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深基础逆作法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

2019-11-12杨兰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21期
关键词:逆作法基坑开挖

杨兰

摘    要:本文针对建筑深基础逆作法设计与施工技术,结合理论实践, 在简要阐述深基础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逆作法设计实例,并提出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结果表面,科学合理的应用逆作法施工技术,既能降低建筑深基础施工的难度,提升施工效率,也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建筑深基础;逆作法;基坑开挖;基坑监测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事业飞速发展,很多新型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被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深基础工程越来越多,对施工技术就提出更高的要求,逆作法具有降低深基础施工难度,保证基础稳定性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建筑深基础施工中。基于此,开展建筑深基础逆作法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

2  建筑深基础的特点

建筑工程深基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区域性比较强。在深基础开挖时要遵循要因地制宜的原则,严禁一味的生搬硬套,否则难以保证施工的有效性。第二,综合性比较强。深基础施工中涉及到土力学中的强度、变形、渗流等知识,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有很高的要求。第三,具有明显的时空性效应。深基础的深度、形状等对其稳定性和变形系数有很大影响,在开挖时需要综合考虑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网等因素。第四,风险性和事故率比较高,安全度的随机性也比较大,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

3  建筑深基础逆作法设计思路

逆作法最开始只是被应用在人防工程施工中,近年来才被应用到建筑工程深基础施工中。主要机理为:在深基础施工中,在中间布置 支撑桩,并在地下连续墙的作用下,先进行顶板和梁体浇筑,再进行地下空间楼板、剪力墙浇筑,最后浇筑底板和上部结构。是一种和正常施工顺序截然相反的施工技术,在具体设计主要思路为根据建筑深基础的具体情况下,选择与之相适的逆作法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逆作法施工。设计思路为:先进行楼板混凝土整体浇筑,在楼盖下方掏土,通过楼盖预留的孔洞向外运土,或者向下运输施工材料。主要是通过深基础完成逆作施工,或者是利用灌注桩进行逆作施工。第二,半逆作法。主要设计思路为:在进行楼板混凝土浇筑时,分两次完成浇筑。其中第一次完成T形楼盖浇筑任务,促使T形楼盖和边梁形成一个整体,再把下方土方开挖成半开敞式结构,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浇筑。第三,部分逆作法。设计思路为:多应用在面积较大的地下室施工中,先控制维护排桩变形问题,接着进行部分逆作法施工。

第四,分层逆作法。此种逆作法主要针对的是四周都是围护结构,不进行一次整体施工,通过土钉墙进行分层施工。

4  建筑深基础逆作法施工技术

4.1  逆作法施工流程分析

在逆作法施工时,需要综合考虑深基础的具体条件、工程要求、主体结构形式等,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提升逆作法施工的可操作性。具体施工工艺流程为:先进行地下结构施工,包括: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围护结构施工等,再进行地上和地下同时施工。

4.2  土方开挖和喷锚支护

在进行土方开挖时,要保证开挖位置的精确性,通过细致的工程放样和测量,确定逆作法施工的具体位置。在开挖过程中要随时调整,保证开挖的精度。距离设计标高15cm~20cm时选择人工开挖,保证深基础开挖的精度,避免发生超挖和欠挖问题,防治高低不齐和相互就交错。

喷锚支护是逆作法施工的核心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深基础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对钢筋的性能、质量、型号、规格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并清理表面的油污和锈蚀情况,如果发展质量缺陷,严禁使用及时更换和处理。当钻机拔出钻杆之后,外套要预留在孔洞中,避免孔洞发生塌陷,也不能长时间停留,要及时施工封堵,避免流砂涌入引发堵塞问题。

在注浆之前,要进行润湿处理,并检查输浆管道,达到要求之后才能进行注浆操作。注浆结束之后,要立即用清水冲洗管道和设备,注浆完成后立即开展自然养护,养护周期不能少于7d,待其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后,才能进行张拉操作。在浆体硬化之前,严禁拉伸和移动锚杆。

4.3  地下围护施工技术

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放样测量,经过现场工程监理审核通过之后,才能开挖桩身土方。围护结构浇筑时,要想抽干净孔洞中的积水,通过专用的钢钎振捣混凝土,提升密實性。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如果发现护壁表明有明显的裂缝或者蜂窝,引发漏水现象,要及时堵塞或者做导流处理,避免孔外水资源进入孔内,从而最大限度上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和逆作法施工的安全性。

在进行桩身灌注时,混凝土要通过串筒进行输送,距离灌注面的高度控制在2.0m以内,并严格控制混凝土表面积水,严禁超过50mm,否则需要进行导流处理或者抽出积水之后,才能继续施工。边浇筑边振捣,提升密实度,保证施工质量。

人工挖孔桩墙面混凝土的强度控制在C35以上,墙顶设计标高处严禁存在浮渣。尤其是在地下室顶板施工中,要先凿除浮渣,露出设计标高,并对混凝土的密实度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存在裂缝、麻面、蜂窝、强度不达标等质量通病要立即凿除,重新灌注混凝土。

4.4  深基础监测

逆作法施工难度比较大,涉及到的工序繁杂,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当,都会影响深基础施工质量和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逆作法施工中,必须对深基础进行全面监测。在施工期间到施工完成,都要由专业的检测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数据相关资料,调整施工方案,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和质量,在具体监测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以下几点:第一,按照建筑工程深基础实际要求和施工现场工况,合理布置沉降、位移监测点及测斜孔,保证监测数据的精度。第二,测斜孔必须由钻机成孔,距离基坑边线约1.5m~2.0m。第三,测斜管安装是要按照钻孔、清孔、下测斜管、灌水泥浆液的工序进行,保证测斜管的道槽能够垂直于支护结构面。第四,确定监测周期。由于逆作法施工难度比较大,为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深基础沉降监测和位移监测每天不能低于1次。在进行地下室施工时,每周的监测次数不能低于2次。测斜在基坑开挖时每周不能低于1次,地下室施工时,每周检测次数不能低于2次。按照实际监测数据,绘制深基坑支护顶部水平位移变化曲线图及沉降量观测曲线图,从而预测深基础支护的水平位移及沉降变化情况,为施工质量测评提供数据支持。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分析了建筑深基础逆作法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基础深度逐年增加,传统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具体实际施工需求。逆作法的运用可大幅度提升深基础施工质量,并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在具体需要充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严谨的施工方案,并合理设计,严格按照相应的工序和标准进行施工,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付鸿泽.深基坑逆作法施工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J].建材与装饰,2018(2):21.

[2] 肖芳,李明.深基坑逆作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12X):85~87.

[3] 费瑞振.盖挖逆作法深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群的影响研究[J].科技与创新, 2017(3):6~8.

[4] 盛业华.某超深基坑逆作法支承钢管柱施工技术探讨[J].安徽建筑, 2017(5):361~362.

[5] 余波江,赵时运,张振华,etal.深基坑逆作法施工土方跃层开挖的数值模拟与实测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8(5):59~65.

猜你喜欢

逆作法基坑开挖
试论建筑工程基坑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逆作法的应用与分析
浅析逆作法施工技术在建筑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逆作法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基坑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论逆作法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实践应用及其施工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