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浪卡子县也金嘎波金矿床剥蚀程度和资源前景

2019-11-12郑友林邹欣欣

西部资源 2019年2期
关键词:辉绿岩板岩资源量

郑友林 邹欣欣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藏浪卡子县也金嘎波金矿的地质背景和化探异常的分析研究,确定了该矿床的剥蚀程度,并且预测了资源前景。

关键词:也金嘎波金矿;地质背景;剥蚀程度;资源前景

1.引言

2011年~2012年安徽省地矿局311地质队在西藏浪卡子县也金嘎波金矿开展普查工作,发现该矿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土壤化探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找矿潜力巨大。但由于当地老百姓的阻挠,普查工作未能顺利完成,致使对主矿体的控制程度不够,矿区的资源量受到质疑,故本文对该矿床的剥蚀程度和资源前景进行探讨。

2.成矿地质背景

2.1区域地质概况

也金嘎波金矿位于浪卡子县城以西约6km处,大地构造位置居扎达—邛多江缝合线南侧,喜马拉雅板片北缘中部。

区域地层以中生代的三叠系、侏罗系及白垩系地层为主,零星分布前震旦系、二叠系及第四系地层,其中三叠系地层是主要的赋矿层位(图1)。岩浆岩成岩时代以燕山-喜山期为主,其中喜山期酸性岩浆活动强烈,与成矿关系密切。区域主构造线方向为NWW向,其上叠加次一级环状构造及后期的南北向断陷带,发育与主构造线相协调的褶皱和断裂构造系统。NWW向断裂构造具压性兼剪切性质,表现为一系列的挤压揉皱、挤压破碎带和冲断层,并伴有强烈的动力变质,是区域上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

2.2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内出露涅如组地层中的板岩(炭质板岩)、燕山期的辉绿岩及喜山期的细粒花岗岩、斜长花岗斑岩和花岗斑岩等,其中燕山期辉绿岩是主要的赋矿岩石;板岩的炭质含量高,是较好的矿源层,又是有利的赋矿层位;喜山期多期次的酸性岩浆活动对金的活化、转移、富集有利。

矿区内NEE向破碎带是主要的容矿构造,其走向50°~70°,长约3km,宽30m~200m,倾向NNW,倾角为60°~85°,具张性。该带岩石中节理裂隙密集,裂隙中充填有石英大脉、细脉(网脉)和硫化物;沿该带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毒砂化、褐铁矿化等蚀变、矿化强烈;它控制了土壤异常AP1-1和AP1-2的内带、主蚀变带及主要金矿体的展布。F1断层是矿区内次要的容矿构造,其长约1.5km,走向约60°~70°,倾向SSE,倾角为50°~70°,属压扭性断层,它控制了其上盘的石英脉及金矿体的展布。

矿区1∶1万土壤测量成果显示,Au异常面积7km(2图2),峰值3350ppb。按Au的浓集中心强度、规模及分布特点,主要的子异常为AP1-1和AP1-2,其异常特征见表1。经探槽揭露证实2个子异常均为致矿异常,其中AP1-1异常由金矿体引起,与矿区内的主要矿体套合好;AP1-2异常与主蚀变带套合好,在该蚀变带的辉绿岩中发现40m宽的金矿(化)体。

3.矿体地质特征

矿区共圈定矿体(脉)17条,编号为Au1—Au17,其中Au8—Au13为主要矿体,其他为次要矿体。主要矿体受破碎带控制,以Au10矿体为中心,总体呈NEE向展布、雁行状排列。

Au10是矿区规模最大的矿体,总体呈透镜状,走向约60°~70°,倾向北,倾角70°~86°。长度约720m,宽度4.00m~51.33m,平均宽度15.00m,控制斜深62.80m~165.36m。矿体Au品位为1.26×10-6~262×10-6,平均品位为3.80×10-6。

赋矿岩石主要为蚀变辉绿岩、炭质板岩和石英脉。矿石矿物为自然金、黄铁矿和毒砂,含有少量方铅矿和微量黄铜矿;脉石矿物为石英、斜长石、绢云母、方解石等。矿石结构主要有半自形—自形鳞片结构、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粒状变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等。矿石构造为细脉浸染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等,以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主。

金以自然金为主,以裂隙金的形式赋存在黄铁矿或毒砂晶体之间,其次为包裹金。经电子探针分析,黄铁矿含金400g/t~1800g/t,毒砂含金300g/t~1100g/t。自然金呈金黄色,强金属光泽,呈鳞片状、不规则粒状;粒度一般为0.01mm~0.12mm,以微细粒金、细粒金为主,中粗粒金较少。

4.矿床剥蚀程度

矿区主成矿元素为Au,金异常元素具有分带性,As、Sb、Ag、Hg为近矿或矿上元素,W、Bi、Pb为远矿或矿下元素。以矿上元素为分子,矿下元素为分母,采用累加的方法进行计算,求取剥蚀系数(K),K值越大,矿床的剥蚀程度越低。

青海地化院对该区不同类型的矿体,进行过剥蚀系数(K)计算(1995),石英脉型的K值为19.18;碳质板岩型的K值为30.35;蚀变辉绿岩型的K值为94.15。本次根据地表控制Au10矿体(蚀变辉绿岩型)的组合样分析结果,统计出As、Sb、Ag、W、Pb等元素的平均值,再计算出K值为95.24(见表2),与青海地化院计算的蚀变辉绿岩型的K值相一致。

以上结果表明,三种矿化类型反映出二种不同的剥蚀水平:蚀变辉绿岩型的K值大,属于浅剥蚀水平;石英脉型和板岩型的K值较小,属于中等剥蚀水平。蚀变辉绿岩型的金矿体地表出露标高为5470m~5610m,石英脉型和板岩型金矿体分布在5000m~5100m,二者高差470m~510m。显示不同标高,不同的矿石类型,剥蚀程度不一致。

5.资源前景

5.1资源前景分析

(1)浪卡子地区晚三叠统涅如组地层Au的丰度值高,分布面积广,是重要的初始矿源层。矿区多期次的酸性岩浆活动,活化、转移、富集了矿源层中的金,同时也为含矿流体的形成和运移,提供了强大的热源。NEE向张性破碎带规模大,为矿体的沉淀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土壤异常规模宏大、强度高、组分复杂、浓度分带清晰和浓集中心突出,经普查工作证实为矿致异常,与矿区内的构造、岩浆岩和矿体套合好。综上分析,矿区具备形成大型以上金矿床的地质条件。(2)目前矿区的主要地质工作集中在土壤异常AP1-1分布区,揭露出的矿体已初具规模,该区已估算出金资源量为14.57(t其中Au10占12.38t)。Au10矿体直接出露地表,剥蚀程度低,向东侧伏,由于深部工程控制程度不够,主体还未被揭露出来。(3)土壤异常AP1-2地表探槽已揭露出宽约40m的矿化体,显示矿体全部处在隐伏状态。AP1-2和与AP1-1受同一构造破碎带控制,矿化类型相似,两矿体深部可能相连。(4)F1断层上盘的Au1-Au4矿体,地表已揭露控制,对其深部验证后,可增加资源量。(5)斜长花岗斑岩体北部接触带,土壤异常呈串珠状,经地表工程揭露已发现矿体,进一步工作后也能增加一定的资源量。(6)物探磁异常显示深部存在隐伏岩体,可能是成矿母岩,其含矿性还未评价。如果存在斑岩型矿,资源量将显著增加。

5.2资源量预测

根据土壤异常AP1-1和AP1-2的参数特征值,运用丰度法对AP1-1和AP1-2分布区进行资源量预测:异常块体可供应的金属量=金异常面积×推测深度×体重×金异常平均值;预测资源量为异常块体可供应金属量×矿化系数。根据普查成果,推测Au10矿体深度约为400m;矿石体重为2.63g/m3;矿化系数设定为5%。经估算,AP1-1和AP1-2分布区预测金资源量为23.19t和19.61(t表3、图2)。运用地质块段法对AP1-1分布区的资源量进行预测,其资源量为20.51t,与丰度法的预测结果相比,误差为11.56%。

(1)矿区主要矿体为蚀变辉绿岩型,剥蚀系数(K)为94.15-95.24,K值大,反映矿床总体剥蚀水平低,主矿体Au10向东侧伏,其主体处在隐伏状态。

(2)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好,构造和化探异常规模大,具备形成大型以上金矿床的条件。经预测:AP1-1分布区资源量为23.19t,AP1-2分布区资源量为19.61t,Au1-Au4分布区资源量为2.3t。预测矿区总资源量达45.10t。

总之,随着后续工作的深入,会有许多意外发现,资源前景巨大,有望寻找一大型甚至超大型金矿床。

参考文献:

[1]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1∶25万拉萨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2007,12.

[2]安徽省地质调查院.1∶25万洛扎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2002,12.

[3]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1地質队.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也金嘎波矿区金矿普查报告[R].2013,3.

[4]青海省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研究院.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浪卡子异常二级查证报告[R].1994,12.

猜你喜欢

辉绿岩板岩资源量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砂质板岩地层下小断面盾构刀盘结构设计方法
SN 地区辉绿岩下弱信号宽方位采集与成像
阜平辉绿岩饰面石材矿废石利用简析
铀矿数字勘查资源量估算方法应用与验证
柴北缘牦牛山地区辉绿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塞拉利昂通戈金刚石矿资源量上升
干燥和饱水炭质板岩流变力学特性与模型研究
新疆博格达地区发现类似稀土四分组效应的辉绿岩
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初步估计为31万亿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