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2019-11-12余杏杏
余杏杏
摘 要 外貌描写的学习和掌握,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指引下,结合实际,尝试推行“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和“迁移拓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旨在打破常规,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解决“简单勾勒,难以成状”、“不擅模仿,粗略创作”等外貌描写的学习问题,结合《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具体教学,本文探究了小学高年级外貌教学的具体采用措施,提出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和“迁移拓展”三大教学环节,将理论落到实处,细致阐述,只为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激发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不断提高,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言之有序 言之有物 迁移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1问题的提出
描写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掌握好描写方法以后,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写人类的文章,不仅体现在阅读,更易在作文中产生效果。
结合自身的教学,我先谈一谈我所遇到的外貌描写方面的问题。
1.1简单勾勒,难以成状
学生学写作文,最开始接触的就是写人。学生也清楚明白地知道:写人离不开写外貌,外貌描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通常都是简单地将人物勾勒出來,让人看完之后依旧感觉不清晰,很难将文字中描述的对象想象出来。
1.2不擅模仿,粗略创作
在写作时,有些学生想借鉴别人的写法,却不知从何做起,因此,他们只能粗略创作,内容完全没有自己的新意和特点,缺乏观赏性。
2尝试与探索
为了寻找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外貌描写的作用,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以下三大教学方法: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和迁移拓展,让学生更轻松、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这一知识点。下面,我将以《“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为例,谈谈具体的操作方法。
2.1言之有序
浏览一篇文章的外貌描写部分,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大部分外貌描写都遵循一定的顺序,或者从里到外,或者从上到下。
且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描写王熙凤外貌的篇章: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在描写王熙凤的外貌时,作者曹雪芹就是采用了从头到颈,再到身体的叙述顺序,详尽地描述了王熙凤的穿着特点,突出她的地位高,才刚刚出场,我们就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简单向学生梳理过后,更要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于是,我先把作者一连串具体的描写进行删减,只是留下最简单的部分:头上戴着髻,绾着钗;项下戴着圈;裙边系着佩;身上穿着袄,外罩褂,下罩裙。接着,我引导学生用上“言之有序”的方法,以我为描写对象,进行仿写。仿写内容如下:余老师头上扎着_______,项下戴着_______ ,身上穿着_______,脚上踏着_______。
因为只是简单补充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完成。他们写道:余老师头上扎着马尾,项下戴着项链,身上穿着外套和裙子,脚上踏着碎花鞋。
至此,言之有序部分轻松结束。其实,不用等我细说,学生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下一步肯定是将内容具体化,细致化,这也就是所谓的言之有物。
2.2言之有物
在学生进行细致的补充之前,还是需要带领大家细细研究一番曹雪芹的精致描述:金丝八宝攒珠髻、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翡翠撒花洋绉裙……奢华的装扮,精致的挂件,这样的表达完全能与王熙凤金贵的身份相贴合。因此,在引导学生言之有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提醒学生:用词要贴合描述对象的身份。在此基础之上,再来讲究详尽与精彩。详细描述之后,还要和曹雪芹一般,在最后部分加上总结。
点拨过后,学生开始尝试第二次创作:
余老师今天要上公开课,所以特地打扮了一番。
你瞧,她头上扎着_____,项下戴着_____,身上穿着____,脚上踏着_____,可见她是个_____。
这一次的创作,要求学生细致地观察我身上的穿着,再用尽可能精致的语言进行补充描述。据我观察,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兴趣高涨,大部分学生都能学以致用,仿照曹雪芹的用词特点,做到既准确又精美。其中不乏精彩创作,例如这一篇:
余老师今天要上公开课,所以特地打扮了一番。
你瞧,她头上披着飘逸的微波浪卷发,
项下戴着银光闪闪,做工精美的银链,
身上穿着清新简洁朴素优美的白衬衫,
外罩潮流时尚白格玻璃花外套,
下罩可爱简洁小黑裙,
脚上踏着白底紫色碎花休闲鞋。
可见她是个美丽、潮流,和蔼可亲,像大姐姐一般的好老师。
这个学生将描述完全细致化、详尽化,又将曹雪芹的用词表达学为己用,精彩生动地描述了我的整体形象,表现相当出彩。
2.3迁移拓展
文章从王熙凤的笑声和语言写起,一开始就展现出她的“放诞无礼”,这是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是《红楼梦》中写人物出场极其精彩的一笔。
学习完曹雪芹精彩的外貌描写之后,我们再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另一个重要学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让学生真正学会迁移拓展。在这里,我向学生布置了又一道仿写任务:用上这种写法,为余老师安排一个精彩的出场方式。这也是作为一项课后作业,供学生课后创作交流,进一步自我提高。
在这一堂以外貌描写为重要教学内容的课堂中,我的设计简单却有质量,从言之有序到言之有物,引导学生细致完善精彩地描述一个人的外貌。最后,再为描写对象加上一个出彩的出场方式。这样的人物描写,如此与众不同,极其引人注目。从学生的课堂创作来看,也确实达到了这样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率,为学生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让他们学得更好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 吴丹丹.小学生人物外貌描写训练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7(Z4).?
[2] 崔丽娟,夏元梅.<小学习作人物外貌描写>教学纪实与评析[J].黑河教育,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