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井冈山
2019-11-13王静
王静
在去井冈山之前,我体会是不深的。时常在新闻上看到会有一些颤颤巍巍的老人,穿着军装,由儿女们搀扶着,踏上井冈山这片故土,我只能把这归结为是一种情怀,感觉离自己好遥远。可当我亲临这里,细细品味,才发觉当年那些革命者做的看似平凡事情的背后,藏着一个个伟大的人格,洗涤、净化着每一个前来寻迹的灵魂。
黄洋界上郁郁葱葱、林木耸立,与祖国其他地方宏伟壮丽的风景无差,一口不起眼的铁炮坐于山口指向远方,一个低洼的坑即当年的战壕藏于坡上,简易而又普通,却曾破敌军万千重围。同样简陋的还有战士们用木头临时搭建的小井红军医院,这是一所红军后方医院,房内空空荡荡,每间房内的地上只铺了一块薄薄的草席,在当时敌人围追堵截,药品紧缺的艰险环境下,战士们忍受着怎样的剧痛与伤病斗争。艰苦的环境造就坚强的意志,这钢铁般的意志力就是最好的麻醉剂和止痛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虽然不再面临战争和生死的考验,但却越来越脆弱,这里,是坚强最好的教科书。
还记得念小学时的一篇课文《八角楼上》,“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觉察到”。文章篇幅很短,总共一百多字,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根。满怀憧憬,顺着窄陡的木梯,我登上了八角楼,木床、竹椅、方桌、灯盏———旧物如文中描述静静陈列在那里,还有屋顶一口不大的、八角形的天窗。就是在这样狭小、逼仄的房间里,在艰苦的条件下,诞生了革命的思想和不凡的灵魂。
王佐、袁文才这两个名字,对老一辈人来说是比较熟悉的,熟悉于他们在“左倾”的影响下被错杀了;可对于年轻一代的人来说,他们的名字很陌生,从最初建立农民自卫军,到改编为工农革命军,他们为革命立下赫赫战功,但却淹没在众多英雄人物的事迹中。可能我们的过往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看着他们英姿飒爽的雕像、走过他们曾经并肩作战的地方、聆听他们后代平静又包容的讲述,我知道,就算时间倒流,他们还是坚持同样的选择,选择为了人民而战,为了信念而战,为了主义而战。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许多革命者的生命都止步于二十多岁,他们此生已许国,便辜负了亲人。这是一个爱与承诺的故事,15岁的李才莲婚后便离家踏上革命的道路,他对妻子池煜华说:“战争时期,消息不很确定,如果有人说我死了,千万不要相信,记住,等着我!”此后她常常站在高高的门槛上倚门观望,希望能尽早看到丈夫回家的身影,可丈夫的生命早已定格在21岁。不断有人告诉她李才莲已经牺牲的消息,可她依然执著等待,对着磨得锈迹斑驳的镜子撩拨银丝,这是丈夫送给她的唯一一份礼物。70年的时间里,她始终记得丈夫对她说的“等着我”,这是他们之间的承诺。谁又舍得自己的爱人做一份随时会牺牲性命的工作,但支持与守候才是对爱最好的诠释。
井冈山斗争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新局面,自1927年10月起至1930年2月,虽只有短短两年多,它却记录了红军初创时期艰难、曲折的峥嵘岁月,那段在逆境中仍然保有最纯粹的、最干净的、充满理想和斗志的光荣岁月。井冈山有许多山峰,最高海拔1800多米,那些发生在这里的坚强、艰苦、坚持、坚守的故事会如井冈山一般永远高耸在后代人心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