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的探讨
2019-11-12钟国洪
钟国洪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围湖造地、平山造地等一系列扩张运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地基问题。要想确保地基施工质量与工程质量,必须提升岩土工程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的水平。基于此,本文先对岩土工程地基与桩基础概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桩基础;处理技术
1.引言
岩土工程施工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是其基础内容,也是工程施工的难点与关键点,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1]。所以,研究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2.岩土工程地基与桩基础概述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种,其主要是研究岩土体的特性等问题。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地基与桩部分的施工是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地基主要是指在建筑物整体荷载作用下,工程整个地点部分因受整体建筑作用力而发生变形的部分。地基其实就是传递力的那一部分。在整个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在建筑物变形的情况下起到有效保护建筑物的作用。同时,在地基施工中,应做好基础的沉降量控制工作,若地基土体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地基施工时应选用埋深较浅的,且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些简单的技术措施加以处理。若地基土体质量达不到相关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其能满足地基基础所要达到的稳定性要求。倘若所采取的加固措施还无法满足相关要求,此时需采取桩基础与深基础方法进行施工,以加强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
3.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及其要点分析
3.1地基处理技术及其要点
(1)地基处理技术。我国岩土工程相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比较晚,现阶段的地基处理技术还和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但随着岩土工程的发展,其相关技术水平已获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岩土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首先,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研发一种钢筋混凝土疏桩复合地基这一新的地基基础形式。它主要的作用是强化桩间土和桩之间的合作,以达到大幅度提升整体荷载能力的目的,防止出现整体工程沉降问题。此外,我国还根据基本国情与岩土工程基本性质,研发了“托换技术”“钢渣桩复合地基”等,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也节省了大量资源,同时还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其次,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加固软土地基,是一种较典型的技术应用形式。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要点如下:一是,在材料选择方面,应选用8mm~25mm粒径的碎石、硅酸盐水泥、含泥量小于5%的砂料与粉煤灰。二是,将管道清理好后才能关注混合料,避免注浆管道内有异物,从而影响灌注作业。灌注过程中提钻操作应在钻杆内融入混凝土之后,且将开阀门的高度设定为30cm以下,同时,在桩底混凝土泵压的过程中需停止提钻。提钻作业时需确保匀速,提钻高度要小于等于25cm,直至钻具被混合料没过。三是,确保混凝土拌和作业质量。应将拌和好的混凝土尽快投入使用,以免长时间放置而对其结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避免其水分挥发。对混合料配合与搅拌时间也应进行严格控制。四是,在作业过程中如果存在淤泥层或者砂土层等,需将提钻速度放缓,并严格控制灌注时间,以提高桩体强度,以免出现断桩情況。五是,在成桩之后,还需加强桩头以及桩身的养护工作,在养护完成后才能剔除桩头。
(2)碾压与夯实施工处理要点。城市高层建筑与地标性建筑对地基要求更高,在实际施工中如果地基不满足相关要求,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中可通过碾压或夯实方法进行加固。碾压或夯实作业过程中会利用各种机械设备进行碾压与夯实,借此加强地基基础的密实度,以提升地基的强度[2]。夯实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在改善地基土体性质,从而较好控制地基沉降量。一般情况下,碾压与夯实主要有振动夯实与机械碾压两种方法。其中振动夯实法主要在电动机带动之下,振动机对地基进行垂直夯击,夯实效果较好,但振动时间比较长,比较适用于透水性比较好与砂土地基的松散土地基基础中。而机械碾压法则是通过利用推土机、压路机等大型设备来实现地基土碾压,一般每层20cm~30cm,碾压8遍~12遍,适用于大面积填土夯实的项目中。
3.2桩基础处理技术及要点
(1)桩基础处理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已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桩基础处理技术按照当前工程建设施工方式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预制桩与灌注桩技术。现阶段,应用较广泛的技术包括灌注桩技术、人工挖孔桩技术以及预应力管桩技术等。在应用灌注桩技术时,由于可能会出现孔地沉渣情况,从而降低桩体承载能力。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大量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人员研发了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将这一技术运用在岩土工程中,可通过高压装置将水泥压入桩底,基础桩底残留的沉渣,从而能对桩体周边土壤的性质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尽可能提高桩体承载能力[3]。人工挖空桩技术是在人力帮助之下,进行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作业的。这种施工技术的优点较突出,如:成本相对较低,抗震性能强,其直径较大,可以承载楼层少但压力大的结构,且不会产生其他建筑垃圾与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也较小。但要注意在运用人孔挖孔桩施工时,需结合现场地下水量大小进行扩孔;如果存在透水层需注意设置环状钢筋圈,并回填混凝土;桩护壁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护壁稳定性。而预应力管桩包括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前一种是通过利用离心成型法以及先张法预应力技术来制成的空心混凝土预制构件。沉桩方法包括静压法、射水法与锤击法等,而静压法是运用较广泛的方法之一。而锤击法会产生强烈震动。噪音,会对周围居民生活与工作产生严重影响,如图1所示。所以,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因根据周围环境与具体施工要求等合理选择沉桩方法。
(2)桩基础施工技术控制要点。首先,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在岩土工程项目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应线确定地基基础荷载能力。由于桩对基础荷载的作用大极大,在施工前,相关施工人员应对基础所承受的荷载进行准确计算,并计算基础以上建筑给基础带来的力的大小。由于桩基础施工是在建筑物地下部分进行施工的,所以,在桩施工时,应因地制宜,对项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充分了解,并且对施工地区土壤的成分进行分析、确定,了解地下水位情况,如图2所示。施工地区地质条件、土壤成分与地下水位等因素均会对桩基础施工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时,需对现场周边环境进行了解。同时,对泥水处理问题上应认真、全面考虑。
其次,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桩型以及桩长的选用均非常关键。在施工之前,并在设计桩基设计时,设计人员要结合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与施工方案等制定各种桩型方案与桩长方案,并根据施工条件,分析方案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并且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再从这些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方案。同时,试验桩还需保证螺旋状的类型以及长度的合理性、科学性,选用最为合适的施工方法,避免桩基础施工和设计出现较大偏差。
4.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地基与桩基础施工是项目的基础,是确保上部建筑安全与稳定的关键,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因此,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及要点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在地基处理中采用更为合理的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与施工方法,保证岩土工程处理质量,地基与桩基础处理获得良好的效果,从而推动建筑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宁,史传迪,郭军.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的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48-49.
[2]贾志宏.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研析[J].价值工程,2018,37(10):152-153.
[3]邓建.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5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