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中草药治疗
2019-11-12张英
张英
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侵染猪只肠道所引起的高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病临床表征以患畜腹泻、呕吐、脱水等为主。临床治疗实践表明,中草药对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良好疗效。对此,文章主要探讨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中草药治疗方法,希望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提供一些有效借鉴。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中草药;疗效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高接触性的传染病,病原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冠状病毒属。临床上,该病主要特征为患畜发生剧烈呕吐、腹泻和脱水,以仔猪发病率、死亡率为最高,对其他阶段的生猪也同样具有严重危害,是当前生猪养殖特别是仔猪保育阶段危害较大的一类疾病。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未有特效药。但综合该病相关研究和临床治疗实践经验可知,中草药对该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下面,作者从中草药治疗的角度,探讨该病的具体疗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养殖户防治该病带来一些参考和借鉴。
1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在冬春季节较为多发,各个年龄段的生猪均为易感群体,其中以10-35日龄保育期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最高。病畜嘔吐物、粪便以及被污染的饲料均为该病的传染源。2临床症状表现
临床上,该病以患畜呕吐、腹泻、脱水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患病第ld病畜即出现减食或停食等状,第2d出现水泻情况,但由于初期病症较轻,因此水泻次数不多,粪便呈直泻状,为黄绿色或灰白色水样稀粪,并导致猪栏地面、墙壁被污染。初期,全群中多为一头或者多头患病,之后迅速蔓延,最终导致全群患病。病程约为5-7d,期间测量患畜体温,偶见体温上升者,但多数体温正常。病发后期,除了少部分处于断奶期前后的仔猪发生死亡以外,其他年龄段的猪群少见死亡情况,但该病可影响中猪的生长发育和育肥猪的膘情。病猪愈后所排粪便会长期带毒,导致栏舍、饮水、饲料及周围环境等受到严重污染。
3病理变化
病理剖检发现,病死畜胃底呈充血肿胀状,小肠壁薄、无弹性且小肠充血严重,沿纵向方向剪开小肠管并漂于水中可见小肠黏膜受损严重,小肠绒毛稀少甚至无存。观察其他脏器,则无明显的病变。
4防治方法
4.1综合防治措施
清洁猪舍环境卫生,改善猪群饲养条件。一旦发现可疑病例,立即实行隔离措施,同时对患畜待过的圈舍进行彻底消毒,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4.2中草药治疗
对于该病的治疗,很多兽医都尝试过用四环素、土霉素等抗生素疗法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后经多方尝试和试验发现,使用中草药治疗该病,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治疗成本更低。以下是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两方中草药药方,经临床证明,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处方1:白头翁、龙胆草、铁苋菜、苦参各50g,麦芽、陈皮、山楂各30g。该处方以水煎服,母猪使用全量饲喂,中小猪根据长势酌情减量。临床治疗试验表明,该中草药处方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治疗3d后有效率可达60%以上;
处方2:地锦草80g,穿心莲30g,赤石脂20g,黄芩、泽泻、黄柏、猪苓各15g,黄连、五味子各10g。同样以水煎服,大猪全量,中猪与小猪减量,1剂/d,连续使用,至愈后停止,最多连用6d。使用该中草药处方治愈率可达85%以上。对于部分仍有食欲的患畜,可通过药液拌料或者是混入饮水中伺服,对于食欲废绝的患畜,则使用导管投服,不可强硬灌服,以免发生呛液窒息死亡等情况。
5小结
上述中草药处方主要以抗毒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为施治原则,其中白头翁、五味子中蕴含丰富的鞣质,能够与肠黏膜组织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减少有毒物质刺激,发挥止泻作用。同时五味子还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功效。对于治愈的病猪,后期要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应激,在投喂时尽量选择汁水多且易于消化的饲料。总而言之,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对部分畜禽疾病具有西药无可比拟的效用,且符合国家规定的肠道中低残留、无毒副作用的要求,因此对于该领域要不断探索和挖掘,尽可能地发挥中草药的效用,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