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理想课堂教学策略简析
2019-11-11应新
应新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及有效性。作为一门探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变化规律的理性学科,数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虽然小学阶段所涉及的多为较基础的数学知识,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打造小学数学理想课堂,有助于为学生未来高阶段的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立足于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对构建理想数学课堂的有效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理想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226-01
引言
在數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以多元化教学,促进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思维[1]。由此可见,在基础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应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使其理解数学学习的实际价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良好的兴趣。从而,以构建理想数学课堂,促进教学的提质增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的形式固化。
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关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未进行教学创新,使很多教师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授课模式。一言堂、满堂灌式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多将学生置于被动学习的位置。且数学原来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这便会造成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枯燥印象。此外,在教师的主动灌溉下,也会使学生逐渐丧失了独立、自主思考的意识。
2.班级学习中的两极分化。
新课改强调教育的面向全体[2]。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其个性爱好、兴趣特点及学习能力均有不同,这便要求教师不可继续以一概而论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应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多将目光投向那些数学基础好、知识掌握迅速的学生身上,对后进生缺乏关注,使其愈发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明显的两极分化。
3.创新教学的形式化。
新课程理念下,注重应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使更多的教师意识到创新教学形式的重要性,小组合作、翻转课堂、联系生活教学法等随之涌现,但因授课方式不当,导致很多创新教学方式未能起到应有效果,流于形式化。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教师以就近原则或是让学生进行自由结组,这便会导致学习能力强、性格外向开朗的学生的“抱团”,不仅使基础原本薄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处境尴尬,也难以体现合作学习的应有价值。
二、构建数学理想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1.以趣味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小学生年级小,对动态有趣的事物较为感兴趣[3]。为构建理想课堂,教师应为学生呈现生动、有趣的教学,建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感,避免生硬施教,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理解。例如:教师可依据具体教学特点,施以针对性授课。在“正方形与长方形”的教学中,可引出生活中装修时,同样材质800*800(cm)与300*600(cm)的瓷砖价格大有不同,让学生集思广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挑选最具性价比的瓷砖;在“倍的认识”学习中,可引入教学游戏,使学生通过“几个几”认识倍数关系等。通过具象化教学,使抽象的知识更好的被学生掌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参与课堂的兴趣。
2.展开特色化分层教学。
面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可与学生构建新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以走近学生,了解其兴趣爱好、本班真实的学情,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综合对学生进行分层。例如:对于数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将其化为A层,并在“折线统计图”教学中,使其通过云平台教师准备的学习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对于理解能力尚可,数学基础略有不足的学生,教师可组织其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使其思维在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并鼓励其可多渠道收集学习资料;对于基础欠佳、数学兴趣淡薄的学生,其与教师一同学习。另外,教师应注重对分层的动态调整,使学生能够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上升。
3.以贴近学生生活施教。
构建理想课堂,其较为重要的一环,便是应促进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应充分运用趣味生活化元素,丰富教学,促进学生的理解。例如:在“克和千克”的学习中,可引入公斤秤,让学生联系日常与父母去超市购买蔬菜、水果的记忆,使其进行理解学习;在“百分数”的学习中,可让学生观察不同奶酪成分表,以传授学生挑选无盐奶酪的方法,使其学会运用以往乘除法所学及百分数知识,挑选最佳奶酪。以生活与数学实践教学的相融合,促进学生理解数学,使其意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让其能够进行自主探究,以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4.对学生施以全面评价。
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调动其数学学习积极性,应摒弃以成绩高低评价学生能力强弱的方式。这会使一直较为刻苦,但是数学思维略有欠缺的学生失去努力的积极性。例如:为学生建立信息化学习档案,综合其课堂表现、进步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价,并注重对学生的鼓励、欣赏式引导。
三、结语
新形势下不仅为数学教学发展指明新的方向,对教师的授课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具有理性意识、抽象思维,作为数学教师,一方面应不断深研教材,具有多元化授课能力,将学科特点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相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探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应具有生本意识,促进教育面向全体。从而构建理想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赵艳辉.探析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7(7):66.
[2]孔利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5(10):174.
[3]陈春社.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J].学周刊,2015(19):56.