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演唱处理及情感分析

2019-11-12赵子惠

鸭绿江 2019年16期
关键词:词曲首歌曲咬字

赵子惠

一、青主与《我住长江头》

青主又名黎青主,是我国五四时期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曾留学德国,回国后于上海音专开始进行音乐创作,先后创作了许多十分打动人的优秀作品,其中《我住长江头》是我国艺术作品的典范。这首作品是在青主亲自经历了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所创作的,在参加完这场战役之后青主悲愤不已。北宋诗人李之仪的名作《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用滚滚的长江之水作为感情的寄托,寄托了浓浓的相思之情。而青主则巧妙地运用这首词曲表达了对战死战友浓浓的哀思。曲调不仅有传统的音乐写作技法,也兼有西方的创作风格,青主深厚的音乐创作底蕴使得整首作品流畅自然,为后世所传颂。

二、《我住长江头》情感分析

诗人李之仪的诗作《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一首经典诗词作品,讲述了一对恋人因长江之水心在咫尺,也因为这长江之水而相隔两地,纵然情深但奈何佳期如梦,所以就有了像长江之水一样绵绵不绝的思念与深情。全词都以长江之水作为媒介,融情于水,以水抒情。青主运用极具流动性的伴奏编曲,分解性的伴奏织体,流动性的音符曲调就好像是流动的长江之水,烘托出了李之仪词曲之间的意境。在《我住长江头》这首歌曲中,曲调单纯并不复杂,更多的是需要演唱者表达出真情实意,所以演唱者对该曲情感的认识和了解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歌曲的开始先演唱了一遍完整的词曲,对歌曲内涵进行了一次表述,表达出词曲意境,之后又重复了两遍“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重复词曲在问长江之水与“我”心中的思念何时能了,更是诉说了内心的愿望和感情的坚定,只希望对方的心能与“我”一样,定不辜负这相思的情谊。此时青主刚刚经历完广州起义失败,这两句诗词更是表达了青主内心希望战争可以停止以及对战友们的哀思,同时也表达自己内心对于共产革命事业的坚定。只有充分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才能更好地演唱和表达出歌曲的精髓。

三、《我住长江头》演唱处理

演唱一首歌曲可以说是对于歌曲的二度创作。《我住长江头》的第一段为小调调性,在演唱时要较为含蓄委婉,就像是在自言自语一般对“君”进行诉说。之后转入大调调式,在音乐的情感上有了新的变化,就像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想通过长江之水来传递给“君”。所以要在第二段中对于歌曲进行情感的渲染。歌曲中最后一部分歌词在不同的音高上重复了三遍,在重复这三遍时要层层递进,将声音按由平淡到浓烈的趋势唱出来。尤其是在最后一句的“定不负相思意”,此句不仅是词曲的结尾,更是整首歌曲情感累积的爆发之处,这一句不仅在高音区,力度更是为ff,在演唱时可以将时值拉开,速度降下来,更好地将情感与演唱相结合,不仅增加了歌曲结尾的结束感,更多的是让听众在情感中意犹未尽。《我住长江头》这首歌曲属于艺术歌曲范畴,艺术歌曲上多采用美声唱法,歌曲旋律变化虽然不大,但由于音域在高音区走动较多,且歌词中的闭口音较多,从而容易导致声音发紧,实际演唱难度较大,所以在演唱此曲时,咬字、声音状态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我住长江头》的歌词采用了我国著名的古诗词,而传统的美声唱法更适用于意大利语歌曲等咬字方面比较容易的歌曲,所以在演唱这首歌曲时仅仅采用美声唱法很容易导致“音包字”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咬字方面借鉴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民族唱法中的咬字、吐字、归韵等方法都是多年以来总结下来,对于中文歌曲十分适合的方法。所以使用美声唱法和民族中的“归韵”结合在一起,可以使演唱游刃有余,更加流畅美妙。

结语

《我住长江头》是我国艺术歌曲中的典范,至今流唱于世界各国的舞台。本文对《我住长江头》进行了了解分析。在学习演唱作品时不仅要有对音乐内在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演唱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地进行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词曲首歌曲咬字
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探索
我们这儿
走向辉煌
大爱无垠
一定好好的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张傲全新单曲《爱我所爱》暖心来袭
陈曦全新单曲《不转弯》震撼发行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歌唱的咬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