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牧隆城的身世
2019-11-12薛正昌
薛正昌
这个得名颇有些意味的古城,位于西吉县将台堡镇,历史上曾有过建县的经历,是个比较神秘的地方。
夏日的清晨,由银川乘坐大巴前往西吉县,全程高速,4个多小时即达西吉车站,西吉博物馆苏先生接站。简短的寒喧之后,我们便沿绕城公路前往羊牧隆城。这个得名颇有些意味的古城,位于西吉县将台堡镇,历史上曾有过建县的经历,是个比较神秘的地方。
发源于月亮山的葫芦河(早期也有过瓦亭河之称),南流孕育了羊牧隆城。羊牧隆城修筑在葫芦河西岸的台地上,城池的西面还有另一条水系,名为滥泥河。位于两水相交处的台地上的古城,在军事地理上极具战略价值。我们由小道爬上羊牧隆城外城北面的城墙,午后的阳光映照着古城,居高俯视远眺,羊牧隆城的轮廓清晰可辨,城墙残存的程度不一。外城墙修筑呈不规则形,尤其是西北城墙随台地走向而布局。由于台地的不规则形,西北城墙的拐角随地形而筑成圆形。外城北城墙的中部,有一个类似于瓮城或者耳城的遗址。苏先生说这是为随时出征的将士提供战马的场所,实际上就是一个马厩。据《西吉县文物志》记载,外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650米,东西宽420米;墙基宽10米,夯土层0.15~0.20米,残高3~6米,南北两侧各有耳城,面积273000平方米。金代设县以后修筑的县城,名为内城,遗址基本为方形,是城中之城。现在,内城近乎夷为平地,唯有西南角的残存遗址,即为宋代古城址。这里现在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墙一侧立有石碑。
离开外城北城墙,我们考察了内城遗址和残留的城墙。在这里,我们遇见了2位在地里忙农活的人。他们说前几天在内城拓宽路道时,挖掘机还挖出了文物。之后,我们又爬上南城墙,环顾城墙四周,包括外城西南角的耳城,城外滥泥河看上去尚有小溪一样的流水。外城西南角,有一处类似于北城墙中段的耳城,苏先生说这里是“监狱”。外城之南还有一城,苏先生说是“校场”一类。但空间较大,似乎不应该是“校场”。此外,远处还有几座烽墩。看来,所谓羊牧隆城,实际上包含着几座城池。现在,这里的地名叫“火家集”,火姓人较多。羊牧隆城的名字似乎只是留在文字里,但说羊牧隆城的名字,当地人还是传承了下来的,因为这里面承载着一段丰厚的历史故事。
后人视野中的羊牧隆城,其读音不同于汉语常规表述,常被认为是由少数民族语言转意而来的。对此,我另有理解:汉唐以来至明清时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固原地区是历代畜牧的重要地区之一。羊牧的指向是清晰的;隆,本意是高大丰满的象征。考察了羊牧隆城之后,觉得它是畜牧与城池地貌特征融为一体而生成的地名。史料记载,北宋天禧元年(1017年)置羊牧隆城,庆历三年(1043年)改名隆德寨。
金代,在羊牧隆城設置县治。《金史》卷二十六记载,将羊牧隆城写成“牧隆城”。如果是“牧隆城”,从读音上就少了绕舌的感觉。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有羊牧隆城记载,但明代《嘉靖固原州志》里已看不到羊牧隆城的名字,说明明代以后羊牧隆城已淡出军事防御层面。
考察羊牧隆城之后,在火家集村子里,我们见到了一位精明的农民朋友。他说:自家的田里有一块石,可否去看一下吗?苏先生说去看看。这位农民抱来一块残缺石碑的一个斜角,尺余见方,青石质,边缘有花纹图案,文字开凿十分精细。石碑正面有四行字,第一行是碑文抬头,只有两字:朝记。“朝”还是残缺,但看得清楚。后三行是碑文,第一行是“五代浇季”,第二行是“复唐故”,第三行是“矣市邑”。残碑侧面有一行字,“侍姚守平”。碑文字体为柳体,字直径约3厘米,十分清秀漂亮。
虽然是一块残碑,碑文正面只有13个字,包括残体字,但意义重大。“五代”“唐故”“市邑”六字,一是说明此碑立于五代,二是五代人记载唐代事,三是立碑之地商贸繁荣,四是可能有相关机构或建制。已有的史料记载羊牧隆城兴起于宋代,但碑文追述到唐代,说明在唐代这里就已经有建制或其他设置。“侍”字,也有特殊的指向。侍的本意指承奉辈份高的人或地位高的人,或指陪伴在尊长者之间,或侍从、随从在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身边。碑文上的“侍”,是否指向一位重要人物?贞观二十年(646年)灵州会盟,唐太宗前往灵武(今宁夏灵武)接受北方少数民族的拜见,途经原州(固原)时,“逾陇山关,次瓦亭,观马牧。”这里的瓦亭,大致是葫芦河流域的将台堡一线。由此,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西瓦亭”马政在唐代的格局;二是唐太宗视察“西瓦亭”时,这里商贸相对繁盛。唐代原州,是长安西出北上的重镇。这块残碑,为我们提供了审视宋代以前的羊牧隆城更为广阔的视野。
这或许也是此次考察羊牧隆城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