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2019-11-12张丽
张丽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猪养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些年的养殖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疾病的侵袭。其中猪的大肠杆菌病作为一种较为典型的疾病种类,在近些年对猪养殖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就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研究。
关键词:猪大肠杆菌病;诊断防治;措施研究
猪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在养殖过程中发病几率较高,造成的危害也较大,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在养殖过程中感染大肠杆菌造成的。一旦发生会对成年猪的生长和仔猪的存活率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对该疾病进行防治对我国猪养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猪大肠杆菌病的类型及诊断
1.1仔猪黄痢的诊断
这种疾病一般发生在仔猪上,尤其是出生一周之后的仔猪。对于初次生产的母猪,产仔之后更容易发生这种疾病。同时这种疾病还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在雨季出生的仔猪更加容易发生感染。造成这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母猪本身携带有致病菌。在排出的粪便以及其它分泌物中会存在较多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在一定条件下这些致病菌会不断繁殖,使得更多的猪发生感染。因此,这种疾病一旦发生会在较短时间内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使得猪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仔猪黄痢在发病初期主要临床表现是出现腹泻情况,患病猪排出的粪便呈现喷射状,带有气泡,有腥臭气味。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腹泻更加严重,最终造成脱水和肠管膨胀。在发病后期其肠道中会出现大量黄色液体,肝脏、肾脏等脏器出现病变,最终导致死亡现象的发生。
1.2仔猪白痢的诊断
这种疾病一般在出生一月左右的仔猪身上较为常见,超过一月的仔猪基本不会出现这种疾病。造成这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仔猪受到内源性感染。通过研究发现,发生这种疾病的养猪场中卫生条件较差,同时在发生疾病之前有过气温较大幅度的变化。这些都构成了这种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这种疾病在发生之后主要临床表现是仔猪排出的粪便发白,同时有特殊臭味,呈现出粥样。病猪表现出畏寒、食欲不振等情况,有些病猪会出现明显的脱水症状。这种疾病在发生之后对于一些出生时间较短的仔猪容易造成死亡,但是对于一些出生时间较长的仔猪,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因此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实现治愈。
2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2.1对仔猪黄痢的防治措施分析
对于这种疾病现阶段一般采用两种措施进行防治。
1)普通防治措施
仔猪黄痢由于在发病前期症状不甚明显,因此在养殖区域内发现患病猪之后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处理。同时对于所有与病猪有过接触的仔猪要立即采用药物进行预防,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要注意,大肠杆菌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因此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几种药物进行交替使用。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药敏实验。
2)综合性防治措施
这种方法主要从日常护理方面实现对这种疾病的有效防治。首先要强化猪的饲养管理,在母猪分娩过程中要由专人进行看护,在仔猪出生之后注意环境卫生,这主要是由于刚出生的仔猪由于本身抵抗力较弱,如果周围环境卫生较差,容易发生感染。在母猪生产结束之后,要采用高锰酸钾对其乳头进行消毒。同时采用生石灰对猪舍进行消毒。为了实现对这种疾病的有效预防,可以在生产之前给母猪注射恩诺沙星。同时加强猪舍的卫生管理,避免致病菌滋生。
2.2对仔猪黄痢的防治措施分析
对仔猪白痢的防治同样有两种方法。
1)普通防治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采用药物防治措施。通过对仔猪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实现对致病菌的有效防治。采用的药物种类主要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使用的方式可以是口服或者注射兩种方式进行,口服用量为4-llg/(kg·bw),注射用量为4-7mL/(kg·bw)。
2)综合防治措施
首先在母猪分娩之前对饮食进行调整,保证能够获取充足的营养,使得母猪在生产之后能够提供足够的乳汁。在喂养过程中避免由于母猪过肥或者过瘦导致仔猪受到影响。同时在分娩之前要对母猪进行身体检查,对于其本身患有的子宫炎等疾病进行及时处理。同时在产仔之前要对养殖场所进行彻底消毒,保证猪舍干净卫生。仔猪出生一周之后就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饲料喂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促进仔猪消化系统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抵抗力,降低白痢的发生几率。在发现仔猪出现发病症状之后可以采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土霉素,配合止泻药使用,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
3总结
本文通过对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作为一种在猪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生就会对仔猪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防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