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下上海的发展路径——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大江南北》第2次7联络站工作会议上的主旨演讲(摘要)
2019-11-12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
□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徐建刚
“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要求,这不仅是中央对上海的要求,也是上海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9年是上海解放70周年。70年来,上海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已建设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发展的70年历程,服从和服务国家战略,是上海发展的强大动力。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海的城市功能,经历了从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城市,向综合性工业基地的转变,再向多功能中心城市的转型。上海的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和转型,都是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跨越。
一、实现国家工业化和上海综合工业基地的形成
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是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奋斗目标。而在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中,如何发挥上海的作用,是党中央始终在考虑的问题。1949年5月,毛泽东在修改审定新华社社论《祝上海解放》时,明确指出:“上海是一个生产的城市和革命的城市”,要求在上海解放后,就把工作的重心放到生产建设上来,克服各种困难。但是,由于当时国际冷战的格局,加上上海地处沿海国防前线,从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海并不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地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100多个重点项目,没有一个放在上海。上海基本处于维持利用,还根据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考虑实施“沿海紧缩”方针,一些企业内迁到“三线”地区,这也造成了上海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尽管很快恢复了国民经济,但整个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国。上海的贡献和作用,主要在于为挖潜改造,为全国提供轻纺工业品,为全国重点建设支援人才和技术。
1956年毛泽东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设道路的经验时,在广泛听取汇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新的探索,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要把握好轻重工业关系、沿海内地的关系。毛泽东在听取汇报时,还特别讲到,新中国成立后,对上海的发展重视不够,没有充分发挥上海的作用,上海轻纺工业,投资少、效益好,应该加大投入,要重视上海这样的沿海地区的发展,“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老底子”。1956年5月份,毛泽东委托陈云到上海,同工商界人士座谈,传达“上海有前途的,要发展”的重要指示。认为上海从工业技术、文化来看是一个有基础的地方,要充分加以利用。对像上海那些投资不多,但可增加很多产量的旧工业基地,可略微多投资一些。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1956年7月召开的中共上海市第一届党代会上,提出并通过了“充分利用上海工业潜力,合理发展上海工业生产”,即“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工业方针。充分利用上海近百年来形成的工业基础,利用它原有设备和技术力量,使之更好地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同时,对上海工业进行积极的改造和合理发展,解决落后的设备、技术与社会主义生产发展要求的矛盾,对现有的工业进行必要的经济改组和技术改造,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必要的扩建和改建。1963年上海市第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把上海建设成为我国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的奋斗目标。
为进一步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上海在实施“充分利用,合理发展”方针过程中,从1956年开始了大规模产业结构的调整,分三批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改组。一方面集中发展钢铁、机械、航天、电子、化工等重化工行业;另一方面,对上海企业组织形式进行改组,组建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通过三次工业改组,上海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组织形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生产的配套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上海又明确了工业发展“高(级)、精(密)、尖(端)”的方向。到1965年,上海产业结构基本完成由以轻纺工业为主到比较完整现代工业体系的跨越,不少工业产品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上海已建设成为全国先进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1966年与1956年相比,上海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1.6倍,平均年增长1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综合经济实力远远超过当时的台湾、香港。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多功能中心城市的重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2月,根据中央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海提出建设工业基地、科技基地和出口基地的目标。但作为计划经济最为典型的上海,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由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生产资料体制开始,对最终产品实行严格的价格管理,使以依靠原材料加工为主的上海经济面临巨大压力,经济增长缓慢,外贸出口徘徊不前,与南方经济特区的突飞猛进形成巨大落差;由于大量老旧设备得不到更新,工业技术进步十分缓慢,上海的工业优势正逐步丧失,与外地产品的差距日益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却不断扩大;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很少,城市运行长期依靠“吃老本”,城镇居民住房困难,市内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生产与生活矛盾突出。从1982起,上海的经济发展速度又开始低于全国发展的平均速度。
为了改造振兴上海,发挥上海在全国建设大局中的作用,党中央派出调研组,到上海专门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1985年2月国务院批转《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提出上海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多功能的作用,使上海成为全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和开路先锋,力争到本世纪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1986年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明确上海的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和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同时,将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这两份文件明确上海的发展战略从单一功能城市向建设多功能中心城市转型,上海由主要发挥工业基地功能向具有经济、金融、贸易等多种功能转变。
1990年中央作出浦东开放开发的战略决策,邓小平提出了“抓上海,就算一个大措施”,“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的发展思路。
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从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高度,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回答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作出了战略部署。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奋斗目标,提出要“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发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一个龙头、三个中心”这一全新的战略定位,使上海完成了从全国改革“后卫”到“前锋”的转换,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1992年12月,上海市第六次党代会根据中央的要求,正式作出了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决定。在产业结构上,从原来的“二、三、一”产业调整为“三、二、一”产业发展方向,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并明确了各产业内部优先发展的行业。第三产业突出金融保险、商品流通、交通通信、房地产、旅游和信息咨询;第二产业根据市场广、规模大、关联性强、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发展速度等4个条件,主要发展汽车、电子通信、钢铁、石化和精细化工、电站设备、家用电器,后调整为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六大支柱产业,以及现代生物与新药、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实行市区“退二进三”,将市区企业转移到市郊,由此开始了上海产业的又一次大调整。经过90年代的调整,上海各产业比重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1991年3.7:60.8:36.1调整为2000年的 1.8:47.6:50.6。城市面貌连续三轮“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从偿还历史欠账向建设现代化城市架构转变。基本上实现了由单一功能的生产性城市到多功能中心城市的跨越。经济发展速度从1992年起,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大大高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
1999年11月上海提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之一,2001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2002年5月,上海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和“四个中心”的奋斗目标。
三、迈向全球卓越城市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上海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逐步建立。但是,制约上海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逐步显现,特别是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对上海这样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产生巨大冲击。2008年,上海发展有两个指标性事件,一是上海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二是GDP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产业政策的边际效应也在下降,土地资源等约束条件也增加了发展的难度。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上海在发展理念和思路上提出了“四个减少”:减少对重化工的依赖;减少对房地产的依赖;减少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减少对投资拉动的依赖。方法和路径是“加、减、乘、除”:“加”就是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减”是减少四个依赖,“乘”是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除”是消除体制机制瓶颈调整的难度。2012年上海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了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上海新一轮发展战略。2017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明确上海到2035年的发展目标:重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船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并将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上海的发展,勉励上海要争当“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2013年9月,经中央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又一项重大举措。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上海自贸区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作出制度性贡献的要求,上海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一大批制度性的成果扩大到全国各自贸区。
2018年11月,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累计意向成交金额达到578亿美元。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届进口博览会的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说,不仅高度评价了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并代表中央交办三项重大任务:增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工作时,对上海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强调做好上海的工作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全局意识,要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工作要求:更好为全国改革大局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为上海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在中央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经济在新基础上实现了新的发展。2015年以来,上海的经济发展速度再次实现了全国平均发展的同步增长,达到6.5%,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已呈现良好势头。
回顾上海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70年的发展历程,每一步前行,每一次跨越,都充满艰辛的探索。而其中,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大格局下,形成上海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则是关键之点,也是上海在未来前进道路上的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