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定远县三和集镇石膏矿地质特征浅析
2019-11-12舒莉莉王锐
舒莉莉 王锐
摘要:安徽省定远县关塘石膏矿矿区位于定远县城东北部,行政区划隶属定远县三和集镇管辖。通过对其主要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认为矿床赋存于土金山组中,主要矿石自然类型为泥质石膏和纤维石膏。希望为给地区寻找该类型石膏矿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安徽;石膏矿;地质特征
Brief analysis of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main types of mineral
deposits in sanhe town, dingyuan county, anhui province
Shu lili1 wang rui2
1. Anhui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bureau 313 geological team liu'an 237010 2.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LTD. Liu'an power supply company liu'an 237010
Abstract: the guantang gypsum mining area in dingyuan county,anhu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east of din- gyuan county, and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i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sanhe market town of dingyuan count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eposit occurs in the tujinshan formation,and the main types of deposits are argillaceous gypsum and fibrous gypsum.It is hoped that this type of gypsum mine can be found in the region.
Keywords: anhui,gypsum mine,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1.区域地质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中朝准地台南缘淮河台坳东部定远盆地东北部。区内沉积地层比较发育,构造较简单,岩浆岩出露较少。
本区位于华北地层区和扬子地层区交界处,地跨华北地层区的淮南地层小区及下扬子分区之明光-来安地层小区。沉积厚度大,出露地层有新太古代五河杂岩,古元古代凤阳群,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张八岭群,新元古代震旦系,古生代寒武系、奥陶系、二迭系,中生代白垩系,新生代古近系和新近系及第四系。
依据区域构造位置,本区位于郯庐断裂带中部,属定远盆地的东北部,受断裂控制,为晚白垩世至新近纪形成的封闭的断陷盆地,主要控制断裂为:五河深断裂,属于郯庐断裂带的西界,区内走向近南北至北北东向,断层面倾向南东东,倾角70°~80°,沿线地层揉褶,岩石破碎并糜棱岩化。
区内岩浆岩出露种类较少。主要出露于管店—岱山一带,呈北北东向长条状平行于郯庐断裂展布,岩性为三叠系花岗岩。
花岗岩中心相为中细粒花岗岩,过渡相为细粒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边缘相仅发育于北端,由石英闪长岩组成。区内其余出露的岩浆岩均为脉状体或透镜状体,零星分布。主要有石英正长斑岩和橄榄辉绿玢岩。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地表除西北部有少量基岩出露外,基本上被第四纪戚咀组粘土层所覆盖。根据详查工作中的钻孔揭露,其下伏地层为下第三系始新统土金山组,为一套海漫湖泊相碎屑岩沉积。
(1)土金山组自下而上分为三个岩性段,本矿区范围内仅见下部两
个岩性段。1土金山组第一岩性段本段地层岩性上部为棕红色、棕褐色粉砂岩及少量含
砾粉砂岩。下部为棕红色、棕褐色细砂岩,含砾砂岩等。其砾石一般较细小,约0.1cm~0.5cm左右,分布稀疏,局部夹少量较大砾石,大小3cm~7cm左右,次棱角状,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岩,少量为杂砂岩。厚>98.63m。
2土金山组第二岩性段
本段岩性主要为青灰色、棕红色泥岩、含膏质泥岩,局部夹少量泥质粉砂岩。本段为主要含膏层,为本次详查工作的目的层位。根据岩性特征,又将本岩性段自下而上分为三层。
第一层:以棕红色、棕褐色泥岩为主,夹少量青灰色泥岩及青灰色、棕红色含膏质泥岩,个别地段岩性有所变化,主要为棕红色、棕褐色泥岩与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互层。本层一般含1层~3层泥膏,质量比较稳定,但厚度较薄,除有1层达工业矿层外,其余厚度均小于1m,未达最低可开采厚度要求。控制厚度16.74m~40.64m。第二层:青灰色泥岩、含膏质泥岩及灰白色泥膏互层,夹少量棕红色、黄绿色泥岩、灰褐色粉砂岩及劣质泥膏等。本层含多层泥质石膏及薄层纤维石膏,纤膏厚度在1cm~8cm之间,无单独开采价值;泥膏具有工业价值的有12层,其中底部的两层泥膏厚度较大,质量较好,为本矿区的主要矿层,下部的一层泥质石膏为本段岩层的底界标志层。控制厚度104.65m~128.24m。第三层:岩性为棕红色、棕褐色泥岩,局部夹棕红色、黄绿色含膏质泥岩。含薄层纤膏,厚1cm~10cm,不具工业开采价值。本层不含工业石膏矿层。厚>47.06m。
(2)戚咀组第四纪地层广泛分布于除西北角之外的整个矿区,覆盖于土金山组地层之上。主要岩性为棕褐色、土黄色粘土,土黄色、棕红色含砂砾粘土等。砾石磨圆度一般为次棱角狀—次圆状,分选较差,砾石大小1cm~15cm不等,砾石成分为石英砂岩、石英岩,长石石英砂岩等。控制厚度为3.70m~15.00m。
2.2构造
受区域构造影响,该盆地局部隆起或下陷,至使盆底呈波状起伏。在本矿区范围内,地层形态受盆地的形态所控制。区内的沉积地层包括主矿层在F1断层以南整体都是连续的,其地层产状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却是稳定渐变的,具体表现为矿区北部、东部、南东部的地层均倾向北北东,倾角在1°~7°之间;矿区西部、南西部的地层则倾向西,倾角在2°~13°之间;而矿区中南部地层产状则比较平缓,甚至近于水平。在整个矿区范围内,沉积地层和含矿层位是完整而连续的。结合相邻矿区地质资料分析,本矿区地层走向总体上为近东西向,其盆地南部一带地层总体倾向北北东,倾角较缓,为1°~13°之间。
3.矿床地质
3.1矿体特征
1II矿层。II矿层平均厚度为5.03m,厚度变化范围为2.98m~7.33m,厚度变化系数为23.46%,变化属稳定。在倾向上,自矿床中南部起向南、北方向矿层厚度均呈逐渐加大趋势;从走向上看,矿床中部矿层厚度大于东、西两侧,但总体变化幅度较小。
2III矿层。III矿层平均厚度为5.22m,为全矿床平均厚度最大的矿层,厚度变化范围为2.06m~9.63m,变化系数为40.28%,变化较稳定。从倾向方向上看,矿床中部厚度总体上偏小,向南、北两方向厚度则呈增大趋势;从走向方向上看,自西向东,矿层厚度呈明显递增趋势。
3.2矿石质量
矿石矿物成分较为简单,主要为石膏,次为硬石膏,萤石、白云石、方解石、长石、黄铁矿等。
石膏呈半自形板状及细小纤维状结构,层状、似层状、条带状构造。
根据矿石中CaSO4·2H2O含量及石膏不同用途中的质量要求,本矿床矿石工业类型分为两种:一是水泥缓凝剂用石膏,要求CaSO4·2H2O含量≥55%;二是建筑制品用石膏,要求CaSO·42H2O含量≥75%。
3.3矿石自然类型
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矿石自然类型划分为泥质石膏和纤维石膏两种类型。
泥质石膏:泥质石膏简称泥膏,是本矿床主要矿石类型,广泛分布于各矿层中。泥膏多呈灰白色、灰色,少量呈青灰色或棕红色,中—粗晶结构,层状构造或角砾状构造,局部纤维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膏和粘土质矿物,次要矿物有泥晶方解石及少量石英、有机质。石膏在镜下呈无色透明,粒状、柱状,少数板状、纤维状,一级灰干涉色,一组完全解理,低负突起。粒径0.45mm~1.55mm。粘土质矿物不均匀分布在石膏块体之间。泥晶方解石部分形成泥晶灰岩角砾,呈不规则角砾状,无定向性,短轴0.85mm~6.50mm,长轴1.50mm~25.00mm,大小悬殊,分布不均。
纤维石膏:纤维石膏简称纤膏,为本矿床次要矿石类型,在各矿层中都有少量分布。由于层薄、线含矿率低,不具单独开采价值。矿石呈白色、黄白色,半透明,自形晶,纤维状结构,纤维方向与层理垂直,单层厚度一般3cm左右,CaSO·42H2O含量95%以上。
参考文献:
[1]陈锦石,等,海相石膏的留同位素[J].地质学报,1981(03):273-278.
[2]袁见齐,等.盐类矿床成因理论的新发展[J].地球科学,1981(01):201-210.
[3]张国权,王娜,谢丽麗.山东省石膏矿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J].地球,2013(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