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019-11-12郭禹
郭禹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发生,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也层出不穷,鸡肉中的药品残留问题就是食品安全问题中的焦点。目前我国的鸡肉检测技术主要有超临界流体萃取、加速溶剂萃取、毛细管固相微萃取等。文章对这些鸡肉检测方法的原理以及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兽药残留的基本概念是动物生前所服用的药物没有得到分解或者消化,而是残留在动物的器官或是其他身体组织内。现阶段所能发现的残留药物主要分为抗生素、抗病虫药物、激素类药物以及促进生长发育的药物等。由于残留药物的种类过多,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因此就需要提高对鸡肉中残留药物的检测技术水平。
1检测前期的样本处理技术
1.1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在传统的检测技术中,因为硬件水平较低以及操作的流程比较麻烦,因此就导致了检测的结果不准确,甚至是差距过大的结果。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比较先进的处理技术也随之产生。例如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处理技术,它们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准确性高、节省成本等优点。
在一般情况下,超临界流体萃取使用的是二氧化碳来作为萃取剂,然后将样品中所需要检测的物质逐一地分离出来,这种处理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提取技术能够缩短接近一半以上的时间,而且减少了化学药品的使用,从而降低了化学药品对于样本的影响。这种技术比较适用于结构复杂的样本或者是性质不稳定的样本等。例如可以采用SFE以及荧光谱来检测鸡肉中的氧氟沙星等药物的含量。
1.2加速溶剂萃取技术
加速溶剂萃取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速度比较快,而且使用比较广泛的萃取技术。它的优点是效率高而且使用面很广,使用的萃取溶剂也比较少,而且操作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所以这种萃取技术受到了美国环保局的肯定,并且是美国的萃取标准方法之一。它可以结合色谱紫外线来检测出家畜内脏中的抗生素的残留量,并且检测的偏差在10μg/kg左右。
1.3固相萃取技术
固相萃取技术是利用固体的萃取药剂来吸附液体样品中的检测目标,然后再使用其他化学药剂使其分离。这种萃取方法使用的萃取剂极为高效而且选择性很高,因此它能够节省出大量的萃取剂,而且使处理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同时能够减少处理过程中的样本的异常反应。这种萃取技术主要是用来检测鸡肉或是其他家畜内脏中抗生素的残留量。
1.4毛细管固相微萃取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加萃取剂的厚度或者是吸附面积来达到更大的处理量,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萃取的速度。同时这种做法也能够使处理的过程更加的稳定以及减少处理过程中的误差。这种技术主要使用的是石英毛细管结合萃取剂来进行样本的处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让毛细管的使用寿命变长。
1.5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
这种萃取处理技术是基于固相萃取技术改进而来,这种处理技术的优势在于选择性强,而且能够有效地识别出所要采集的样本,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提高处理的效率。它的核心技术是利用不同的物质分子结构来采用不同结构的萃取剂,这样就能够提高萃取剂的识别能力。这几种萃取技术也可以同时使用,它们之间可以做到互不干扰,而且恰当的配合使用方式能够得到最佳的萃取效果,但是这些萃取技术只是样本中药品残留检测的预处理步骤,要具体检测鸡肉中的药品残留还需要利用先进的高精度仪器来进行分析。因此,要达到鸡肉中的兽药检测效果就需要将萃取技术与先进的仪器相结合,这才是目前鸡肉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的重点所在。
2检测技术分析
2.1液相色谱技术
液相色谱的检测技术具体又可分为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两种。这两种检测技术的做法比较相近,它们都可以分离检测样本中的各种物质,只需要将检测样本中的物质溶解到溶剂中就能够进行分析处理。这种检测技术特点是高效、选择性强并且分析处理的速度快,可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广。
2.2毛细管电泳技术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液相色谱一直是药物分析的主要技术,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毛细管电泳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并且相比于液相色谱技术其优势更明显。近些年来,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一些改进技术也得到了发展,例如芯片毛细管电泳技术以及多维毛细管电泳技术等。这种技术主要是以毛细管作为电离的基础环境,再加上直流电场作为电离的能量来源。而且毛细管自身的热效能比较好,最高可以允许在其两端施加3万伏的电压。因此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到高效率的分离,而且相比于其他技術毛细管电泳能够提高分离的效率,减少检测过程中的药剂使用量,从而降低检测过程中的成本,并且提高检测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
3总结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而且各种检测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高科技检测仪器的出现和使用使得我国的兽药检测技术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