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有效方法

2019-11-12付敏

西部资源 2019年2期
关键词:危险性灾害评估

付敏

摘要:近年来,我国由于经济活动的不合理发展造成地质灾害频频出现。地质灾害不仅反过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更是威胁了人类的人身安全。因此要合理地进行资源的开发,同时加强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降低由于人为造成的灾害形成。本文主要介绍了地质灾害的定义,并对地质灾害中危险性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方法

1.引言

地质灾害是指因为自然产生或人为引发的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不仅包括自然变化造成的灾害,还包括一些人为活动造成的灾害,例如土地荒漠化和采矿导致的地面坍塌等现象就是人为活动造成的。目前为止,我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都与人为因素有关。当前在地质灾害评估过程中可以进行评估的单位很多,但是在评估过程中因为各单位参与评估的工作人员的资质参差不齐,造成最后得出的结果可信性较低。如果要增加评估的可信性,首先要对评估工作制定一个真实可行的方案再评估,同时在评估过程中也要掌握一些技巧和对策,保证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2.地质灾害评估级别

2.1一级评估

一级评估是对重要建设项目进行的评估。一般一级评估是在建筑单位或者委托单位的帮助下开展的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要对区内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会不会对建筑造成影响、所建设的建筑会不会引发该地区发生地质灾害,如果发生灾害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以及发生灾害后进行整顿需要多少额外的建筑花费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最终将得到的信息整理成危险性评估报告书。

2.2二级评估

二级评估是对比较重要的建设项目进行的评估。二级评估是在建筑单位或者委托单位的帮助下进行的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会不会对建筑造成影响、所建设的建筑会不会引发该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等内容进行评估,同时要清楚的了解评估区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种类、范围和建筑对评估区造成的影响等情况,最后将以上的整理的信息做成危險性评估报告书。通常二级评估在重大地质灾害评估过程中要和一级评估的要求保持一致。

2.3三级评估

三级评估主要针对的是一般的建设项目。三级评估一般在操作过程中相对一级评估和二级评估而言比较简单,是在建筑单位或者委托单位的工作下提供危险性评估说明书,并在县级国土资源局进行备案处理。

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

3.1现状评估

现状评估顾名思义就是对已有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的评估,主要是针对地质灾害发生的种类、影响范围、分布和可能造成威胁的对象等方面展开的危险性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要着重分析那些影响稳定性和危险性的要素,进而分析其本质、改变、危害对象以及损失情况。

3.2预测评估

预测评估也就是对还没有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通常包括建筑项目本身是否会引起或者加重本地区地质灾害的影响以及本地区的地质灾害是否会对建筑项目造成影响进行分析。主要工作是对建筑项目的种类和规模为出发点,分析该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以及竣工之后可能对该地的地质情况造成哪些影响和后果,这些影响是否会造成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加剧。例如在一些煤矿产业发达的地区,要对建筑项目的可能引起的采空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情况进行预测。

3.3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是对已发生的和潜伏的地质灾害进行的评估工作。综合评估在进行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的准则,通过定性和半定量的方式对地质灾害危险场地的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估,从而降低灾害对人们的影响。

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一般方法

4.1点评估

在点评估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评估地区的灾害点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地理位置、地质环境和面貌、形态特征和边界条件等。结合之前的灾害评估经验和动力分析以及条件分析的方法进行危险性的评估。首先根据物理学中的力学平衡进行稳定系数的计算,根据结果对地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在对当前稳定性的数值进行计算的时候要结合斜坡以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假设对应的参数,综合得到的结果分析造成灾害发生的原因。通过分析这些不确定因素出现的频率的大小最终得到影响因素。将得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包括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的解析和稳定性、危害范围和计算的结果,从而对地质灾害点建立危险性分区。

4.2面评估

在对面评估的过程中,要将评估区域的地质灾害影响因素进行简析,包括岩体工程条件,构造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以及气象水文条件等视为危险性评价的依据。在对面评估的过程中,首先要将评价区域的整体拆分为多个面积相等的区域,随后依据评估准则对每个区域的情况进行分析,随后将这些信息整理在一起,这种评价方法称为单元面积评价法。在对一个区域的危险性评价结果中,分别包括极重、重度、轻度和无危险四个等级。在等级分析过程中主要是将岩体工程条件,构造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以及气象水文条件四个因素按照系统工程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四个权值,随后以全职乘以专家评分,最终就可以得到不同区域的危险指数,然后结合该区地质灾害的特征以及未来引起灾害的情况等就可以确定评价等级了。

5.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编写

(1)建筑单位在编写地质灾害评估报告之前要寻找一个经验丰富的勘探设计单位。然后勘探设计单位要对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进行简单的掌握,包括该地的环境、范围和可能发生的灾害等。如果在煤矿产业发达地区,勘探单位要将地面沉降和采空塌陷作为基本的地质灾害类型。在对地质灾害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将地区的气象、水文和地质等情况了解清楚。如图1所示。

(2)在对评估报告编写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整合搜集的资料信息。报告书在编写的过程中要有侧重点、内容连贯、结构清晰、结果明确、图表恰当、信息充分、简单易懂,让相关工作人员在阅读过程中能一目了然。在编写报告书的过程中要包括所征地的位置和范围、建筑的种类和平面图、评价工作的级别、地质环境等条件、地质灾害种类和特点、工程建设引发和加重地质灾害的因素、项目可能经历的威胁、归纳总结和防护方法、结果和倡议等方面。

(3)将编写好的评估报告交到国土资源部门认定的审查专家那里,专家对报告内容进行详细的审查,最后得到审查的结果。国土资源部门要将结果和报告进行检查和存案,然后出示《XW项目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成果备案证明》,并对该证明进行复印和传发。

(4)专家在审查的过程中要做到严谨和实事求是,对报告最终的意见等会成为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备案的主要参考内容。专家的审查与建议要包括报告中确定的评估范围和地质灾害种类是否正确、评估时用的方法对不对、对于危险性的一些评估是否可靠、评估的理由是不是充分、最终的结论对不对、针对灾害提出的一些防护措施可不可行等方面都要进行审查。

(5)最终在专家的审核下报告书通过之后,需要尽快地上交到国土资源局进行审查,并且填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等,将所审核的材料上交备案。

6.结语

地质灾害评估可以对建筑项目所在地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详细分析的办法。正确合理的地质灾害评估工作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们的经济和生命损失,因此相关部门要保证地质灾害评估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评估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流程,保证人们的安家乐业。

参考文献:

[1]成玉祥,张骏,段玉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探讨[J].地球与环境,2005(S1):343-346.

[2]梅岩.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相关问题的探讨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博览,2009(26):169-170.

猜你喜欢

危险性灾害评估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评估依据
《灾害来临怎么办?》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