欢的伙伴,相信只有永久奋斗才能成就美好理想,才能报效伟大祖国。
(三)青春之行托起强国之梦
新时代,是青年人的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面对百年未有变局,面对中国发展最好时期,我们要向百年前的五四先贤学习,把青春之我融入青春之国,做新时代的先锋,用一步步踏实努力的行动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沿着五四足迹,创造青春荣光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千磨万击创造新辉煌。五四先贤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唤醒了沉睡的中国,让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百年后的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手里,中国已发展到历史最好时期,我们生逢其时,我们重任在肩,我们要沿着五四的足迹,守住自己的初心,把青春融入时代,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永久奋斗的精神在新时代续写辉煌。
百年前,五四青年为求得救国救民真理,主动接触世界,观察世界,世界潮流深深影响着中国。今天,我们在世界上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思想深深影响着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只有融入世界才能成就未来。我们要放眼世界,要有人类关怀,要同世界各地青年一道,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做新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