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心中记清白人生路——追记新四军老战士李友白
2019-11-13赵东云
□ 赵东云
清晨打开微信,莫欣先生的一则消息突至眼帘:“舅舅李友白已于2018年6月3日上午10:30去世,享年99岁,没设灵堂,丧事从简,6月8日已火化,特告知!”又一位新四军老战士离开了,带走的是沧桑记忆,留下的是精神丰碑!
李友白,原名胡家睦,1919年8月生于安徽省芜湖县澛港。父母从小就教育他“一定要向好人学习”,做一个善良、有上进心的人。
1937年夏,李友白前往上海,同时考取了复旦大学、震旦大学,在等待入学通知的过程中,八一三抗战爆发,学业被迫中断,他不得不离开上海,后辗转奔波到了武汉。
从穿越战火硝烟的父亲来信中获知:日寇在攻克南京前夕,家乡芜湖、繁昌、当涂等地惨遭蹂躏,李友白的祖母和大姑奶奶等亲人遭敌杀害。国仇家恨集于一身的李友白,找到设在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请求参加革命,希望到陕北上抗日军政大学。等待北上之时,李友白偶遇黄诚(后在新四军军部任职),黄诚动员他到皖南参加新四军。
1938年夏,李友白和黄诚到达位于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被分配到南陵、泾县一带从事民运,动员民众抗日。不久,经皖南特委书记李步新介绍,李友白进入教导队学习。教导队设在陈氏大宗祠,项英、邓子恢、冯达飞、薛暮桥等给学员们上课、作报告。几个月的艰苦训练锻炼了李友白的军事素养和政治工作能力,也使他成为一个信仰坚定的革命者。
从教导队毕业后,李友白被派到新四军第三支队民运科,到铜陵一带做民众动员工作。1939年2月下旬,周恩来同志来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在军部大礼堂(陈氏大宗祠)发表重要讲话,给李友白留下了深刻印象,李友白后来回忆说:“他讲话的声音清脆,流畅,非常入耳,大家的心随着他的讲话而起伏。”
皖南事变前,李友白先后调派到宣城、芜湖县委工作。在宣城担任县工委宣传部长期间,他巧妙利用师生关系、学友关系,打入了宣城县国民党政府,主管收发文件工作。李友白利用夜间值班机会,先后发现了国民党当局下发的限制异党活动的多份文件、函电、材料,获取了国民党第三战区要求严密监视新四军活动、限期撤销安徽各地动委会等情报,还看到了要求各地通缉、监视、逮捕的一长串人员的黑名单,李友白将这些重要情报誊抄下来,然后由宣城工委派人秘密送到皖南特委和军部。
在芜湖县委工作期间,李友白凭借熟悉地理、关系较多等优势,多次护送新四军军政人员。1940年10月下旬,东南局和军部决定,时任皖南特委书记谭启龙到上海治病,同行的有军政治部的余在励,组织将护送他们的任务交给了李友白。李友白在繁昌中分徐村与谭启龙、余在励会面,将他们化装成普通百姓,并告诉他们:你们外地口音重,路上遇到盘查少说话,一切由我来应付。三天后,李友白护送谭启龙一行人从中分徐村出发,经繁昌铁门闩、衡山桥、流塘圩,然后乘船由水路到芜湖。在芜湖,谭启龙与由上海赶来的妻子严永洁会合。谭启龙等就住在李友白及其亲戚家里。李友白带着他们去照相馆照了相,然后托人办理了伪国民政府身份证,并购买了去南京、上海的火车票。李友白护送谭启龙等乘火车抵达上海,住进了公共租界,等来了接头人。直到此时,才算完成护送任务。返回皖南不久,李友白又接到通知,护送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的夫人邱一涵、军政治部组织部长李子芳的夫人乐群前往上海。李友白不仅胜利完成了护送任务,还把乐群的弟弟乐文藻带回皖南云岭军部,参加了新四军。
1940年深秋,李友白前往苏南见到了谭震林、邓振询。两位领导在听取了李友白的工作汇报,并向他详细询问了皖南形势后,要求李友白转告项英副军长:“敌人那里已经传出要将我军消灭,困死在皖南”,“尽快离开皖南,越快越好”,“可以分头、分批、分路地向敌后转移”。李友白回到皖南后,即将谭震林、邓振询皖南军部尽快转移的建议向三支队政治部胡荣、吴奚如汇报,并请他们转达军部首长。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皖南军部没有及时撤离。
皖南事变后不久,李友白到华中局报到,起初在三地委和王于畊同志一道从事民运工作,后来担任如皋县委书记、三地委特派员。在此前后,李友白曾根据粟裕首长的指示,一度打入敌伪军内部,从事秘密工作,并成功策反伪军一部。
1947年4月,华中局调李友白到国统区工作部,“打回老家去”——前往皖南、江南开展工作。行前,粟裕告诉李友白:“皖南很重要,你去那里要好好工作,以迎接大军过江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李友白避开敌人的层层封锁,在皖南樵山找到了皖南地委领导人胡明、熊兆仁、刘奎等,向他们汇报了江北解放战争发展形势,传达了华东局工作指示。皖南地委随即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华中局指示精神,要求各地大力发展武装,加强政权建设,发动群众进行抗租、抗债、抗粮斗争,从而将皖南对敌斗争推向高潮。
1949年春,李友白担任沿江工委军事部长兼沿江支队副支队长。李友白等在泾县陈塘冲与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先遣渡江侦察大队会面。李友白激动地告诉侦察大队领导人亚冰(章尘):请您在电报中报告粟裕、陈丕显同志,我在沿江工委迎接他们!沿江工委随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迎接大军过江工作。在皖南地委、沿江工委的大力支持下,先遣渡江侦察大队完成了收集情报、扰乱敌后等战略目标,为数日后的大军突破江防、横扫江南创造了重要条件。
4月20日,解放军百万大军突破长江天堑。李友白随即率沿江支队主力两个营主动出击,先后扫除了多处敌据点,经三里店、峨岭、田坊、孤峰向泾县一路挺进。沿江支队从下坊渡过青弋江,向县城北门进攻,守敌国民党军192师仓皇溃逃,国民党县长俞步骐带领县政府公职人员也向南奔逃至榔桥。沿江支队控制了泾县城后,李友白旋即向南紧紧追击,在严峻形势压力下,俞步骐率一千余人宣布起义,起义人员被编入沿江支队,参加人民解放战争。回到泾县县城,李友白再次见到了率第三野战军南下的谭震林同志。谭震林握着李友白的手,亲切地说“你们胜利完成了任务”,对沿江支队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新中国成立后,李友白先后担任芜湖市警备区司令员、海军重庆舰政委、华东军区海军第四舰队政治部主任、海军装备技术部政委、部长等职务,为国防建设尤其是海军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晚年的李友白,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十分怀念昔日的战友、同志和乡亲们,他忘不了黄诚把他引到革命道路,忘不了谭震林告诉他的“干革命就必须过‘三关’(不怕苦,不怕死,为工农群众服务)”,忘不了邓振询、李步新屡屡对他工作、生活上的关心,更忘不了粟裕、陈丕显对他工作的指示与鼓励。无论是身处显位,还是陷入人生逆境,李友白总是那样兢兢业业工作,坦坦荡荡做人,对党、对国家充满信心,对人民满含深情。
(编辑 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