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灾评估报告编写经验心得

2019-11-12罗学林

西部资源 2019年2期
关键词:危险性资料报告

罗学林

摘要:在地灾评估报告的编制实践中,结合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笔者的經验和心得整理成文,以供地灾评估报告的新手们学习使用。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常见问题;提高能力

1.概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目的是分析、预测自然因素诱发或工程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各类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为防灾减灾与建设场地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笔者自2008年4月参与《广东省惠州市试验中学学生宿舍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野外调查及室内报告编制工作,至今已超过十年时间。近几年完成的一级地灾评估报告主要有《广东省惠州市云昱花园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乌石学校迁建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粮油储备库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嘉旺花园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等。

在地灾评估报告的编制实践中,结合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笔者的经验和心得整理成文,以供地灾评估报告的新手们学习使用。

2.报告编写常见问题

(1)前期资料收集不齐全。未能按照规范要求,收集的各项基础资料不齐全。例如:收集到场地1∶50000的地质资料,却忽略了场地1∶200000的地质资料;未能收集场地完整的水文气象资料、工程地质、自然地理等资料,如大气降雨量统计等;收集的地理交通图内容不完整等。(2)野外调查资料不详尽。有较大部分的地灾报告编制人员存在重室内轻野外的态度问题。常导致野外调查工作中调查点数量、调查路线间距、原始记录表格内容填写、实际材料图成图等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发生。(3)图件编制纰漏较多。常见问题有:地质灾害种类标注不齐全、坐标及比例尺(含指北针)标注错误、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混乱、剖面位置选取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剖面图上未标注产状及视倾角不准确、剖面中的地下室轮廓线未画出等。(4)文字部分易出现的问题。常出现的问题有:前后文描述不一致,如前文描述场地地势平缓,后文却写场地位于丘陵区,地势落差大,诸如此类;文图不一致,文中描述的地段是危险性中等区,图上却画了危险性小的颜色;报告各章节的概念不清晰,如结论与建议未能分开编写,而是将结论与建议混为一谈;再有就是文字部分的排版易出现逻辑混乱,章节序号混乱,排版错乱不美观等问题。(5)地灾专业术语理解不透彻。如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成因条件及发生灾害的特点有哪方面的区别,在报告编写中应有区分;地灾评估级别的划分应依照规范上的哪些因素,有时会考虑不全面,例如某些建筑层数不多,但是楼高却较高,该如何划分其建筑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划分报告的评估级别,这些是细小而容易被忽略的因素。(6)问题分析不全面。如有说明基坑开挖方式,却未能详细描述场地周边情况;有素填土地段的自然沉降预测计算,却没有基坑抽排水引发的地面沉降量计算;有挖方边坡的评价分析及稳定性计算,却忽略了填方边坡的存在与分析等。(7)软件计算常见问题。因为地灾评估报告中常遇到一些定量的分析计算,例如边坡的稳定性计算,或者是浅基础地段的沉降量预测计算,都需要类似理正勘察或理正深基坑等这方面的软件,在计算过程中常有计算参数取值混乱,如各土层的粘聚力与内摩擦角取值与实际不符,边坡各土层的产状参数与文字中的产状不一致等。(8)其他问题。如勘察资料较少或无勘察资料时,为了节约成本,未能布置满足规范要求的钻探工作量等;国标规范与省标实施细节在要求上有不一致甚至是冲突时,在报告中未能有合情合理的体现及相关的详细说明。

3.提高报告编写能力

以广东省为例,地灾评估报告一般由五位教授级高工作为评审专家来对报告进行评审,专家们较重视报告中的图、表内容,以及各种定性(含部分定量)结论的描述。故我们在报告编制过程中,也应以这些因素作为重点来对待。提高报告的编写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持续地努力学习、实践、交流。报告编写的新手们应注意如下的一些方法及手段。

(1)熟悉规范。必须要熟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 0286-2015)及《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2016年修订版)》以及其他的边坡、基坑等规范、规程。(2)借鉴优秀的报告。应选取一些质量优良的地灾评估报告作为学习的样板,从图、表、文字、排版等全方面进行观摩和理解,并总结其工作特点而加以学习利用。(3)多与专家沟通。在作为报告评审主讲人,或参与报告评审的过程中,应多与专家沟通、交流,有疑问则多多请教,切忌闭门造车。(4)重视野外调查工作。不可轻野外而重室内。野外工作要满足规范的要求,从调查点的数量、调查路线的选取、记录内容的翔实、野外GPS定点准确、访问附近居民等全部工作内容,都要保证其质量水平,有了真实可靠、详细丰富的第一手野外资料,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的室内报告编制工作。

4.报告编制正确纲要

(1)前言:前言中主要有:1任务由来;2评估工作的依据;3任务和要求三项。前言部分:要详细描述项目名称、业主、项目来源、项目审批文件、评估工作委托关系以及评估合同的签订情况;评估依据:主要是本报告在编写过程中所执行的现行政策依据和技术标准。所选技术规范、规程应根据建设工程类型对口选用;任务和要求:通过对评估区地质灾害调查和资料的综合研究,查明评估区范围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进行预警预报。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2)评估工作概述:本章主要包括:1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2以往工作程度;3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4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四个部分组成。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要求明确建设工程所处位置及跨越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和行政区,概述区域经济情况和交通情况,必须附有交通位置图。值得特殊说明一点的是从2018年元月后评估区坐标要附2000国家大地坐标,且有2000与80坐标系统对照表。明确征地位置、所属行政归属、征地范围及面积、面积单位、占用土地类型;以往工作程度:工程建设项目所处区域内开展过的地质、水工环地质、水土保持、项目可研等工作进行概述,明确工作实施单位和年代;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首先对工作组织实施进行评估,其次对工作方法进行评价,对工作方法进行评价分两部分进行,第一对现场调查进行评述,第二对资料收集进行评述。最后是列举实物工作量及工作安排;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首先要求确定评估范围,一般以地质灾害发育和影响范围进行确定。其次是评估级别的确定,主要依据建设项目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综合确定。(3)地质环境条件:本章节主要包括:1气象水文;2地形地貌;3地层岩性;4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5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6水文地质条件;7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及8)小结八个部分,要求对应进行描述,详细具体。(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包括:1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2不良地质作用;3致灾因素分析;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5小结五个部分,按要求进行分析,指出评估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特征、诱发因素等情况。(5)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2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3小结三个部分。对评估区各地质灾害进行预警预报。(6)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的确定;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3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4防治措施;5小结五个部分。(7)结论与建议:包括结论及建议两个部分

5.结论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工作要求编制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工作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野外调查、各类资料整理、分析和研究,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修立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建设用地相关问题的思考[J].硅谷,2010(10):97-97.

[2]秦海燕.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铜业工程,2008(04):12-14.

[3]刘广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会[J].资源环境与工程,1994(01):85-87.

[4]陈孟春.黄成名,等.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探讨——以某电力工程为例[J].工程勘察.2006(增刊):316-321.

[5]陈君.实公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践与认识——以湖北襄十高速公路襄武段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01):71-74.

[6]李永红,向茂西,贺卫中,等.陕西汉中汉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分区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4(03):107-113.

[7]楼小东.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全力以赴抓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谈话[J].浙江国土资源,2010(05):7-9.

猜你喜欢

危险性资料报告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